四年前,我父亲去世,在整理他的遗物时,一包发黄的《入党申请书》底稿用红丝线捆着,一共14份,时间跨度十几年。这一摞厚厚的入党申请书,足以证明他漫长而坎坷的入党经历。
我的父亲戈瓦松那平楚(学名:曹文彬)是宁蒗县第一批受党培养的本地干部;是宁蒗县第一个少数民族教师。在党的培养下,他走出泸沽湖,从一个仅上过六年私塾的摩梭儿子成长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他随时不忘党的恩情, 从来没有放弃对党的信念。从参加工作那一天起,就积极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
父亲入党的曲折经历要从参加革命的初始说起,1950年1月21日,小凉山临时政务委员会成立,主任是末代总管阿少云(统战人士),1950年2月宁蒗宣布和平解放。为了培养本地民族干部,1950年3月,党和政府在永宁兴办了第一批军政人员训练班,选送80多名有文化的年轻人参加学习,我父亲是其中一员。训练班由易少白(起义投诚人员)和阿少云负责。墙上贴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万岁”“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等标语;提的是“团结、生产、进步”,“不斗争、不清算、不改革”等口号;教的是《东方红》《满三娘》《月亮爬上了东山》等歌曲;讲的是革命道理。从永宁军政训练班学习结束后,17岁的父亲当上了宣传员,参加了革命工作。
1951年元月,父亲有幸被选派到丽江专区兄弟民族师资培训班学习,毕业后就当了教师。父亲说:是党给了我学习进步的机会,我永远不忘党的恩情。永宁军政训练班是父亲参加革命工作的开端,也成了他入党的障碍。后来,凡是参加过“军政训练班”的人都在各种运动中受到审查,他入党的政审一直难以通过。但他坚定不移的相信党,一直没有放弃入党的理想。年年写入党申请书,一共写了十四份申请,直到军政训练班的组织者易少白得到平反后,他入党的愿望才得以实现。
我的父亲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名平凡而忠诚的党员,他没有显赫的地位,更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他随时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怀着感恩之心为党工作。从教几十年,先后在过五所学校,亲手开办过三所学校。他拥有“云南省民族团结模范”“丽江地区先进教师”“宁蒗县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在宁蒗彝族自治县成立50周年大庆时,他被评为“对自治县建设发展作出特殊贡献和最具影响力的50人”之一,事迹被编入《小凉山之子》一书。
我的父亲不论在职还是退休,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是人民教师,是共产党员,不论仪表还是行为,都要维护好人民教师和共产党员的形象。退休后,父亲仍然积极参加党支部活动,主动配合党委政府开展民族团结、社会治安、护林防火等宣传教育活动。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老有所为先进个人等。
父亲对党的深厚感情和坚定信念随时溢于言表,他教育子女要爱党爱国,一定要把入党当作人生大事。1990年,我大姐当选云南省第五次党代会代表,父亲激动了好长时间。反复教育我们要向大姐学习。我是父亲最疼爱的小女儿,受父亲的影响最深。参加工作以来,我随时以中国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党的100年生日即将到来之际,我有幸被推选为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我上大学的女儿也光荣地成为预备党员。这是告慰父亲的最好礼物,也是鞭策我们积极向上的动力。父亲忠诚、奉献的品德永远是后代学习的榜样,我们良好的家风一定会世代传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