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药学部 刘少志
血压的变化具有昼夜节律性,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在24小时内呈现动态变化特点,大致呈现“两峰一谷”的波动状态,9:00~11: 00和16:00~18:00最高,从18 :00起缓慢下降,至次日凌晨2:00~3:00 最低。
即:晨时血压开始上升,晚上开始下降,夜间睡眠时降至最低。
然而许多患者特别是老年人血压节律会出现异常,因此根据夜间血压(22:00~8:00)较白天血压(8:00~22 :00)的下降率,把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昼夜节律分为:
1、杓型
夜间血压下降率为10%~20%;
2、非杓型
夜间血压下降率<10%;
3、超杓型
夜间血压下降率>20%;
如果夜间血压高于白天血压则称为反杓型。其中,杓型血压符合人体正常的生物节律,其它都属于血压节律异常。
昼夜血压节律异常是靶器官损害、心血管事件、卒中甚至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在降低血压的同时还应注意摸索血压的规律,对于节律异常的患者,还需同时恢复杓型血压节律。那么对于以上提到的不同血压节律类型,临床医生的用药方案可能又会进行相应的调整,具体如下:
杓型
主要降低白天的血压,首选长效制剂晨服1次。若一次服药降压效果不理想,联合使用降压药的患者,可将联合服用的降压药分开时间段服用,可选择上午7时和下午14时两次服药,此时选药宜选用达峰时间在2小时左右的降压药,如非洛地平缓释片、缬沙坦、雷米普利、坎地沙坦等,使降压药物的达峰时间正好与血压自然波动的两个高峰吻合,用药物的峰浓度去捕捉血压的高峰;或者根据患者的血压高峰情况以及所服药药物的达峰时间来设定服药时间。
当然我们要注意,合并使用利尿剂时,一般应早上服用。但杓型高血压不宜在睡前或夜间服药,以避免血压在夜间睡眠过程中过低导致组织灌注不足而诱发缺血性脑卒中。
非杓型或反杓型
除了降低白天的血压还应同时降低夜间血压,恢复杓型节律,可以显著减少心血管风险和不良事件。
首先通过家庭自测血压或24h动态血压摸索血压的规律。可于晚间(17:00~19:00)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大约30 min)如步行、慢跑等(在血压高或者身体不适的时候不建议运动),有助于纠正血压节律异常。药物治疗首选24h平稳降压的长效降压药物,单药或联合用药。若夜间血压控制仍不理想,可将一种或数种长效降压药改为晚间或睡前服用,此时服药不但能很好地控制血压出现晨峰现象,还能够使70%以上的患者恢复杓型血压节律。
若采用上述方法后夜间血压仍高,可根据药物的作用时间,在长效降压药的基础上,尝试睡前加用中短效降压药,对于短效制剂的使用需要掌握好剂量。
超杓型
应在非药物治疗(如规律运动、健康饮食等)的基础上清晨服用长效降压药(如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缓释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等),在降低白天血压的同时一般不会过度降低夜间血压。
若白天血压控制仍不理想,可结合血压波动的规律和药效动力学特点,选择长效+中短效药物的组合,进一步控制白天血压。应避免夜间服用降压药,否则会加重超杓型血压模式。
因此,要想更好地控制血压,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不但要规律服药,更要监测血压,摸索血压规律,要在合适的时间服药,当然,服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药学部 谭湘萍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药盾公益】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盾公益(公众号:PSMChina),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