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陈曦)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活法,一代青春有一代青春的追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评论家张柠计划用三部曲书写三代人的年轻时期。
目前,三部曲创作计划的第二部《春山谣》已经面世。小说讲述了生于20世纪50年代一辈人的青春体验:十几名还没满二十岁的上海青年,来到长江中游一个叫作春山岭的乡村,新的环境让他们感到震撼,新的生活时刻在考验着他们。而他们的到来,也在原本寂静的山村、小镇,引起了喧哗和骚动。
7月3日,张柠携这部新作来到南京先锋书店,与作家鲁敏、评论家何平一起,围绕“永远有人正年轻”展开了丰富的文学对谈。
△《春山谣》,张柠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年3月
为什么要怀旧,为什么要致敬青春
“三部曲”的首部长篇小说《三城记》已于2019年出版,讲的是“80后”的都市青春,《春山谣》则是 “50后”的乡野青春。
在张柠看来,这两代人“所处的时代截然不同,遭遇的问题截然不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截然不同。他们的梦想天差地别,一代人渴望着倦鸟归林,另一代人试图上天入地。”这其中隐含着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变迁的深刻印记,隐含着命运在不同代际的身体和心灵上镌刻的印痕。这也正是他关注“青春”这一文学主题的初衷。
△作家、学者张柠
“《三城记》写了这样一个主人公顾明笛,他是上海人,父亲母亲给他留了房产,大学毕业后找到工作,吃穿不愁,是个没有遭遇过任何生活困境的人。可是他觉得这个生活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他一直在逃离那个城市,从上海跑到北京、跑到广州,最后还要下乡去。他的父辈一辈子想要解决的问题,他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已经全部解决,但他也从此失去了奋斗的动力和目标,他觉得没有意义,所以他一直在探索,实际上是在探索他的精神生活。”
在张柠看来,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解决方式:“一种是往前看,自己不断地去尝试。还有一种是往后看,看看父辈、祖辈是怎么过来的。一个人的历史也是一种历史形态。一个人从诞生到逝去,这么一段完整的历史里面,它能够给你提供怎样的借鉴和解决困惑的方式。”于是,有了讲述80后父辈青春的《春山谣》。
之所以选取每一代人的年轻时期作为书写对象,张柠说,不仅是因为年轻人往往站在时代的最前沿,他们的境况和状态是观察社会的一个绝佳视角。更重要的还在于,人在年轻时期的行动,最能代表他们自身。
“在身心最活跃的时期、在对外部世界最敏感却又最渴望忠于自我的阶段、在一切的命运都还不那么确定的时刻,人的行动是怎样的,无疑会奠定他的一生。而社会、历史,也正是由这一次次动作,一个个人所构成。年轻时期最宝贵的是行动的能力、行动的方式和逻辑、行动的激情和信念,会成为一个人最好的注解。”
“没有人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正年轻”,这其中蕴含的,是对我们的父辈、子代,以及对我们自身的理解。不管在哪个年代,它都具有现实意义。
不变的理想主义,但理想主义的表现代代不同
围绕《春山谣》这部“‘50后’的青春小史诗”,三位嘉宾回顾了不同年代令人印象深刻的青春生活,并对文学为什么要书写青春、如何书写青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左起依次为何平、张柠、鲁敏
嘉宾们认为,张柠书写青春的方式与文学史上的先例有很大不同,其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把握住了每个时代青春的本质,比如《三城记》中的睿智和现代性,比如《春山谣》中的扎实和抒情性。在一切的背后,支撑“青春”成为文学主题的,是不变的理想主义,但理想主义的表现,也是代代不同。
△鲁敏
鲁敏说,文学史上,像王安忆、梁晓声等作家关于知青岁月的书写,苦难色彩都比较重。张柠的这本书,看似写了一个“旧的内容”,叙述立场和背景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他其实是站在今天的语境之下,回看上一代人的青春是如何度过的,不再把个体置于一种悲剧性的或是对时代充满责难的色彩之中。就像今天的对谈主题,‘永远有人正年轻’,他在书中其实处理了每个时代年轻人都必须面对的那些问题——青春很可能是随波逐流的,每一代人在时代的大潮当中如何自处,如何跟周遭的事物相处,又如何面对资源配置的匮乏等等。我想这也是这本书对于当下年轻读者的意义。”
△何平
何平认为,中国当代不同历史阶段的青年如何被时代编织进去,青年又如何在时代中澄清自己的代际形象,是张柠教授关心的问题。“《春山谣》从《三城记》对北上广城市青年的命运和道路,以及人生意义的探寻与实践,转移到他们父辈在1970年代的青年时代,既是两代青年的精神对话,又是对改革开放时代反复书写的知青一代进行文学的重勘。”在他看来,《春山谣》提供了在今天这个时代来看依然可贵的东西,譬如劳动之于青年成长的意义,同时也没有回避一些需要去反思或者说批判的问题。
张柠表示,实际上从《三城记》开始,他就在小说中寄寓一种“打开自我,切实地去爱”的能力,而到了《春山谣》中,“爱”的分量更加浓重。这突出地表现在小说中三对人物关系上:顾秋林和陆伊懵懂青涩的爱恋、马约伯和李瑰芬跨越生死的分分合合,以及彭击修与游仙桃、徐芳兵之间的纠葛,所有的不甘和不舍,喜悦和悲凉,如今回望,都是对爱的强烈向往。不只是爱情,还有友情、亲情,每到重大关口,人们心底的爱和善总是及时地突显出来,支撑着他们的生存信念。
△活动现场
“对纯粹的真善美的坚守,至今仍然能感动我们,而这也正是小说怀旧的应有之义,它让我们回味并相信爱的力量。”张柠说。
(出版方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