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油田发现和开发,需要几十年,但是大庆油田,不需要那么久。油田的井上哪能没一点油污?但是大庆油田的井场标准就是高。
“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铁人王进喜的这句话,一直深深地烙印在每一名大庆石油人的心中。
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不忘来时路,探索永前行。本期是大庆油田官微发布的《党之盛典 国之大庆》系列短视频——《高水平拿下大油田之高速度、高水平》内容简介:
1960年6月1日,满载原油的列车驶出了大庆,这是大庆油田开发以来首列原油外运。从此,大庆的原油注入了新中国工业建设的血脉中。
到1963年底,大庆油田建成原油生产能力600万吨规模,完成了对三大主力油田的详细勘探,石油大会战结束。
石油大会战的结束,标志着大庆油田完成了试验性开采进入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新阶段,标志着我国石油工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用大会战的方式开发建设的大庆油田,真正实现了会战开始时提出的“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这个大油田”的目标。
与国外同类油田相比,大庆油田的勘探速度的确是高速度。从1955年开始地质普查,到1959年9月26日发现大庆油田,用了不到五年时间。
美国1901年开始在阿拉斯加找油,经过68年,直到1968年,才找到北美当时最大的普鲁德霍湾油田;苏联人1934年开始在西伯利亚盆地勘探找油,找了20多年,才找到秋明油田;英国人、荷兰人在非洲尼日利亚找油,从1908年开始,花了48年,才找到较大油气田。
大庆油田从第一口井喷油到探明长垣面积,只用了一年零三个月。而苏联罗马什金用了3年,美国东德克萨斯用了9年。大庆油田真正为国争了光,为民族争了气 。
再看看大庆油田的开发水平和管理水平,有这样一个实例:会战结束之后,石油工业部曾组织了国内五六百个专家来大庆考察,检查大庆油田的开发、管理成果。同时,还专门邀请苏联、罗马尼亚、美国、意大利留过学的人来检查,要大家挑毛病,看大庆的开发和管理到底是不是高水平。
专家们来到大庆,看到地质资料又多又好,井场没有油污、不漏油、不漏气,就连声说了不起,说这是没有看到过的。
过去中国的油田井上都有油污,似乎井场无油污,就不叫做油田,可是大庆油田上恰恰是没有油污。会战时期,大庆所有生产井全部做到了井场无油污,井下无落物。也就是井上没有一点油污,井下没有掉一件东西。这是一些国外大油田生产管理上没有做到的事情。
井场管理看似是一件小事,是一个表象,但从这个表象中所反映出的不仅仅是开发思想、管理水平、技术能力,更重要的是大庆人做事的一种态度,对待工作的一种精神。
正如铁人王进喜说的:“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
石油工业部老领导多次讲:“大庆油田的勘探和开发完全是我们中国人自己搞起来的,没有半个洋人插手。事实证明,我们国家完全能够依靠自己自力更生,高速度、高水平地勘探大油田,开发大油田,而且比过去照抄别人搞得更快、更好!”
(来源:大庆油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