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照耀中国》的第三十五章节《青春之歌》,讲述王会悟从一名向往学习知识而被封建传统排斥在殿堂门外的少女,成长为一位有理想、有担当、有力量的共产党员,圆满完成了中共一大的安保任务的故事。本单元故事播出之际,正值建党百年之庆,将本集命名为“青春之歌”,既是对以主人公王会悟为代表的青年人,将青春投入到盛大的建设事业的致敬,又是在追问青春的真谛:青春不是年华,而是一种因理想而热烈蓬勃的状态,心怀理想之群体,百年仍是青春的初始,伟大的事业本身正是一曲青春的不老歌。
《青春之歌》中,伴随着王会悟从小到大成长的一句话,是“我是一个人”,其中不仅有先觉者孤自一人应对时代惯性的悲怆,更有在人生的苦闷之中对于人之为人之本质的反思与追问。当年幼的王会悟向往知识,想要进入学堂,却被新式学堂里一向对自己非常好的长辈拒绝时,她说“可是我是一个人”,这当然是所有“敢为天下先”者与生俱来的悲伤,同时更是对曾经一个不把人当人的时代的有力控诉。
正是因为觉察了自己是“一个人”,一个同样可以独自直立行走的人,一个具备独立人格的完整的人,王会悟才彻底摆脱了封建礼法的桎梏,从懵懂模仿、依循习俗、不辨善恶,到充分动用人的温柔本性,尽最大可能去共情、去理解、去担当。当王会悟为裹脚的女孩解放开沉重的束缚,从近乎盲目的“为你好”向充满尊重与理解的“你痛不痛”过渡,这种对话模式正展演出她求学、教学历程中自觉承担的使命,“学以成人”。
王会悟的学习与成长,具有先锋性。在传统社会中,女性长期作为被凝视与规训的对象,小脚与长发成为别无选择的标志性特征。当王会悟解开小女孩的裹脚布,当她剪断自己的长发,正是在宣告女性的自主性在自然生长与张扬。冲破规训,自在生长,才能高唱青春之歌。
王会悟的青春之歌,同样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她的经历提示着我们生命的多元向度:每个人都应该茂盛地、顽强地成长为其自身,女性不仅仅可以是柔顺的被保护者,更可以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保卫者;每个人都应该通过与自己的本能对话建构自我,人们不仅可以是传统的继承者,还可以是传统的颠覆者。而这其中的限度何在?我们或许不该再要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应该笃定地叩问自己的良心。又或许,在交流碰撞中反思,所有的这些声音,汇聚与共,就是青春的不老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