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懿(华南师范大学教授)
日前,新快报收藏周刊刊登了两篇有关出土于秦墓的“蕃禺”漆奁上烙印的文字写法问题的文章,里面出现了不同观点,对此,我们可以从古文字构形的角度再来探讨一下。
首先,值得关注的第一个字是“番”,现在很多人都弄不清楚它的本义。作为2000多年前的岭南地名“番禺”,我们要联想到被学术界普遍认为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周礼》。该书开篇就讲,天子建国首先要辨明方位,确立中央的宫廷宗庙的位置,然后依次规划国土,分设百官职位,分为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蕃九畿,每畿相隔500里(类似一个城市分为九环,每环相隔50里)。
由此推算,蕃作为最远的行政规划地域,离当时的国都2000多公里。番禺的地名应出现在秦征南越之后。那么目前看来,当时秦帝都咸阳到边远的番禺,大约也有两千公里,这也符合《周礼》的描述。其实,“番”通“蕃”,后来才出现“藩”,代表舶来物,如番茄,番薯等,还有清末时期广东人常常把“洋人”称之为“番鬼佬”。
另外一个“禺”字,是否有左耳旁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热点。从古文字字形发展演变的过程来看,独体字的“禺”(原指古猿)原则上是比合体字的“隅”要早。我们从《战国古文字典》中查到,表示地域性的“禺”字,《汉语词典》所见左耳旁和右耳旁的写法,都代表城邑的“邑”(诸侯封邑,既有城市又有奴隶,“口”是指城市,“巴”是指奴隶)。那么“邑”后来演变成一个表示地方的名词。春秋战国时期,以封地为姓是非常普遍的,如“郭”“邱”“郑”等。
因此,从这个逻辑来看,番禺的名字是中原地区对这里的称呼,也由此推断,“番禺得名于番山、禺山”的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这样名字不可能是当地人自己起的。秦代“番禺”作为一个行政区域的地名,应该是由中央来定名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