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讲我们讲到南唐中主李璟,从先祖李弁手中继承了强大的南唐,但在他治理了十多年以后,南唐因为李璟四处用兵导致国力下降,朝中党争剧烈内耗不止,在后周与宋不断地侵袭之下,最终是纳币削位,依附于北方的后周政权,惶惶不可终日。李璟将一个“楼上春山寒四面”的大厦将倾的南唐,交到了他的第六个儿子李煜的手中,而最终李煜成了亡国之君。
将南唐的命运交到一个天才的艺术家江南文人李煜手中,这是命运的选择;而李煜最终丧师失地身死国灭,这是历史的选择。李煜的悲剧,其实就是命中注定,他在命运的尘网之中无处可逃。
在史书中,李煜被描述成一个耽于享乐的帝王,如商纣王和隋炀帝;被描绘成了一个长于艺术而拙于治国的亡国之君,如临死前还吟唱着《玉树后庭花》的陈叔宝。作为南唐的第三代国君,李煜最终丢掉了三千里河山,他是南唐的罪人,其实,这是一个历史的误会。
事实上,李煜既非商纣王那样荒淫,也非隋炀帝那样残暴,更非陈后主陈叔宝一样不堪。李煜也曾经心怀大志,也曾经勤政爱民,也曾经尽心谋国,梦想建设一个中兴的南唐。在执政期间,李煜为政勤勉,有多有改革之策。在军事上,奉行对外称臣对内暗自发展军备的战略,率领南唐军民拼死抵抗宋军的侵略,虽然最终金陵沦陷李煜无奈“肉袒出降”,但南唐政权在风雨飘摇中又延续了十多年,却也是不争的事实,连宋太祖赵匡胤也感叹李煜的治国能力非同一般。
可见李煜并非如史家所说的“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不谙政事,也并非如李煜自己所说的“几曾识干戈”。他在执政期间做出了很多选择和努力,在无数种努力都无济于事的时候,最终成为阶下囚,在四十二岁生日那天,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深哀巨痛之中悲惨死去,书写出一曲人生从华美到悲凉的哀歌。
国家不幸诗家幸,天崩地裂般巨大的人生变化,从一国之主到落入敌手成为阶下囚;从人生喜剧到命运悲剧,人生所有的苦难都集中在李煜身上,也造就了李煜那无与伦比的词作艺术。政治上他是失败者阶下囚,在词作艺术上他是一代词帝,是晚唐五代词的总结者,是宋词的开启者,是深刻改变了晚唐五代词艺术走向的伟大词人——从李煜开始,词从民间舞台的歌词,开始进入士大夫的内心,他们不再替人代言,不再遮遮掩掩,不再用华辞丽句作虚情假意的歌唱,而是“我手写我心”,像李煜一样,用一颗至诚至真的词心,书写着人生的悲欢离合和命运的高低沉浮,当词不再用来虚与委蛇,而是用来直抒胸臆,词才真正成了词。
政治毁了李煜,而李煜成就了词,他成为宋词的探路者,在李煜的身后,晏殊、欧阳修、张先和苏东坡们,将扛着李煜的旗帜,把宋词引向高处。
庄子说,人生乃是无处可逃的尘网,是无法避免的悲剧,我们都处在神射手后羿的射程之内,被射中是必然,因此我们不要和命运对抗,而要“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过一种如不羁之舟随缘任性随遇而安的生活。但李煜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儒家,他曾经有过积极进取的热情;他不是知其不可而逃之的道家,没有“淮南皓月冷千山”那般的清冷消极,他的身上有儒家的“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的努力,在没有机会之时,他默默地积蓄力量提升自己;机会来临之时,他也曾经努力到无能为力。虽然李煜最终的结局并不美好,但他毕竟努力过,他是一个悲剧英雄。
命运于李煜来说,是幸运也是不幸。幸运的是,他出生于帝王之家,不幸的是他最终成了亡国之君。他本来毫无希望做皇帝,他本可以做一个沉溺于艺术世界,进行艺术创造的天才艺术家,他本可以是吟唱山林隐居江湖的渔父,在五湖烟海中钓一杆风月。不幸的是,命运又将他推向帝王的宝座,让李煜拖着南唐奄奄一息的躯体,拼死抵抗又苟延残喘,最终亡国成为阶下囚,在“日夕以泪洗面”中,在无数次悔恨无数次梦回故园的梦境之中,被宋王室在七夕那天以牵机毒药毒死。李煜的死,给公元976年七夕的天空染上了一缕血色。
中主李璟有八个儿子,分别是从福、从寿、从康、从宁、从士,从嘉、从美、从孝,李从嘉就是李煜,是李璟的第六子。按照中国皇权立嫡长子的原则,怎么他也轮不到李煜做皇帝。而李煜的大哥李从福即李弘冀就是太子,李弘冀为人阴狠毒辣,从这一点来说倒是一个做皇帝的料,因为唯有狠人才能玩政治。而李璟对大儿子李弘冀颇不满意,曾有意将帝位传给自己的弟弟李景遂,太子李弘冀于是就毒杀了叔叔李景遂,力保自己的太子之位。事实上,皇室内部兄弟之间基本上毫无亲情可言,大哥李弘冀要防备自己的弟弟们,特别是对天生一副帝王之相的李煜戒心重重。据说李煜一身儒雅气质雍容华贵,而且是“重瞳”,民间叫“斗鸡眼”,现代医学认为是早期白内障,但古人认为重瞳乃是帝王之相。据说历史上的大舜、晋文公重耳和西楚霸王项羽,都是斗鸡眼。也就是说,李煜从少年时代开始就陷入了对生命朝不保夕的恐惧之中。
但李煜够聪明,他深知藏锋隐锐全身远害的道理,于是他将自己包装成一个不问世事悠游于世的隐者形象。中国历史上的隐士大概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伯夷叔齐饿死不食周粟的真隐士,另外一种就是万般无奈回归田园如陶渊明那样的隐士,第三种就是假隐士,唐朝的很多隐居于终南山的人就是如此,他们只是将隐居作为沽名钓誉的一种手段。而李煜年纪轻轻就隐居于庐山读书,他还给自己起了一大堆如“莲峰隐士”、“钟峰隐者”等有隐士味道的名号,一方面读书提升自我,另一方面韬光养晦全身远祸。
事实上,李煜是一个有追求有心机的人,史书上记载李煜,“早知国事,聪悟好学,经史子传一见辄解。善兵法,工书画,明音律,其睿智明聪,罕有出其右者”。这段记载说李煜早知国事,可见他并非不知治国,他善兵法有武功,可见并非是柔弱的宫廷子弟,他擅书画音律,经史子集无一不通,可见他聪明好学智商很高。从他早年假装隐居韬光养晦的行为来看,李煜又是一个情商很高的人,他所谓的隐士生活只是藏锋隐锐的生存策略而已。李煜隐居时间不长,但他写隐士生活的渔夫词,却名垂千古。《渔父》: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春江浪涌,桃李竞放。如此美景,一位渔翁于江上垂钓,有江湖之美而无风波之恶,一壶老酒,一竿风月,这样的日子何其快乐,这是李煜理想中的生活。但江湖可以有风平浪静的时候,而人生的风波却无处不在,恰如辛弃疾所说,“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李煜连假装做隐士的机会都没有,他就被命运推上了帝王的宝座。太子李弘冀毒死叔叔李景遂几个月后,就暴毙身亡。而李煜的另外四个哥哥也相继逝去,本来是老六的李煜,一下子变成了老大。在父亲中主李璟病逝之后,匆忙登上大位,成为南唐的最后一代皇帝,不,是最后一个国主,因为此时的南唐已经成为后周的附属国,他没有资格称皇帝。因此李煜在历史上被称之为“李后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