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西夏、金、元是中国陶瓷业发展的黄金时期,瓷器制造业就得到迅速发展。在这400年间,南北地窑场密布,瓷器出现了许多新的装饰和造型,形成了五大名窑六大窑系。宋时以汝窑、官窑、龙泉窑为代表的青釉瓷器如玉一般青翠滋润,色彩温和,造型优雅,达到了很高的美学境界。但此时大多数的北方窑场烧不出完美的青绿色瓷,北方的瓷土远不如南方细腻,以磁州窑为主的白地黑花产品与南方细腻、轻薄、幽静的青瓷艺术上相去甚远,然其灵动鲜活的纹饰颇受人们的喜爱。同时期北方瓷器还流行着一种剔花装饰。
剔花出现于五代晚期至北宋早期的磁州窑,具有相当浑厚的北方文化特色。剔花之所以在北方地区流行,是因为北方的瓷胎较厚,较之南方的薄胎瓷器更适合剔刻工艺。剔花瓷器最初可能是仿自金银器,金银器上凹凸感极强的纹饰在某种程度上启发了制瓷工匠。同时木刻、石刻、砖雕中的浮雕作品也给了剔花瓷器许多影响。这些浮雕在民间建筑中常可见到,瓷器上的剔花工艺无疑从中吸取教训了许多养分。剔花装饰可分为剔化妆土、剔胎、剔釉三种,风格有所不同。
一、陶瓷剔花装饰之剔化妆土
大约在西晋时人们开始用化妆土来美化瓷器,先将优质瓷土粉碎去杂质后调成泥浆,施于粗糙的瓷坯表面,用以遮盖胎面上的疵点和细小的孔洞,使其变得白而光滑,然后趁花妆土还没干透时用尖头竹棍或木棍刻划出纹饰,再用平头小铲剔去花纹以外的化妆土,露出胎体,最后罩透明釉或略乳浊的白釉入窑烧制。烧成后施化妆土的地方釉色洁白光润,而露胎的地方呈现土黄色、灰白色或褐色,形成深浅不同的色泽,纹饰十分醒目。剔化妆土又可分为白地剔花、黑地白剔花、白地褐彩剔花、白地剔花填黑、绿釉剔花、绿釉黑剔花等。
磁州窑民用原料主要是煤系地层的高岭石质泥岩,以青土为主,原料的品质不高。烧出的瓷胎多是灰、灰褐或咖啡色,无法与邢窑、定窑相比,所以从一开始聪明的磁州工匠们就使用化妆土精心地打扮瓷坯。金代白釉剔花筒式罐,罐身有两层纹饰,上层是连续卷草纹,下层是菱形的变形花瓣,整体纹饰既图案化又充满了律动感。该罐的口沿内有一周凸起的边棱,正好可以承托盖。直筒罐始于北宋晚期,盛行于金代,在河北的观台窑和河南的当阳峪窑都有出土。金、元两代河南、山东也生产了很多白釉剔花瓷器。
剔花工艺还经常使用在瓷枕上。制作方法是先用工具切割出一定厚度的泥板,然后将泥板合拢,泥板的结合部位用泥条蘸泥浆粘接。晾晒一定时间后,修坯施化妆土,然后剔花。在枕的后部(或前或侧)戳一个小孔,个别的戳两个孔,为的是防止在窑内烧制时枕内热空气膨胀而损坏坯体。最后施透明釉入窑烧制。
白地黑剔花是剔花中的高档品,多见于北宋晚期至金代。其法是在瓷胎上先施白化妆土,稍干后施黑化妆土,刻划出纹饰,再剔掉花纹以外的黑化妆土,露出白色化妆土地子。这种工艺的关键是不伤底层的白化妆土,要求工匠有很高的技术。只有当瓷坯和化妆土的温度恰到好处,半干半潮时才易操作,最后罩透明釉入窑烧制。白地黑剔花是反向剔除花纹内的黑色彩料,花纹为白色。河南当阳峪,扒村等窑的深剔刻不但剔去了化妆土,因下刀深还剔去了一层胎,立体感非常强,是瓷器上的浮雕。绿釉剔花与白釉剔花一样,只是需要先高温素烧,然后施绿釉再低温烧一次。白釉褐彩剔花是宋金时期定窑的产品,美国大都会馆收藏的一件梅瓶初看上去很像是剔花,实际却是改进品种。聪明的工匠没有按照常规剔除花纹轮廓外的化妆土,而是在花纹内的白色化妆土上敷褐彩,对剔花工艺加以简化和改进,虽然没有剔刻,却有剔花的视觉效果。
辽代的剔花瓷和中原地区相比,露胎不多,胎色为灰白或土黄色。色彩的明暗对比不强烈,似乎在追求一种平和柔美的风格。辽代白釉剔花玉壶春瓶,晋北窑场生产,撇口、细长颈、溜肩、圆腹,造型倩丽,密密的纹饰裹满全身,六组弦纹将花纹清晰地分为五层:第一层为如意云头纹;第二层是辽代瓷器上很少见的凤纹,凤作侧面飞翔状,凤头很大,大眼勾喙,五要长翎尾简洁整齐;第三层是宋元时期瓷器上最常见的卷草纹;第四层是荷花水波纹,风吹水动花摇曳,充满了情趣;第五层是莲瓣纹。此瓶是粗犷与细腻,华美与朴素的结合。瓶身有明显的裂纹,曾经补过锔子。辽—金代黑釉剔花春瓶,瓶身三层纹饰,主题纹饰同样是凤,只是由于流釉,花纹有些模糊。
二、陶瓷剔花装饰之剔胎
五代耀州窑产品出现了一种减地刻花装饰,吸取了唐代石雕的高浮雕工艺。工匠们先用尖刀垂直地在瓷坯上刻出花纹,再用斜刀沿轮廓线较宽的斜削去一层胎土,刀痕一边深一边浅,这种被称为半刀泥的偏刀刻法,可算是半剔半刻。因剔掉了许多胎体,花纹呈现浮雕般的立体感,行刀的犀利和速度形成了特有的节奏和韵律。五代耀州窑剔刻花执壶、北宋耀州窑剔刻牡丹纹双凤头壶,花纹疏朗,主次分明。北宋早期的定窑也有剔胎,但运用不广,一般是在器的外壁作辅助纹饰,北宋定窑剔刻花葫芦形执壶是定窑剔胎瓷器少见的精品。剔胎虽然美观却有缺点,由于下刀深而宽,使得胎体变得薄厚不匀,容易破碎,降低了成坯率,制作起来费工费时难度大。定窑和耀州窑具有很好的瓷土原料。当其向轻薄发展时,显然不再适合深刀剔刻,因此剔胎工艺流行的时间不长,传下来的作品不多,除了国内外的大馆,民间已很少能看到。
三、陶瓷剔花装饰之剔釉
剔釉主要流行在山西、河南和宁夏的窑场。由于北方窑的瓷土大多选料不够精,淘练不够纯,因此很难生产出南方那种青如天、薄如纸的瓷器。工匠们力求在单纯、凝重、沉静的黑褐色釉剔刻出灵动和节奏感。因为是民间瓷窑,不受官府的管制,器物的造型和装饰纹样都是根据市场的需求去生产,既要实用,又要物美价廉。和剔化妆土相比,剔釉的工艺简单一些,不施化妆土也不上透明釉,在瓷坯上直接施深色釉(大多是黑釉或褐色釉),然后剔刻。山西的黑釉粘稠度很大,为了增加釉的厚度,有些器是施两次釉,工匠们能熟练控制炉温,因此很少有流釉现象。
剔花装饰在西灵武窑也十分多见。西夏立国190年,地处西北,与宋辽金三国长期对峙,经济文化的发展使得王室和百姓对瓷器的需求量很大,在西夏和北宋、金的众多榷场贸易,瓷器是交换的主要商品之一。北宋灭亡后,西夏曾一度渡过黄河,占领了晋西北部分地区,撒退时很可能带走当地窑场的部分工匠。而且灵武窑是在西夏晚期突然兴盛起来,规模很大,工艺相当成熟,由此推测,灵武窑的窑工应来自宋金统辖下的汉族地区。
西夏的剔刻花瓷器明显具有晋西北辽金瓷的风格,只是更加粗犷。同样是黑釉剔花,西夏瓷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大面积的剔地和粗糙的肌理,下刀时胎与釉之间产生的毛茬、胎面上的刀痕都留了下来。
内蒙古自治区馆和法国吉美馆收藏的灵武窑褐釉剔花瓶,造型硬朗洒脱。只要稍微观察就会发现,宋代的梅瓶进入西夏境内后,曲线变得刚硬起来。灵武窑褐釉剔花扁壶,圆形扁腹,周边有四系,可背,可挂,可平放。壶体施褐釉,釉面光润,剔刻了三枝灿烂的牡丹。壶的背面弧度较正面平缓一些,使得躺卧放置时壶体更加平稳。因扁壶是由上下两片粘合而成,工匠在接胎之处用手捏出的褶边,既掩盖了接胎的痕迹,又有加固和美化的作用。
陶瓷装饰最完美的境界就是将釉、纹饰、造型三者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剔花瓷器上经常是剔、刻、划并用,形成胎与釉的融合、互补。剔刻花的纹饰讲究刚中见柔,富有力度又不失弹性,粗放流畅,因此更适合装饰在北方的厚胎瓷上。剔花瓷器的器型大部分是瓶和罐,碗,盘较少见,因为瓶和罐比碗有更大的装饰面积。
剔花工艺的难点在于要在坯胎五六成干的时候剔刻花纹,剔刻的力度要恰到好处,坯胎较湿的时候容易变形,太干的话坯胎变硬,刻起来费劲,影响纹饰的流畅,而且易出废品,这需要工匠们具有熟练的技巧。
宋辽金元时期北方窑场生产了许多剔花器,这既与当地的厚胎瓷器有直接关系,也和当地百姓和审美习惯有关。陶瓷既是一种工艺美术,也是一种民俗艺术,直接反映了民间的审美倾向,这就不难理解剔花装饰在北方沿袭很久的原因了。剔花虽然美观,但是费工费时。刻划花和印花则简便多了,印花更是十分适合大批量生产。明代以后,轻薄精美的青花瓷和彩瓷受到了南方各阶层的欢迎,剔花工艺渐渐淡出历史舞台。虽然清代仍有少量生产,但其辉煌时代已经过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