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第一辑)
文/周长行
丢东西多了,尤其是丢同样的东西多了,即使自己不在乎,也会有人提醒你,比如,我常常发表在朋友圈里那些短视频的“旁白”,图一时之快,几乎总是随发随忘,几近于扔。
终于有文友看不下去,大概也忍不住了,纷纷提醒我:人家黑瞎子掰棒子最后还能落下一个,可你总这样扔下去,一个都落不住的,终归不是个事儿,实在可惜啊。
我却也有扔的理由:旁白,短到只有十秒,单独留下来,纯粹半吊子也,即使再分享,没有了视频参照,只能让读者读懂一半,或许一半都读不到,甚或是莫名其妙的。然而,也有懂行的文友说道:好东西,一两句话都是珍贵的。旁白,绝对不是呆在一边“白说”,旁白有旁白的独立性,关键是视频和旁白哪一个更精彩。是的,我写了半辈子电视解说词,懂得其中的一点道理。
文友们善意的提醒,我已听到过好多次,却一直是左耳听右耳扔。直到为我编辑诗集的儿子说诗集的篇什不够,要再打对一些东西才好。临时抱佛脚,去哪里弄呢?他大概有一搭无一搭地又说,你的微信圈里的旁白就是典型的自由诗,挺带劲!他说得挺带劲,而我打对起来却相当麻烦,尤其是患有眼疾之后。
这个时候,我才警觉到,不当回事,或许就是铸成一些大错的原因。我决计不再犯这个错误,至少从现在开始,定期或不定期,把一些“旁白”稍事整顿,再从纯文字的角度分享出去。诗人红沙对我的“旁白”也有一段公开评论:您练笔如磨刀,又做了一道好菜。
如果“旁白”真的能够做成一道受人欢迎的菜,何乐而不为呢?整体设计是:每隔一段时间,根据读者的反应,集中梳理几篇旁白,据此再写点新的东西,一并端给读者去品尝吧。我呢,顺便做一做存档收藏,将来一旦有需要,也就用不着抓耳挠腮了。对于一个以写作为能事的人,这也算是一种颗粒归仓吧。
今天开个头,选发第一辑,恳请尊敬的读者多多批评指教。
第一篇:第一读者
命运开起玩笑来往往带有浓烈的“命运”味道。在我写作生涯里,夫人常常是我的第一读者,《悠悠玉兰情》《响吻》《大山的儿子》《岩石岁月》等等,都是她先有意或无意地看完初稿,一再鼓励我发出去,投出去,编辑一定看得上的。有20多年我们住在偏远山区,投稿都是听天由命。然而,说不上百发百中,至少十有八九都被她言中。第一读者,她客观上扮演了“第一推手”的角色。
有趣的是,到如今,都古稀之人了,我竟然也出息成她的第一读者了。她上老年大学学国画,往往她每画完一幅就往我工作室一搁,看不看由我。我哪能不看呢,总是要端量一番,品味一番的。
倒不用鼓励她往哪儿投了,而是我要写上几句点赞的话,发到我的朋友圈里,百发百中无商量,往往“接龙”点赞的人还挺多。究竟是夸她的画儿呢,还是夸我的文呢?或许前者居多,或许兼而有之。但是对我们俩而言,反正好玩极了,一辈子下来,她先充当我的第一读者,我再做她的第一读者,写也画也的,风水轮流转,到头来我倒需要用“第一读者”来回报她了。
如果命运赏光,我们商量好了的,全家人合起来搞一次《文学绘画书法摄影展》之类,一家老小都来做做第一读者……
(写于2021年7月15日)
第二篇:澳洲杉
热得出不了门的时候,我才呆在屋里细细地观察阳台上或大厅的花草或盆景。这棵澳洲杉就是一例。它在我这里落户8年,树冠没有树根长得壮观。我还曾从远方的大山或河滩上拣来一些鹅卵石布满根部,每次浇水,似有一种淙淙之音发出,有山有水的,看上去挺舒服。这些陪着我读与写的生命,生灵,常常被我忽视。于是,我倒也偶尔会品赏到“被忽视的美”。恍惚间,它便呈现出成长的模样,于是,我便在“刮目相看”里凝视它很久很久,并用一大盆冷水给它洗了个通身透……
(写于2021年7月14日)
第三篇:说灵魂
笔者于近日写了一篇《家长灵魂跟进考场》的小文,投稿之后,有点“怕”。一怕不合时宜,当前的宣传重点是百年党庆,你弄个什么捞什子“灵魂”?不靠谱。人家都热推红色基因,你却在“灰色地带”打转,能不怕吗?二是怕被戴上“负能量”的帽子。人家都是热血沸腾,兴高采烈,你非弄“一群家长木呆呆地站着”,想干什么呢?三是怕稿子被压,出力不讨好。怕再被什么什么训斥一番,给以封杀,何苦来哉!大出所料的是:本稿被《真言贞语》公众号大胆率先推出后,《今日头条》果真给了个“头条”,紧接着是《齐鲁壹点》《网易新闻》《百度网》《搜狐网》等八九个全国一流的网站采用,更让我大受鼓舞的是《人民日报》网络平台也隆重刊载并大力推荐。此时此刻能获得“人民”的认可,实在是可喜可贺。
事实证明,我们的国家正在彻底摆脱极左那一套。这篇充满事实依据和忧患思考的小文,恰如春天里的一棵小草,得以舒展成长的环境。有数据可查的是《网易新闻》的点赞和跟帖已达1139个,各大网总阅读量突破5万。看来我的“三怕”纯属“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了。
(写于2021年6月27日)
【作者简介】周长行(男),1949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汶上县南站镇黄南村。1969年2月参军入伍。1990年9月转业回地方供职于济宁电视台。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资深记者、诗人。出版有长篇报告文学《鲲鹏腾飞的地方》、长篇传记文学《不醉不说 乔羽的大河之恋》《乔羽恋歌》《伟大的我们》《大浪淘金》等。曾主笔撰写中央电视台39集大型电视系列片《大京九》,其由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大京九解说词》已被中国传媒大学作为正式教材使用。退休后,致力于网络文学的写作,以其接地气、独立特行的作品获得国内外读者好评如潮。“作品至上,读者至上,生活至上”的理念,正是他奋力笔耕下潜民间的动力和目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