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踩踏!”
走进呼和浩特市蒙草种业中心,记者一眼就注意到这条“另类”标语。来到这里的人们可以将“小草青青,请勿踩踏”的常规认知抛在脑后,在青草地上散步、停车、踢球,尽享欢乐时光。如同它的名字——“快乐小草”,人与自然实现亲密接触。
在2020年举办的全国发明展览会上,这款产品应用的专利技术荣获展会最高奖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颁发的“最佳发明奖”。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蒙草生态)是蒙草种业中心的运营方。该公司副总经理、科研负责人王媛媛介绍:“这次获奖,让社会大众重新认知了草坪更广泛的应用,对企业今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蒙草人”看来,这意味着蒙草生态在应用型产品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而这片草坪的背后,是蒙草生态近30年对种质资源的研究和积累,通过生态产业大数据平台的分析,结合不同地区的水土和气候条件,适地适情、科学搭配不同比例的乡土植物草种,才形成了这款创新型生态产品。
成为一株“快乐小草”不容易,让草种子长成一片草原,染绿一片荒山,更是难上加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去往蒙草种业中心的路上,记者路过呼和浩特市东郊,昔日一度已经成为砂石之地的敕勒川草原又重新恢复了往日生机勃勃的风貌,这背后就是生态修复的科技力量。
虽然进展喜人,然而在草科学这个领域,我国还处在追赶者的位置上。“现在,我们牧草等草种较为依赖进口,尤其是城市草坪种子90%以上依赖进口。”不仅如此,蒙草生态深耕草种业20余年以来发现,就连此前各个地方的特色草种也在逐步退化甚至消失。
在“蒙草人”眼中,种什么、在哪儿种、怎么种都需要研究,种子顺国情、合地情之后,就不会让国外“卡脖子”。抱定这样的信念,近年来,蒙草生态将数字化理念创新应用在蒙草种业体系中,不断推进优良品种的科研推广,打造特色的乡土种业体系,编织“种业数字化一张网”。
在蒙草种业中心,人们在一块巨大的屏幕前驻足,这是蒙草生态倾力打造的草原生态产业大数据平台。随意点击地图上的一点,该位置的降水、土壤基础数据以及原生树种、草种,修复可用树种、草种等植被信息实时可见。如今,蒙草生态已在内蒙古、西藏、青海、陕西等地建立了生态大数据平台,用大数据“导航”生态修复,为生态脆弱地区“体检开方”。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草原畜牧业,这需要发达的草种业作为坚实的支撑。”王媛媛表示,构建科技化、特色化的乡土种业体系,用好知识产权是个大前提。目前,蒙草生态拥有专利95件,涵盖育种及扩繁、数据监测、草坪建造养护、生态修复等领域;获得植物新品种权4件,选育的25个优良草品种通过国家及内蒙古自治区审定登记。
“我们将依托乡土植物种质资源体系及大数据技术,做实用型的草种业。”蒙草生态所践行的,是一条符合自然规律和国情地情的绿化之路。
青草滴翠,荒山披绿。夏日的敕勒川,已成为呼和浩特市民郊游打卡之地。孩子们置身草原追逐嬉戏,享受着自然之美。(王 宇)
采访感言
一株小草的背后,也有着知识产权的力量。以生态修复为切入点,打造种业核心竞争力,蒙草生态描摹出一幅绿水青山的美丽画卷。现阶段,自然生态保护与城市环境治理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推进和实现新发展理念,更要依靠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的支撑。打好种业翻身仗,我们需要更多的“快乐小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