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子才想着去努纳武特旅行,那儿冰天雪地、荒无人烟,203万平方公里只有不到4万人口,没有车站没有公路,没有酒馆没有商店,就连植物都少的可怜”。
因纽特向导连续用5个“NO”来阻止我去努纳武特,就差没把头给摇下来,结果被我一句话给怼到沉默:正因为如此,才更想去看看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因纽特人。
努纳武特是加拿大最新设立的省级特区(1999年),也是加拿大面积最大、最北端的领土,绝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由于是北美土著固有领地,努纳武特拥有成立自治政府的特权,因而又被誉为“全球第五大分区”,如以国家而论则排名全球第15名。
按照现有考古证据,努纳武特原住民是白令海峡东部的多塞特人,据猜测是在某次冰冻期越过白令海峡,诞生多塞特人文明后又发展出印第安人、因纽特人、图勒人等分支。
可惜的是,努纳武特地处高纬度地带,美洲大陆夏季暖风还没接近就已消融,属于典型的极端亚北极气候,夏季平均温度最高也不会超过17℃。苛刻的恶劣环境使得努纳武特人口很难出现大规模增长,纵使英法两国殖民者费尽心思也毫无起色,加拿大政府为了减少边疆驻军费用不惜哄骗移民、强制搬迁,也没有让努纳武特人口超过4万人。
到了20世纪末,加拿大政府在各方压力下才修订《印第安人法案》,关闭原住民儿童寄宿学校,将努纳武特定义为原住民特区并成立土著政府。
西方国家把加拿大的做法形容为“宽容的、博爱的”,甚至被BBC冠名为“自由世界的典范”,然而事实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加拿大成立原住民特区的同时,把土著应有福利之一的免税政策给限制在两个定居点内,原先只要是原住民(第一民族)即可享受贸易经商等免税政策,如今只能在固定区域才能免税。
加拿大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先把一部分原住民赶到白人不愿定居的努纳武特,节省大量驻军以及开发费用,不愿去的原住民就得乖乖纳税,等于把每年拨付给原住民的补贴又收了回来。
在美加原住民圈子里,几乎每个人都把国家当成“假想敌”,近乎于“被害妄想症”一般的时刻警惕着、防备着。我的努纳武特之行,就是为了更真实切身的感受原住民的生活,看看西方世界所谓的“自由典范”,到底有多烂。
按照向导的规划,我们把努纳武特行程分成4个阶段,先抵达最靠近内陆的阿维亚特,然后通过陆地交通工具前往兰金湾和贝克莱克,第二站飞往北极最大客运港口剑桥湾,再飞往第三站努纳武特首府依奎特,随后坐船从巴芬岛北部前往南部庞德茵莱特(再飞格里斯湾),终点站阿勒特需提前申请通行证,好在向导出面担保才获批。
注:8户因纽特人被哄骗到格里斯湾的内容已经写过了,所以直接略过。
阿维亚特是努纳武特最南端的人类居住区,虽然也属于北极圈以内,但气温却相对温暖,每年6月到9月的白天气温基本都在零上,是北极熊、北美驯鹿、白鲸和数以百万计的海鸟栖息地。气候温和、野物繁多,自然成为因纽特人的居住区,早期土著语直接将其称为“搭帐篷的地方”,意喻无需固定住房也可以生活,而阿维亚特则是因纽特语“弓头鲸”的意思,代表这里常年都能捕到鲸鱼。
阿维亚特约有2600位居民,是努纳武特第三大定居点,小镇毗邻哈德逊湾,有一座小型机场和一座中型军民两用码头,每年约有3-4万名游客前来观鸟观鲸,人气还算不错。
在这三四万游客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酷爱狩猎的加拿大和美国富豪,按照向导的话说:他们带着钱来,带着猎物走,却给土著留下无尽的骂名。
原来,加拿大政府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以“环保”理由修改土著狩猎法,从英殖民时期的特许政策变成土著也要办理持枪和狩猎证,再逐步抬高证件办理费用(早期仅0·99加元,2018年双证高达15万加元),高昂的费用使阿维亚特原住民不得不放弃狩猎,结果却肥了加拿大政府,每年至少发放3000张狩猎证。最终结局是:加拿大政府拿着一年数千万加元的利益,而各大环保及动物保护组织仍在攻击指责原住民狩猎破坏生态。
虽然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多,但土著们也不愿担负骂名,于是宣布“拒绝狩猎者”,所有持枪和携带狩猎证的美加游客一律不得落地、也不能住在阿维亚特小镇里。这招在初期颇有成效,但仍然输给了利益至上的加拿大政府,2010年开始,加拿大政府特批“狩猎俱乐部”可在小镇及码头附近搭建临时住所,于是乎,每逢春末夏初季节,小镇附近就会凭空出现一大批帐篷。
在小镇东岸,向导指着远处的一艘游艇说:这些人绕过机场和城区的督查直接通过游艇从码头上岸,而码头的主权归属政府,土著们无权干涉只能干瞪眼。
第二天在阿维亚特附近走了走,从向导口中得知:努纳武特人口密度虽然全球最低(每平方公里仅0·02人),但物价却是全球最高的。一开始我以为交通不便才导致的高物价,结果却并非如此,当地人盛传“物价高是加拿大政府有意为之”,目的是将发放给原住民的各类补助金换个方式收回来。
在阿维亚特仅有的一家餐厅里,我们各点了一杯咖啡杯蛋糕,在多伦多,这样一杯蛋糕大约售价2-3加元,上档次的咖啡屋能卖到8加元,而这家餐厅却标价25加元。
难以置信的我跟着向导去了一趟超市,结果更加吃惊:一袋花菜13.79加元(约1磅重),4磅重的西瓜12.19加元,足足比加拿大其他城市贵了5-8倍,诸如奶粉、果汁等商品也基本都在5倍以上。
至于物价为什么这么贵,向导说的也不太清楚,最后还是我们下榻的家庭旅馆清洁工阿姨给出了答案:阿维亚特到了2005年才接入的2G手机网络,私企运营商直接绕过加政府与阿维亚特居民召开订价听证会,这才使“加政府控制努纳武特物价”的计划曝光。
在这项计划中,加政府对所有与努纳武特有贸易来往的企业加征“跨区税”和“特区交易税”,再加上长途运输的费用和商品损毁率后,直接导致努纳武特物价比格陵兰岛和冰岛这样的北极孤岛还要高,部分商品的价格比加拿大首都高出十倍。
这么高的物价,原住民们怎么生活?这个问题一直困扰我,直到亲眼目睹男人们天未亮就出海捕鱼,直至黄昏才带着一身疲惫而归,我才真正感受到:活着是真的很不容易。
一位阿姨告诉我,由于家庭困难,村民们只能联合十几户人买一艘小渔船,她的丈夫早上4点就得起床准备出海,因为一年有7个月的冰冻期,只能利用天暖时节尽可能地延长捕鱼时间,在过去十几年里,小镇已有20多名渔民死在海上。男人出海,女人就得负担起家里的一切杂活,闲暇还要制作海豹皮草贴补家用,小孩虽然享有免费教育的福利,但荒凉又严寒的阿维亚特并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只能依靠土著志愿者来维持小学运转。
一方面通过高额征税攫取原住民福利,另一方面大肆售卖狩猎证赚取利润,就连机票与船票也堪称全美洲最贵,可阿维亚特的基建设施却比非洲落后地区还差,小镇8点-11点、13点-16点断水断电,暴风暴雪期间常常连续断绝水电长达一周。
更恐怖的是,自诩“地球环保卫士”的加拿大政府,直接无视阿维亚特的垃圾回收设施,当垃圾堆满海边时才会派遣挖掘机挖个大坑就地掩埋。所以,每逢飓风过后,阿维亚特海岸线一片狼藉,各种生活垃圾随处可见。
由于阿维亚特与我设想中的“纯净无暇”差距过大,万万没想到西方所谓的“自由世界典范”,背地里却如此肮脏至极。所以决定提前出发去下一站兰金湾,结果起床就下了一场大雪,向导拽着我直奔超市。半路上他才说:这场大雪要下两三天,兰金湾海域极有可能关闭航道,最廉价的贸易通道被关闭,兰金湾的物价也会继续上涨。考虑到兰金湾只能自己做饭,所以提前买些“便宜”的食物带过去。
这是我第一次出门旅行还要买菜带过去,而接下来的遭遇也证实了向导的预判:(下一篇内容)兰金湾码头被关闭,物价在原本就昂贵的基础上,又贵了50%。
纪实旅行十分辛苦,希望能得到您的认可与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