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星河一叶》在上海首映, 上海市科技党委书记徐枫致辞 来源/上海市科技党委供图
新民晚报讯(记者 马亚宁)她是新中国首位女天文台台长,被国际同行亲切地称为“Madam Ye(叶女士)”;她被誉为“北京时间之母”,使我国世界时测时精度在全球授时公报中从常年排名垫底跃居世界第二;她力排众议发展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技术,让我国“探月”工程至少提前了五年……昨天,反映叶叔华院士一生与天文结缘的纪录电影《星河一叶》在上海举行首映仪式。银幕前的叶叔华,已经94岁高龄,她仍每天去办公室工作,因为“天文台的工作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时光倒流80年。银幕上,年少时,品学兼优的叶叔华经历了日本侵华战争,使她饱受颠沛流离之苦,辗转来到广东连县求学时,一个大通铺就让她觉得“很好了”。她说:“经历过战争的人,更知道强国意味着什么。” 随着同事、同行、学生以及本人的讲述,叶叔华的故事铺陈开来。她主持建立中国综合世界时系统,结束了依赖别国精确时间讯号的历史,被称为“北京时间”之母。她负责建立了中国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网,无论是在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方面,还是在90 年代末开始的“探月工程”,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她推动建成“天马望远镜”,大幅提升我国射电天文观测能力;推动中国成为世界最大望远镜阵列(SKA)七个创始国之一,并争取在上海建立SKA数据区域中心。前不久正式建成开放的全球最大的天文馆--上海天文馆,也离不开她的多方呼吁、建言。如今,这位九旬院士仍在推进新的科学项目。
叶叔华总是看得很远,这为她赢得了战略科学家的称号。但很多事情一开始,难免总有人不理解。比如,她发起的亚太地区空间地球动力学(APSG)计划是一个关乎地震、火山的大科学计划。有人问“你一个做天文的,为什么要做地理计划”,后来大家慢慢理解了发起大科学计划的必要性。她常说:“做对国家有用的事,比我个人成果重要得多”,“只要国家需要,我们就要去拼,去赢”。
一生仰望星空的叶叔华,90多岁还在思考许多“前卫”的问题:空天飞机是什么?小行星会撞击地球吗?“太空军”出现了怎么办?……叶叔华表示,天文学不止是浩渺宇宙,也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需要有人“守望”星空。
据介绍,叶叔华纪录电影《星河一叶》是继我国著名材料学家严东生传记电影《诗与真》后的第二部“科技大师”系列电影。接下来,影片将走进院线、科研院所、科普场馆、校园,让更多的人感受科技大师的风采。在市科技党委书记徐枫看来,影片是科学家精神的具象表达,更是上海创新文化的靓丽名片,“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创新创业的热情,这也是我们组织拍摄科技大师系列电影的初心,更好地厚植创新创业的文化土壤,为打造城市软实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出贡献。”
影片尾声,叶叔华对观众也对自己说,我,叶叔华并没有这么“好”......“不过,我确认承认一点:我要想做一件事情,我是会奋不顾身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