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之异国,流浪之流浪
《浪人》书评 作者:剑
一个人为何要流浪?
要么是被生活所驱逐,
要么是不愿固守于生活。
人总是在追逐什么的。这在毛姆笔下是除了物理的故乡之外的精神故乡,在村上春树笔下成为了即便追逐到也破旧不堪的旋转木马,在加缪笔下是西西弗斯荒谬的巨石……
而在西班牙作家弗朗西斯科·纳尔拉笔下就成了《浪人》。
《浪人》给我的感受很难用语言描述,(正如我无法用语言准确描述巴赫一样)。从表面看,确实只是两个主角流浪的故事以及女主角在故国的险恶经历,但从深层次看,却是一曲对人性顽强坚韧的赞美诗。
年轻的少尉塔玛索为了追逐自己的功业而离开安逸的家园自愿成为身处危险环境的水手。
剑道家西乡为了实现家主石田三成的遗言而被迫成为遭冷眼的浪人。
侍女孔斯塔萨为了能够守护自身和爱人的名誉而惨遭陷害成为了逃亡的通缉犯。
塔玛索的故事总是充满着热情和跌宕起伏,西乡的故事则干硬而冷峻,孔斯塔萨充满了残酷的基调。而当他们三个人的故事如麻绳一般扭结在一起时,故事变得真实。
一本伟大长篇小说的读完后仿佛身体内流淌着一首伟大的交响乐团,各种各样的元素为各个桥段赋予意义——一种仅仅属于读者私人的意义,而这种意义却无法用言语顺利表达。
若有人问:“你看了一本什么样的小说?”
我只能支支吾吾地说:“唔,大概是一本讲日本武士和西班牙少尉以及西班牙侍女的命运交织,最后三人完成了各自的使命的故事。”(大抵如此,再加之我本身就不善言辞。)
大概人在面对过于复杂的剧情时,大脑会下意识地宕机。《基督山伯爵》可以简述为遭到陷害的主角拿到宝藏杀回家乡完成复仇的故事,《傲慢与偏见》则是四对青年男女在感情路上酸甜分合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
好像短视频专门有一类分类,几分钟讲述一部电影的梗概,20分钟看完三四五部历史巨制——富士山脚下秋天的芦苇,飘过死火山的橘色的火烧云,春日里绽放的第一朵樱花,武士刀划过敌人脖颈时喷出的鲜血——“感性”是一种不能被压缩叙述的东西。
压缩来讲,故事确实是这么个故事,只是太可惜。那些精彩的语言,令人目眩的异国景色,草灰蛇线的铺垫,突然陡转直下、打你个不经意的神转折,人物们在笔触构成的世界中苦痛挣扎,飞蛾扑火般追逐着希望的孤注一掷……所有这一切,还需要在阅读中细细品味。
塔玛索和一船水手在海上的波涛中的顽强挣扎、西乡在和式密室里与敌人狭路相逢的白刃决斗、孔斯塔萨为了逃离魔爪而扎衣成带跳窗而逃等等这些桥段,也正是构成这些扣人心弦的描述中的一环。
读这本书时不能急躁,要细细品读,它太浓烈又太深厚了。就好像是把历史横切了一面,让我们看见那些定格在字里行间的千样角色。尽管在西乡与塔玛索回国的旅程被作者刻意地艺术化地缩短,进而能尽快地开展后面的桥段:结伴回西班牙后解救被邪恶的宗教法庭审判折磨的孔斯塔萨。这一设计展现出了纳尔拉作为小说家的冷静和作为艺术家的热情,这两种情感汇聚产生了冲突,可这种超越现实的设计也恰恰是只有小说才能做得到的。
《浪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本醇厚的美酒,还在于小说对于人物的精心塑造:勇敢潇洒的塔玛索,善良可靠的老兵加斯帕尔,睿智古怪的武僧支仓,奸狠猥琐的奥图诺,坚强美丽的孔斯塔萨,无一不是“活着”的人物,就好像我们能通过他们触碰到那个世界、那个时代生活的气息。
不仅如此,《浪人》还展示了作者过人的学识和博览群书所带来的对细节的考究——在与真实历史有联系的部分,相当程度地还原了17世纪的风土人情,同时其中部分意识流的描写,也加强了这方面的感受。
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异国作家写了一本往日的他国故事,不得不佩服纳尔拉的勇气。同时,《浪人》采用多线叙述结构也相当程度的展现出了纳尔拉的野心,他不愿意按部就班地将故事一口气叙述,而是用多个惊心动魄的事件推动故事的发展,这些事件时而交织,时而独立,构成了丰富的线条。
正如我前面所说,这本书需要细细品读,融进内心,在某天就好像一股力量嵌入生命的齿轮中,猛然被有效摄入的故事情节而感动,而获得了永恒不灭的坚韧和勇气!
图片授权:pexels
end
投稿请致信:804320933@qq.com
转载请联系后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