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版本的《洛宁县志》(或“永宁县志”)上,均记载有一个宋朝的永宁知县辛著作。著作,并非人名,而是一个官职。它是著作郎或著作佐郎的简称,属于秘书省下属专管修纂日历的官员,品阶为从七品。古代为了表示对官员的尊敬,往往只称其官职,不称其名字,如卢名府、张司马、杜拾遗等。
那么,辛著作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真实名字叫什么?在洛宁历史上却始终是个谜。在清乾隆五十五年《永宁县志》上是这样解释的:“辛著作,佚其名。宋梅圣愈有《送辛著作知西京永宁》诗。”这就是说,辛著作的真实名字已经失传,只是凭着宋朝诗人梅圣愈写的一首诗知道有个姓辛的著作郎到西京(指洛阳)任永宁县令,梅圣愈在送他赴任时写下了这首诗。后来,在以后的《洛宁县志》里也都依此照抄照搬了下来。
直到前几天,我在《洛宁历史探秘》群里发现洛阳著名史学家郑贞富先生发了一篇宋朝苏颂撰写的《职方郎中辛公墓志铭》,才揭开了这个宋朝的永宁县令之谜。现将这方墓志铭摘要如下:
职方郎中辛公(有终)墓志铭
宋.苏颂撰
某之外舅尚书驾部员外郎(系兵部下设机构,专管銮驾、舆马事宜,其正职为员外郎)辛公,以公祖子兄弟孝友行义,见推乡论,二季不幸早夭,三昆仕宦皆为郎官,历典州郡,以政事闻。…初驾部之葬,某既铭其墓矣。今公丧卜迁有日,诸孤复请誌,因论次以序前刻云:公故参知政事、追封晋国公仲甫之孙,太府少卿分司西京若冲之子,讳有终,字成之,少举进士,试礼部不捷,姊夫翰林承中山刘公筠留置门下,将推任子恩荐之,公力辞,与其季有章,由是人益奇其远操。中山公一代文宗,门人宾客皆当时豪儁之士,居其间,相与讲学,切劘浸渍,遂至于大成。…公以景祐元年(1034年)擢第,补汝州团练推官,知颍州沈丘县事。政以平易为尚,故民便安之。始一年,民恐其满去也,于是父老数百辈诣转运使请留再任,公以父忧去职不报。服除,再调宁国军节度掌书记,历事太守二吴。…方是时,朝廷督责诸部使者加转运使,以按察之名,又增判官以重其任。而江东三使者杨紘、王鼎、王绰也,…公被臺委鞫滞讼案,积欺一岁间几百余事,连逮者甚众。公皆推析枉直,或原或坐,尽中情法,三使者嘉之,交荐于朝,代还考课,改著作佐郎,知河南府永宁县,移知益州新都县。县衢旧,无阡陌,公为沟,遂课民植槐柳杂果于两旁,未几,木荫茂密,邑居便之。
先是,晋公以补阙守彭州,尝种柳城中以街衢,及去,郡人思而爱之,号补阙柳。新都之民,犹知其事。谓公有祖门之惠爱焉、累转秘书丞,太常博士,通判原州,知青州博兴县,由尚书驾部员外郎六迁至职方郎中。嘉祐四年(1059年)知鄂州。治平二年(1065年),知渝州(今重庆)。…明年八月一日,以疾终于州寝。享年六十八。
公之先世,祖籍汾阳,自晋公以大臣谢事,留京师。及薨,葬许州之长社,而子孙遂占数死者,以昭穆从大墓。将葬,尚书卜祔大墓,不吉,卜阳翟(今禹州)之三封原,吉因定祢茔。诸子之先亡也,皆以次葬。公今又祔之。以熙宁元年(1068年)八月甲子厝事,从日月之吉也。
夫人王氏,国子博士羽之女。逮事贵胄,配君子,睦中外之族,无不得其欢心者。封永安县(今福建省永安市)君,先公两年卒,并合窆本圹。子男三人:长男晟,太庙斋郎;次旦,又次晃。皆谨饬幹裕,保守门法。…某于姻党中接公最熟,每听其言论,沈密婉约,皆有味趣。大抵本于人情而归之。恕己所为如其言。呜呼!可谓岂弟君子也已。铭曰:
辛公乐易,为世良吏。不纵不苟,归之中和。四邑善治,两州长利。德惠爱人,谣风猷世。济章荐论,课以最闻。未膺褒表,奄谢休辰。神复渝江,丧还颍渎。安兹圹途,从祢 之卜。
从以上墓志可以看出,墓志的主人公辛有终是作者的外舅,他们两个相遇很熟。在其死亡后,苏颂曾经为他写过一个墓铭。后来因其迁葬,辛有终的孩子们请他再写一个墓志。无奈,苏颂就按照前面写过的又写了一个。
辛有终,字成之。他于宋真宗咸平元年(998年)出生于许州长社县(今许昌市长葛附近)的一个官宦之家。其祖父辛仲甫,曾官参知政事(正二品),追封晋国公(从一品);其父亲辛若冲,官拜太府少卿(正四品),分司西京(洛阳)。辛有终在少年时曾进京考取进士,结果在礼部未能通过,后被其姐夫中山公刘筠留置门下,中山公曾经推荐他进朝做官,他坚辞不就,后来就在这里相与讲学,切磨成器。直到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他38岁才考中甲戌科进士,补汝州团练推官,任颍州沈丘(今周口市沈丘县)县令,深得老百姓的爱戴。只干了一年,老百姓恐怕他被调走,纷纷找到转运使要求将他继续留任。可偏遇其父亲去世,需回家丁忧。待三年期满,又被调到宁国军任节度掌书记(从八品),受到太守二吴和江东三使者的青睐,经他们“交荐于朝”,被钦赐为著作佐郎,出任河南府永宁县令(正七品)。所谓“辛著作”,就是这样来的。接着,他又被改任益州(今云南省昆明市附近)新都县令。他每到一地,都学其祖父在街道两旁广植槐柳果树,使县城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受到当地百姓的交口称赞。之后,辛有终又被钦赐为秘书丞、太常博士,相继担任原州(今宁夏固原县)通判、青州博兴(今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县令,再由尚书员外郎六迁至职方郎中(兵部下设职方、驾部、库部,其正职为郎中,从六品)。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出任鄂州(今湖北省鄂州市)知州(五品)。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改任渝州(今重庆)知州。次年八月一日病逝于任上,享年68岁。
辛家的祖茔在许昌,后因子孙辈数死,认为此地不吉利,到辛有终时迁葬禹州之三封原,他的妻子及后辈子孙都祔葬于此。
辛有终和欧阳修、范仲淹、梅尧臣等都是一个时代的人。当年,辛有终出任永宁县令,时为北宋诗人的河南(在西京洛阳)主簿梅尧臣(字圣愈)曾写诗为其送行:
《送辛著作知西京永宁》
跃马西畿令,家茔在洛阳。
衣沾寒食雨,花发故宫墙。
冷淡鸠鸣屋,宽闲水满塘。
送君悲渐老,空忆钓伊鲂。
畿:京畿,西畿指西京。伊舫:伊河上的舫鱼。梅尧臣比辛有终小四岁,他十六岁(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那年参与乡试未中,遂跟随叔父梅询到河南洛阳,以恩荫补任太庙斋郎,后历任桐城、河南、河阳三县的主簿。此时,他们的年龄都在四十岁以上,故有“送君悲渐老”之叹。
此外,在辛有终61岁出任鄂州知州时,时任江宁府(今南京)通判的沈遘(字文通,杭州钱塘人)也为他写了一首饯行诗:
送辛有终知鄂州
江汉交流古要津,高牙大旆压城闉。
昔尊丞相初开府,今属郎官试治民。
迎路壶浆因问俗,前车弩矢便行春。
由来美化先南国,遗乐犹应咏错薪。
湖北鄂州是长江和汉水交汇的“要津”之地。这座古城历史悠久,雄伟壮观,过去曾是东吴孙权开府之地,现在却派了一个郎官来治理。来任职前,辛有终为职方郎中,故称郎官。他的到来显然受到了本地官民的热烈欢迎。后两句赞叹了南国水乡的美丽风光和古风遗韵。
辛有终自幼攻读,才华横溢。他一生虽然在仕途上几经坎坷,“四邑善治,两州长利”,但最终能以67岁高龄干上一任重庆市市长也算熬成了正果。
《职方郎中辛公墓志铭》的出现,终于给曾任永宁县令的辛著作以正名,同时也填补了一项《洛宁县志》的空白。
作者简介:周流宗,男,汉族,中共党员,1957年1月出生,河南省洛宁县赵村镇人。1980年毕业于洛阳师院中文系。历任洛宁县计生委秘书、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杨坡乡党委书记、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等职。现为河南省书协会员,洛阳市摄影家协会会员,《洛宁史话》撰稿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