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与国际合作大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以“十四五”远景规划为指引,围绕提升产业重组、绿色产业、科技创新、国企改革、对外开放等领域高质量发展等展开了探讨。大会由《环球时报》社主办,国内多个在高质量发展方面成效斐然的城市代表以及超过百家知名企业、品牌代表以及经济发展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
2008年建园以来,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光谷生物城”)通过高位系统谋划、创新体制机制、建设专业园区、搭建平台体系、引育市场主体、完善产业生态等有力举措,已发展成为中部地区生物产业影响力最大、创新能力最强、产业体系门类最齐全、人才集聚效应最显著的产业集群,辐射带动全省“1+9”区域生物产业园区和全市大健康和生物技术“一城一园三区”协同发展。
光谷生物城根据生物产业细分领域的特点,规划布局了生物创新园、生物医药园、生物农业园、医疗器械园、智慧健康园、医学健康园和国际生命健康园7个专业园区,总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正在谋划前沿生物技术产业园、生命科学工具产业园、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园等细分领域“园中园”;建设了26个适合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和加速器,其中包括6个国家级孵化器、4个省级加速器和10个国家和省级众创空间,引进国内外专业运营团队,为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提供贴身服务。
生物城积极落实生物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对于一类新药最多可给予1亿元资金支持,对于医疗器械、生物育种、生物医学新技术、平台建设、企业规模发展、大品种、上市许可人、一致性评价等均有专项支持。对于国家级平台的研发投入给予1:1配套支持,最高1亿元;设立国内首支股权激励代持专项基金,一期已借给1250名高科技骨干人才共计2.45亿元,二期基金将对接100亿元资本,拟激励万名企业员工。
生物城整合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和相关企业资源,组建了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中科光谷医疗工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究机构,构建串联前沿科学技术和产业一线需求的合作枢纽,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生物城建设了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基因测序、蛋白结构分析、化学和生物合成、药效药代、中试放大、从小鼠到猕猴的GLP动物实验中心、药物和医疗器械CDMO平台、区域冷链物流平台等数十个技术服务平台,解决企业产品研发、转化、注册、生产、物流等产业链环节的共性问题。聚力推动人才招引向全球拓展、向“塔尖”延伸,大力发展院士经济、海归经济。累计引进培育生物高层次人才团队800余个,其中包括29个院士项目和655个“3551”光谷人才计划团队,园区从业人员近6万人。
生物城实施“科技+金融”双轮驱动战略,建立了“创业投资为主导,天使投资为补充,多层次资本市场和科技信贷为支撑”的科技金融体系。聚集基金及管理机构近百家,管理基金总规模500亿元;生物城企业累计完成股权融资和信贷支持均已过百亿元,2020年,生物城企业获得股权投资约71亿元,企业“吸金”能力明显增强。
生物城印发《重点企业实行干部包保责任制》等系列企业包保服务工作方案,建立“处(科)级干部全员参与”的企业对口机制,推行“店小二”式服务,每月深入企业了解其困难和问题,针对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提出解决方案。2020年全年“点对点”服务161家重点企业,共收集问题200余项,问题解决率95%以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