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Landi, Sofia M., et al. "A fast link between face perception and memory in the temporal pole." Science (2021).
DOI: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bi6671
作者:Veronica | 封面:Hao Hao
在偌大冰冷的城市里生活,最美妙的莫过于在茫茫人海中遇见故知。每一天都有上百张面孔在我们的世界里出现,地铁中,商场内,校园里,写字间……而我们独独只能从这几张熟悉的面孔中找到过去。如果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来说,这是视觉感受和记忆相联系的部分:熟人或许会以不同的面貌出现,刺激视觉皮层产生不同的响应,但我们依然能激发一模一样的关于TA的记忆。
脸部识别和记忆的关系到底如何呢?早在1960年代,就有科学家提出了“外祖母神经元”(grandmother neuron),认为有一类神经元只要见到任何外祖母的图像都会活跃放电。后来又有人提出“混合型脸部识别单元”(hybrid face recognition unit)理论,认为有一类神经元会同时包含脸部识别和存储有关TA记忆的功能。可是掐指一算,60多年过去了,这两类神经元都没有被发现。
直到最近,来自洛克菲勒大学的Winrich Freiwald教授团队最近在《科学》杂志发表了最新的发现,宣布他们在恒河猴的颞叶端脑区(temporal pole,TP)找到了一类很喜欢熟悉面孔的神经元。该团队的研究人员早在2017年就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技术(fMRI)发现了颞叶端皮层区域TP的特殊之处:它对熟悉的猴面孔有更活跃的反应。这一次,为了找出直接响应熟悉面孔的神经元,他们通过对TP皮层进行单细胞记录,“直捣黄龙”找出了响应熟悉面孔的“始作俑者”。
他们发现了如下图的神经元:相比于陌生人、陌生猴、陌生物体,熟悉人,熟悉物体等控制组图片,这类神经元只对熟悉猴的图片有反应。从群体上来看,92%以上的TP细胞都至少会对一张熟悉猴照片有选择性的响应:相比于人脸,它们更青睐自己的同类(猴脸),而在猴脸中,它们则更喜欢熟悉的猴脸。而如果记录另一个对脸有反应的脑区——前内侧脸部识别区域(anterior-medial face area,AM),研究人员则发现AM对陌生或熟悉的人脸、猴脸通通一视同仁。不仅如此,如果将这些神经元对不同图像刺激的信号通过主成分降维分析,也能看到TP区域的神经元对熟悉和陌生猴脸的表征泾渭分明。相反的,AM神经元对不同类别的图像(人、猴、物体)刺激更“拎得清”,但对刺激到底熟悉不熟悉完全“无所谓”。
- Landi et al., Science -
对于熟悉的面孔,首先我们不仅知道“我认识TA”,还知道TA和另外的熟人并不是同一个人。而TP脑区的这些神经元也有这个本领:如果通过TP神经元的群体特征训练分类器,则发现TP神经元能在猴脸中分辨出不同熟悉猴的身份,不管是猴王还是猴子猴孙,都能分辨得清清楚楚不在话下。
其次,对于熟人,我们要么熟悉,要么不熟悉,换句话说应该是“全或无”的反应。而且熟人并不是花半个钟一点一点认出来的,而是在打量TA一番以后突然喊出TA的名字,因此研究人员推断认脸的过程应该是非线性的过程。如果将脸部图片进行逐渐地相位打乱(phase scramble)和虚化处理(Gaussian blurring)后再次记录TP的信号,他们果然发现TP神经元的反应也是非线性的,即超过某一阈值以后神经元就响应强烈,而不是线性地增加放电,直到最后一刻才报告自己认出了TA来。
最后,认熟人主要是通过内部的脸部特征(比如鼻子眼睛嘴巴),所以我们不需要全脸的信息应该就足以帮助我们认出TA来,看不看耳朵可能并没有太大帮助。有趣的是,TP脑区的神经元也有这个特征:它们对内部脸的反应与和全脸的反应几乎一样强,这很可能揭示它对内部脸的分辨能力也和全脸一样好——与我们的日常认脸行为不谋而合。
- Landi et al., Science -
这个研究告诉我们,下次如果脸盲症犯,遇到熟人没认出来的时候,记得赶紧敲敲自己的颞叶,挽救一下大型社死现场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