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 (iPSC) 是开发个性化医疗的理想选择。然而,人类 iPSC 在传统 2D 和 3D 培养下的自发分化会导致显着的异质性和质量受损。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有效分离和扩增高质量人类 iPSC 的方法。
【摘要】
最近,马里兰大学何晓明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种用于分离和培养高质量人类 iPSC 的仿生微囊化方法。这是受卵裂球自然增殖和发育成早期囊胚的启发,其中包含早期胚胎干细胞的核心被封闭在称为透明带(Zona) 的半透水凝胶壳中。类卵裂球簇状人类 iPSC 簇被封装在微型(≈10 纳升)富含透明质酸 (HA) 的微胶囊核心中,具有半透性的带状水凝胶壳,随后培养形成多能人类 iPSC 球体,质量显着提高。这由它们的多能性标志物的高表达和高效的 3D 心脏分化表明。特别是,发现HA 对于用仿生核壳微囊化培养分离高质量的人类 iPSC 至关重要。有趣的是,即使在 2D 中再次培养后,分离出的人类 iPSC 仍能保持高多能性。这些发现和仿生培养方法可能对促进基于人类 iPSC 的个性化医疗很有价值。相关论文以题为Bioinspired 3DCulture in Nanoliter Hyaluronic Acid-Rich Core-Shell Hydrogel MicrocapsulesIsolates Highly Pluripotent Human iPSCs发表在《Small》上。
【图文导读】
图1 一种用于分离和培养高质量人类 iPSC 的仿生微囊化方法。a)在早期胚胎发育期间,在雌性生殖系统中孵化和植入之前,卵裂球的小簇/聚集体增殖成透明带 (Zona) 中的多能内细胞团 (ICM) 的示意图。自然的多步骤程序(在虚线框中)涉及一个微型化的纳升微环境,其中卵裂球在 3-5 天内生长并发育成多能 ICM。b) 用于分离和培养高度多能人类 iPSC 的仿生微囊化方法的示意图。一个“卵裂球样”人类 iPSC 簇被封装在一个“Zona 样”核壳微胶囊中并培养 4 天,以产生高度多能性的“ICM 样”人 iPSC 球体。细胞从微胶囊中释放出来(“孵化出来”)以供进一步使用。c) 使用仿生微囊化方法分离和生产高质量人类 iPSC 的实验设计(带时间线)说明。相差图像显示了来自传统 2D 培养(左)的自发分化的人类 iPSC 的代表性形态,以及在微型化培养 4 天后将其从微胶囊中释放出来后,从仿生微囊培养中获得的高质量人类 iPSC 的形态,然后是从第 4-7 天(右)在 2D 中进一步培养 3 天。
图2 人类 iPSC 簇在类似 Zona 的核壳微胶囊中的微胶囊化。a)显示非平面微流体装置中的入口和微通道系统的草图(左)以及在流动聚焦连接处形成人类 iPSC 簇负载核壳微胶囊的示意图(右)。b)实时图像显示核心溶液中的人类 iPSC 簇,在非平面装置的流动聚焦结处被壳(即海藻酸钠)溶液包围。c)代表性图像显示“类卵裂球簇”人 iPSC 簇、空的“类带状”核壳微囊,以及类带状微囊中人 iPSC 簇的仿生微囊化。d)显示每个集群中人类 iPSC 数量分布的直方图。e)通道尺寸,包括微流体装置的宽度 (W) 和深度 (D),以及本研究中用于生产 Zona 样核壳微胶囊的流速。f)微胶囊的核心和总尺寸(直径)以及封装在类似 Zona 的核壳微胶囊中的人类 iPSC 簇的示意图。g,h)代表性图像(g)以及微胶囊(h)的核壳(即整体)尺寸,显示了在指定核流速下微胶囊的可调核尺寸。
图3 仿生微胶囊核心中人类 iPSC 簇的增殖。
图4 仿生培养分离并产生高度多能的人类 iPSC 球体。
图5 来自仿生培养的人类 iPSC 在转移到 2D 培养后保持高多能性。
【总结】
团队展示了“卵裂球簇样”人类 iPSC 簇在 ≈10 nL 富含 HA 的微胶囊水凝胶核心中的封装,具有“Zona 样”半透水凝胶壳,用于分离/纯化和培养高度多能性人类iPSC。数据不仅显示了核壳结构的关键作用,而且还显示了将 HA 包含在纳升大小的核心中用于分离和培养人类 iPSC 的关键作用。发现人类 iPSC 的常规 3D 悬浮培养与单个簇/球体的融合有关,这保持了 2D 培养的人类 iPSC 之间的异质性。相比之下,在富含 HA 的微胶囊核心的微型 3D 微环境中,细胞的仿生微囊化和“仅增殖”生长从异质 2D 培养的人类 iPSC 簇中分离并扩展了高质量的人类 iPSC。因此,微囊化的人类iPSC簇可以在约4天的微型化培养中增殖成微囊内的“ICM 样”球体,这与 2-16 个细胞阶段卵裂球簇生长成 ICM 的时间相似(3 –5 天)自然存在于人类的女性生殖系统中。此外,与来自传统 3D 悬浮培养的人 iPSC 相比,在早期胚胎样微囊内培养的人类 iPSC 具有显着更高的多能性标记表达和 3D 心脏分化为跳动心肌细胞的能力。总的来说,人类 iPSC 仿生 3D 微囊化培养能够从 2D 培养的典型异质人类 iPSC 群体中分离出高度多能性的人类 iPSC,这对于获得高质量的人类 iPSC 以促进基于人类 iPSC 的个性化成功是非常宝贵的。疾病建模和再生医学。
参考文献:
doi.org/10.1002/smll.202102219
版权声明:「高分子材料科学」旨在分享学习交流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学等领域的研究进展。编辑水平有限,上述仅代表个人观点。投稿,荐稿或合作请后台联系编辑。感谢各位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