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材生为啥挤破头想进中烟?
继进茅台酒厂当酒糟的翻铲工人之后,名牌大学的高材生,似乎又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去处。
让这些985/211大学毕业生,挤破头都想要去的公司,不是腾讯、阿里、华为那样,加上绩效一年最多能拿18个月工资的“互联网大厂”,而是中国烟草公司。
这些“学富五车”的天之骄子,应聘的也不是中烟公司的管理、技术岗位,大部分是一线工厂车间机器操作员。每天的工作就是开/关机器、“制丝”、“卷包”。
到底是多么好的待遇,能够让包括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郑州大学在内,反正就是那种当年很多人高考都没考上的大学毕业生,对该工作岗位趋之若鹜。
茅台酒厂当酒糟的翻铲工人,某个街道办的办事员,卷烟厂的一线操作工人,甚至是某东北扫大街的保洁员,都吸引了大量的本科生前去应聘。
这些体制内或者是“准体制内”的工作,到底有何魔咒,能够让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上名牌大学,花费4年时间研读金融学、会计学、软件工程学等专业知识的大学生,去应聘初中生就能搞定的工作,去当毫无技术含量的普通工人呢。
本科以上学历是敲门砖
这年头,真的到了“本科生多如狗,研究生遍地走”(自嘲,无贬义)的地步了么?
从网上的一份河南中烟的招录公示来看,没有个研究生学历,还真不好意思去混车间。
2021年,河南中烟公司拟录用人员为150人,招聘的最低学历需求为学信网可查的本科生,其中专业管理岗位、技术研发岗位、市场营销岗位14人。
应聘上的员工,学历大部分是硕士研究生。甚至不少人是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悉尼大学这些国外高校,妥妥的海归型人才,花在教育上的费用绝对不低于百万人民币。
其余135人则为“一线生产操作岗位”,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卷烟丝”工人。但即便是简单的“卷烟丝”工作,也不是谁都可以应聘上的。
这135人中,又有41人的学历为硕士研究生,占比高达30.37%。换句话说,卷烟厂流水线的操作员中,每3个人就有一个是硕士学历,其它的卷烟厂情况类似。
江苏中烟、湖北中烟、云南中烟、重庆中烟等烟草企业,本科学历均为基本招聘要求。不少网友甚至因此感慨:“都怪我当初读书不努力!”
相关统计显示,烟草公司的100个招聘岗位,大致能收到3000份求职简历,大部分是985/211大学的高材生,并且还要经过层层笔试和面试的筛选,求职的竞争压力堪比考公务员。
即便如此,仍然有人挤破头也想要进烟草公司,甚至有烟草公司22个生产操作的岗位名额中,招了18个研究生和4个本科生,研究生率为81%。
腾讯、阿里、华为等互联网大厂,可是出了名的高薪资、高福利,卷烟厂难道比互联网大厂还香,到底香在哪里呢?
基本可以总结为:钱多事少离家近,不加班!不加班!不加班!
“傲视群雄”的薪资
根据时代周报的报道,一位三线城市卷烟厂的员工透露:“新人,税前年薪约15万元,食堂每日提供2餐的饭食,租房住宿有补助。”
换句话说,中烟每天约6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就能拿到1.25万元的工资。这即便是在高消费的一线城市也不算低,要是换算成小时工资,同样能碾压不少的“程序猿”。
加上三线城市房租并不贵,包吃2餐省去了大笔的日常支出。这15万的年薪,几乎能够碾压三线城市95%以上人的月收入,着实让人酸了。
根据财政部公布的信息显示,中国烟草2019年在岗职工人数为51.6万人,年平均工资为18.67万元。而同期北上广深城镇私营企业,平均年薪不过才6~8万。
这只是中烟员工摆在明面上的收入,如果算上标配的六险一金、年终奖,节假日奖金,应届生2年的住房补贴等“员工福利”,可以说收入已经在同龄人中“傲视群雄”了。
每天上班时间约6个小时,日常操作就是开机器、关机器、检查机器是否正常运转。机器坏了还会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来维修,如此简单轻松的工作,收入却能比肩白领。
中烟有多赚钱
也难怪有人说,即便是烟草公司流水线上员工的待遇,也比公务员还好。
有的人在职场辛苦打拼,有的人每天只睡5个小时艰苦创业,但也有人“躺着”就轻松地把钱赚了。你以为那些高材生进卷烟厂,是“脑子转不过弯”,他却笑你看不穿!
卷烟厂之所以能够如此“大方”地给员工高薪水,自然与企业的赚钱能力有关。世界上最赚钱的企业并不是石油企业,而是烟草企业,连沙特阿美在中国烟草面前,都是个“弟弟”。
以2020年为例,根据烟草专卖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烟草行业实现工商纳税总额为12056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上缴财政总额为11770亿元,同比增长17.7%。
中国烟草的税收,占到了全国财政收入的6.18%,税利总额和上缴财政总额,双双创下了历史最高水平,为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对比同时期的A股企业,中国烟草的利润,大致相当于3个“宇宙银行”,12.5个中国平安,25.8个贵州茅台,29个万科A,36.4个中国石化的利润。
躺赢的人生
985/211的本科生、研究生挤破头想要进烟草公司,有网友质疑这是人才资源的浪费。但也有网友说这是个人的选择,“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不应对此论短长。
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因为疫情影响的原因,市场经济中的中产阶级,收入更加的不稳定,甚至在相对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在增加。
体制内或“准体制内”的中产阶级,因为收入看得见的稳定,养老保障也更加可靠,中产阶级人数在稳定增多。
所以大量的年轻人选择了“看得见的未来”,摒弃了更多不确定性的民营企业,年轻人趋之若鹜地考公务员、进国有企业,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换个角度说,在90年代民营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不少体制内的人选择了辞职“下海经商”,现在的年轻人却蜂拥想进入体制内,这是否标志着民营经济的不景气呢?
又或者说,挤破头进卷烟厂的年轻人,选择了一眼看得见的未来,easy的人生模式。虽不可能一夜暴富,但过上小康生活绰绰有余,这算不算是另一种形式的“躺平”?
结语:方向大于努力
在经济地位上,民营经济是对国有经济的重要补充,提供了80%以上城镇就业岗位,贡献了超过50%的税收,但民营企业似乎不再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同时,选择了民营企业上班的年轻人,人生模式相对hard,在职场上付出的努力加倍,但回报却可能减半。选择创业又成本高、风险高,甚至在婚恋市场上也存在劣势。
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那结果就是人人都会努力考研,然后找个舒适的工作“躺赢”。而这种趋势已经明显化,本科毕业后选择考研的比例在逐年上升。
创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往后只能交给“傻子”去做。体制内的大树底下好乘凉,管他体制外如何风云变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