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中,贾雨村的出场是非常有限的。除了前四回的正面描写,自第四回到第八十回,凡写到贾雨村,作者便多是用侧面的方式来描写了,譬如通过某些人的谈话或者活动间接提及到此人,而在这些细节中,贾雨村越来越不堪起来。
如早期贾宝玉对他的厌恶,某次贾宝玉和史湘云、花袭人在怡红院,来人报“兴隆街的大爷来了,老爷叫二爷出去会”,贾宝玉一听,登时索然无味,出言嘲讽起来,甚至骂其“国贼禄鬼”。
贾雨村“次次来都要”见贾宝玉,当然不是觉得贾宝玉有多值得交往,原本他俩就是两条道上的人,只是因为贾宝玉是荣国府最受宠的凤凰,贾政的心肝宝贝,奉承贾宝玉,比当年奉承贾政效果要好得多,重要还不显得刻意和恶心。
而为了攀附贾家,贾雨村可不仅是走贾政这边的门,贾赦也是他的谄媚对象。
一心一意专注和小老婆喝酒的贾赦,某日突然瞧中了石呆子的古扇,您甭管石呆子是谁,横竖是个无权无势的呆子。贾赦出多少钱他都不肯卖,最后贾雨村出马,给他编造一个罪名,从此吃上了公家饭。那些古扇最后用充公的名义,送到了贾赦的手里。
这件事中,贾琏因为办事不力,被贾赦打到生活不能自理,平儿哼哧哼哧跑来跟薛宝钗借药时,气得直骂贾雨村“饿不死的狗杂种,认识不到十年,生出多少事来……”平儿姑娘从不轻易骂人,贾雨村先生需要感到荣幸。
到了第七十二回,贾琏和林之孝在讨论贾雨村“降了”的事,贾琏对此一点不意外,直言“他那官儿未必保得长……”
贾琏绝对不是给贾雨村唱衰,按前八十回给出的线索,贾雨村后来真的“因嫌弃纱帽小,致使枷锁扛”了。
这就是贾雨村的大致生平,一个功利主义、奸滑且狠毒的坏官。
需要说的是,在作者的正面描写中,贾雨村还是虚伪且忘恩负义的。这就主要体现在他和甄士隐的交往之中。
贾雨村和甄士隐,是书中最早出场的凡人。在第一回,身无分文的贾雨村淹蹇于破庙之中,他的隔壁就住着地方望族甄士隐。
小有钱财的甄士隐,生性恬淡,一生只爱观花修竹,饮酒吟诗,不慕名利,礼贤下士。所以谈吐雅致、才华过人的书生贾雨村很快为他所欣赏,两人往来甚密。密到什么程度呢?某次甄士隐刚接贾雨村进屋说话,有人来报有客求见,甄士隐就丢下贾雨村先出去接待客人去了,留下贾雨村自己在他的书房随意翻些书籍解闷。
两人熟络多时,但落魄困窘的贾雨村一直没有跟有钱的好哥们甄士隐求资助,他是清高吗?才不是,他只是没等到一个天时地利人和而已。
这一年的中秋节,他等到了。
这一夜甄士隐设下酒席,邀来贾雨村赏月饮酒,飞觥献斝之间,随着月亮升起,两人也都有了七八分醉意。讲真,这时候是最适合说真心话的时候了,因为对方在意了,你就达到了目的,对方当做耳旁风,两人都可以党最酒后胡言乱语,都不尴尬。
贾雨村当然不会直截了当跟甄士隐说“老哥施舍我点钱呗”,人家读书人就是读书人,他得让甄士隐自己提出来要送他银子,怎么做?先抛出话题。
贾雨村做了一首诗,借诗明志,豪情万丈,自信满满。搞得旁边的甄士隐听后仿佛面前就站着一位未来的政治明星,不由得鼓掌叫好,说我早观老哥你气象不凡,不是久困之人,这诗就是你很快飞黄腾达的征兆了。
贾雨村一听就叹气,丝毫没有不好意思地说:“不是小弟我吹牛,按现在考试的套路,我要去了绝对可以钓个官做,可惜俺没钱进京”
得,甄士隐本来就是慷慨之人,一直以来他都想资助这位穷酸书生,但对方又总是搞得很清高的样子,白眉赤脸给钱怕伤了人家自尊,现在话说到这份上,正好双手奉上了。
就这样,甄士隐拿出了50两白银和两套冬衣送了贾雨村。那个时候50两是啥概念呢?刘姥姥一家五口一年花销才20两,这足够刘姥姥一家用两年半。
甄士隐出手非常大方,可贾雨村的表现却很平淡,“不过略谢一语”,就继续吃酒说笑了。
次日,甄士隐睡到日晒三竿起来,当他要找贾雨村时,已不见人影,庙里的和尚转告:
“贾爷今日五鼓已进京去了,也曾留下话与老爷说,‘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不及面辞了。’”
按普通人的理解,收到资助后不辞而别,是非常失礼的行为,作为一位书生,贾雨村一向懂礼,可这一次怎么就这样了呢?
其实说到底,是贾雨村的谦谦有礼和爽快豪放,完全是装出来罢了。而这一次失礼,才是真实的贾雨村干出来的事儿。
一,贾雨村的虚伪和狡诈
甄士隐命人拿出银子和冬衣后,面对如此巨资,穷酸多时的贾雨村竟然没有半点动容,而是非常平淡地说了句感谢,在一般人看来,这是一位书生必有的清高和恬淡,这会更令甄士隐欣赏。
可甄士隐不知道,彼时的贾雨村不知调动多少力气按耐住他内心的狂喜。
他对名利异常地热衷,早在之前,甄家的丫头娇杏不过回头看了他两眼,他便自作多情认为人家是“慧眼识英雄”
其实真相是娇杏不过是往常听主人提到这位穷酸书生而产生一点好奇而已,而刚吟完“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的他正处在非常期待他人赏识自己的状态,所以看到娇杏回头看了他一眼,就想到这头上去了。
这件小事说明了什么呢?贾雨村对功名的渴求已经深深渗入他的行为之中。
正因此,拿到50两银子后的贾雨村,内心已经在心急火燎。我们看看。这场酒席是吃到三更才散。“那天已交了三更,二人方散”。
可一回到破庙,贾雨村便行云流水般打包好行李,五更就走人了,也就是说,刚才还喝得“八九分醉”的他,连歇都没歇就远行去了。
牛人吧?三更时还从容不迫,五更就迫在眉睫了。这种巨大的反差说明了什么?贾雨村非常的虚伪,非常的狡诈。
二,贾雨村的忘恩负义
贾雨村的狂妄之诗,并非真的“七八分酒意”下催使的,如果真喝成那样,他必须得像甄士隐一样睡到次日的日晒三竿。所以他是骗了甄士隐。可相对于后来的忘恩负义,这些根本不值一提。
甄士隐为人真的仗义贴心,醒来后他想起京中有些好友,遂特别写了两封荐书让其带到京都,届时可以落脚,谁知贾雨村早走了。
毫无征兆,没有告别,就走了。
这种行为,真的就是一白眼狼,不懂感恩,毫无情义,这就为将来他的忘恩负作了注脚。
贾雨村做了应天府尹后,接到薛蟠杀人案,在知道被拐的女孩就是当年资助他的恩人甄士隐之女后,竟然没有要救她出虎狼之地的想法,而是安慰自己人各有命,跟知情的门子发表了一通“孽障遭遇,并非偶然”的谬论。
他是权衡利弊过的,薛蟠是四大家族之人,他是靠贾家才得以起复做官,日后还需要仰仗四大家族平步青云,他怎么可能为了回报当年50两银子的恩情而让自己的仕途受阻呢?别说是不救香菱,就算让他牺牲香菱的性命,他也能做到毫不犹豫的。
这就是忘恩负义的贾雨村,而这种忘恩负义,在当年的不辞而别,就已经埋伏下了。
一直以来,因为脂砚斋的批语,许多人真以为早期的贾雨村是“英雄”,是“爽快之人”,真真是被误导了,在作者笔下的一些细节里,贾雨村自始至终就是一个奸诈狡猾、虚荣势利之人,如果按他名字谐音“假语存”理解,这人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假面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