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古拉山无人区是个夏季牧场,因此,说是无人区,实际上还是有人在里面活动过的。
我们在无人区里测绘时,也曾经遇到过藏族牧民流动牧场的宿营地。一般这种流动牧场的宿营地,最重要的标志就是牛粪堆。
牛粪是唐古拉山牧民最常用的燃料。牛吃的是草,牛粪干了以后就是一块块草粑粑。把干牛粪堆在一起,上面加上铁架子,就可以烧东西吃了。我们每到一个新的地方住宿,首先就要搭帐篷,拣牛粪。帐篷好搭,牛粪却不是每次都好拣的。往往为了拣牛粪,要跑出去很远很远。唐古拉山无人区里没有树,见不到牛粪,吃饭就成了问题了。因此,每当遇到藏民的流动牧场宿营地,我们都很高兴。
游牧的牧民们也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比如,这个牛粪堆,后来的人可以用,但用了以后,你要拣来新的牛粪把它补上。这样,下次再有人来,就继续有干牛粪可以用。
在这种流动宿营地的火塘灰中,经常埋着一些藏族牧民的生活用品,我们就看到过大铜锅、酥油桶之类的用品。这些用品,你也可以用。用过后,洗干净,埋在原处就行了。从这些流动宿营地,我们可以感受到藏族牧民们的真诚和好客。
唐古拉山沱沱河沿岸起起伏伏的山梁、山包很多。远看就是很普通的山包包,有的山包包却是空的。那些山洞,为无人区的野兽和猛禽提供了庇护之所,也隐藏了一些人类历史的秘密。
有一次,我背着测绘仪翻山梁。测绘仪是很娇贵的东西,尽管有防护罩,还是怕磕碰。因此,背着测绘仪的人,不能骑马,只能步行。翻过一道山梁,眼前竟出现了一块世外桃源般的仙境。仙境里没有树,但那不知名的连片的花草,以及仙境中静谧的环境,无不给人一种幻觉。仙境的四周都是山体,唯有中间一块相对封闭的草地。从我们来路这面算是缓坡,其余三面都是陡壁。陡壁上兀立着成群的秃鹫,还能听见嗷嗷待哺的小秃鹫的叫声。
我想穿过草地到对面的峭壁下去寻找出路,走到三分之二时,发现前面有“羊群”,再细致看又不是羊群,而且这些“羊”很奇怪的一动都不动。为了安全,我马上把测绘仪用草遮盖好。自己提着枪先匍匐前进摸上去看个究竟。摸到约200米的地方,我看见“羊群”中有一只箱子。这下,就更紧张了。无人区里一般是不会碰见人的,因此,见到箱子,又看不见人的情况下,难免蹊跷。我当时是一个人,心里想着怎么保护好测绘仪。那些“羊群”,我也看清楚了,是一包包捆扎在一起的东西。离那些东西和箱子约百米左右,是峭壁,但峭壁下有几个洞,洞里一点动静也没有。我也不敢冒失,就静静地监视着,等待后面部队的人上来。
其他人因为有马骑,就负责收拾东西,我背仪器,步行,因此先行。
好不容易等到大部队来了,远远也发现了情况,马上停止前进,派人摸上来和我联系。我把情况大概说了一下,把我们的人分成三部分,一部分跟我准备突击,另一部分分成二个组,形成钳形包围,负责掩护和防止意外情况,还有二个人负责看护仪器和东西。我们当时的测绘小组是由我们青海省军区独立营的半个班和福州127部队测绘大队的一个组组成的,论打仗,只能看我们玩。安排好以后,我带着一个藏族民工和二个战士先摸上去,让藏族民工用藏语喊了好几遍话,几个洞里都没有反应。于是,我就连滚带爬地摸到洞口,咋呼了几句,还向洞里扔了几块石头,扬言是扔的手榴弹,结果还是没有动静。藏族民工胆子更大,钻进洞里看了一圈,确定没人,一场惊虚算是结束了。
那些捆着的东西,是一捆捆羊皮大衣,箱子里有一件呢子的袈裟,有一个碗底很厚的小银碗。几个洞里都堆着成包的盐巴,都是用牦牛毛编织的口袋装着,一包像如今5公斤米那么大,有200包左右。盐巴,在藏族地区自古是比较珍贵的东西,历史上,曾经用盐把当钱币用过。这么多盐巴堆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肯定是有故事的,只是我们没有时间去探究了。洞里洞外的东西,我们都通知测绘大队,专门派人去清理了。很多天后,一个随组的藏族民工拿了一张很漂亮的红狐皮,没事就搓揉,那是他们的硝皮方式。我问他哪里搞的,他才告诉我,有一个洞里有好多漂亮的野兽皮。
说是无人区,里面的人迹还真不少。我相信,在唐古拉山无人区里,至今都还有这种不为人知的秘密。
冯京三先生
【作者简介】冯京三,男,汉族,1952年出生。
1968年到江苏溧阳农村插队。
1969年到青藏高原当兵。
1973年复员回南京工厂当工人。文学青年。
1978年进入南京电影制片厂成为电影工作者。
1987年在江苏省省级机关干部管理大学中文大专毕业。
1988年获得影视照明中级职称。
1992年代获得电工技师职称。
2012年退休。
1988年,开始收藏中国古钱币,进入收藏界。主要收藏中国古钱币,粮食票证,老墨,中国瓷器等。现在是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古钱高级鉴定师。
1991年,从马路边开始学跳老百姓自娱舞蹈,进入舞蹈界。首先提出创建中国原创现代交谊舞理论,首创《南京小拉舞》,中国第一个原创现代交谊舞舞种,于2000年申报了著作权,填补了中国舞蹈文化发展史上没有自己的现代交谊舞的空白,打破了世界现代交谊舞舞台上,西方舞蹈独霸天下的局面。
2015年,出版了《舞蹈艺术的定义》著作,填补了世界舞蹈文化发展史上舞蹈基础科学理论上的一项空白。
2002年,获得首届全国交谊舞大赛冠军。
2005年,获得南京小拉舞舞王称号。
2006年,成为江苏省舞蹈家协会会员,专业舞蹈家。
2008年,获得世界体育舞蹈(中国)锦标赛冠军。
年轻时就开始做“文学梦”,至今未醒。闲时笔耕不断,虽不成果,但初心不改。学《愚公移山》,总有感动上天之时。
责任编辑:孙克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