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北齐贺拔昌墓
选自《文物》2003年03期,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贺拔昌墓位于太原市西南万柏林区义井村,太原市变压器厂西4号宿舍楼东南角,东南距晋阳古城遗址约15公里。这一带以往北朝墓葬多有发现,如著名的北齐张肃(俗)墓、娄睿墓叫贺娄悦墓"韩祖念墓⑶、隋斛律彻墓俱虞弘墓E等。贺拔昌墓1999年6至7月发掘,工作历时27天。
一 发掘经过
1999年5月,太原市和平南路道路改造施工中发现砖砌古墓一座,我所闻讯后前往施工现场调查。发现墓葬位于公路西侧的下水管道施工区内,墓顶已被破坏,露出了直径约1.6米的墓口:这一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墓室中灌满积水,从墓砖和钻探资料分析,这可能是一座北朝古墓。
因施工场地的限制,墓道及甬道以南部分没有钻探和发掘,墓葬东南部有一盗洞,在墓室南部发现陶俑,墓室西南部发现墓志。经初步研究,断定其为北齐贺拔昌墓。
二 墓葬形制
贺拔昌墓坐北朝南,方向192度,由墓道、甬道、墓室组成。墓道情况不明,墓道北为甬道,甬道为砖砌券顶,砌法为三顺一丁,长2.7、宽1.8米。甬道南端有两层封门砖,封门砖七层一顺一丁。
墓室平面为弧边方形,东西、南北最大长度均为4.8米。铺地砖为错缝平砌。墓壁微弧,砌法为三顺一丁,共6层。墓顶穹隆式,为顺砖错缝堆砌,在穹隆顶内侧西壁,墓砖一部分有砍斫修理痕迹,可能是工人在建设墓室过程中,发现墓壁凸出,进行了修理。在墓室东南部距墓底约2.4米处有一长60、宽30厘米的盗洞。在墓室外部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角,分别用砖贴墓壁堆砌方形砖柱,以加固墓室。墓室残高5.54、距现存地表高6.30米。墓砖饰粗绳纹,墓砖尺寸为0.35 x 0.17 x 0.06米。
墓室西部发现零碎朽木和人骨,由于盗扰和水蚀,葬具葬式不明。随葬器物主要出土于墓室东南部(图一、二)。
三 随葬器物
由于墓葬曾经盗扰,且长期水泡浸蚀,随葬器物损毁较为严重,经整理修复的器物44件。计有陶俑、陶牲、庖厨明器、金环、铜环、墓志等。
1.陶俑
陶俑较完整的计18件。均为灰陶模制,一些动物俑的受力部分如马腿、骆驼腿等以铁丝作筋骨。陶俑通体先施白粉,然后绘饰红、黄、黑等色。以形象区分,有武士俑、甲骑具装俑、仪仗俑、背盾俑、三棱风帽俑、女官俑、女侍俑、杂技俑等。分别介绍如下。
按盾武士俑2件。标本T99HQH9,高32.5厘米。头戴红色兜鑒,中脊起棱,前有冲角,兜鑒前部及两边饰圆珠,两侧有红色护耳。脖戴红色护带,外披明光铠,胸背各有两长圆形护,肩.披红色护膊。腰系红带,腰带前部呈窄圆形,后腰呈扁宽形,腰下饰红色绥带。白裤,圆头黑靴。右手上曲于肩部,手作持物状,掌心有孔.闩掌心向下至胳膊肘部有一串怖(或为手持物之下都匚肘下有电结状饰物“左手微曲按在金化狮子盾上(图三:二八:1);
标木T99HQH10,高33.5厘米。身着与标本「99HQH9相类一所不同者有:兜鑒未饰圆珠;腰带前后一致.均作扁宽形;左右胳膊均有花站佈;I听按金花狮子盾.了面类于人面(图四、二八:2)
甲骑具装俑1件-,标右T99HQH4,通高27.5.马高23.7.长23.3匣米.骑手头戴圆形风帽.颈围护冷.身等窄袖襦、肩着齐肘红色甲,披红色两衬卩卩,腰系带一红牌,外着红甲。左腰斜系氏剑,剣K 11.8厘米,长剑下方又有一与长剑平行的美反剑物.长10.8®米,右腰斜挎箭囊武士左手执轡、右手下垂作执物状,掌心有孔,脚睬T'阻,W披红色鱼鳞甲,辔、勒、鞍、希俱全I图五・二0:I):
骑鸟执物俑3件。标本T99HQH3-3,通高26.5厘米。马高23.8.长24.5厘米。骑手头戴圆形风帽,颈围护带,身着红色窄柚短襦,裤色不明,脚蹬马镜。俑左手作执辔状,右手执物草物已朽,掌心有孔。马备辔、鞍儘,鞍饰红彩,马尾扎花结(图六、三0:4)。
击鼓骑俑2件。标本T99HQH2-1,通高26.5厘米,马高22.3、长23.5厘米。骑手头戴圆形风帽,系花结;身着红色窄袖襦,红裤,腰左侧系扁圆鼓,两手上曲,持物作击鼓状。物已朽,掌心有孔,马备鞍、勒、镣,鞍饰红彩,尾打花结(图七、三0:2)。
标本T99HQH2-2与标本T99HQH2-1相类,惟人物脸形丰满圆润,憨态可掬。
鼓吹骑俑1件。标本T99HQH1,通高25、长22.5厘米,马高23.5厘米:此俑长耳圆胖脸,体短而肥硕,陶俑头前部之发似被剃去一部分,余发作扇形笼于背部叫,长发分十三辫,中间一辫较细且无装饰,其余十二辫左右两边各六辫,并有不规则状小月牙饰,似代表每辫的辫结,发辫至下部以绳系结后分为五小辫垂于腰带处c穿红色窄袖襦、红裤、红鞋。右手作执辔状,左手微握I二举至嘴部作吹奏状,手心有孔。马备有鞍、辔、镜马鞍作红色,马尾残(图八、、三0:3)。
背盾俑1件。标本T99HQH22,高21.5厘米。头戴红色兜鳖,中脊起棱,前有冲角,穿窄袖襦,前胸着明光甲、肩披甲、腰系带白裤、黑鞋,左肩斜背长盾,左手上曲,手按腰带,右手上举作持物状,手心有孔(图九.一0、二九:1)。
三棱风帽俑2件。标本T99HQH17-1.高22.5厘米。戴黑色三棱风帽,穿红色襦、腰系带,白裤,黑鞋,右手微曲下垂,左手上曲置于右胸前、手微握作持物状,手心有孔(图一二、二九:2)。
女侍俑2件。1件残。标本T99HQH18,高22厘米。梳双髻,着宽袖交领襦,腰系带,腰带下有一带形珠饰,红裤,圆头鞋。左手微曲下垂,右手置于腰部作持物状,手心有孔(图一三、二九:3)o
笼冠俑2件。残。标本T99HQH20,残高12厘米。戴笼冠,窄袖衣,衣袖口外折,左手上曲作持物状(图一四、二九:4)o
杂技俑1件。残。标本T99HQH21,高16.5厘米。头戴三棱帽,发卷曲,浓眉高鼻,红色窄袖紧身衣,衣袖口外折、衣自下部分裆,两侧加长,腰勒细绳,脚蹬长靴。右手上曲作持物状,手心有孔(图一六、二九:5)。
文吏俑⑵1件。上部残。标本T99HQH19.着红色宽袖襦,腰系带,白裤黑鞋,右手按于腰带处,左手微曲作持物状,手心有孔(图一五)。
2.陶牲计8件。有马、骆驼、猪、狗、羊、鸡等。
袱马1件。残。标本T99HQH8,长27.5、高30厘米。红色,备有鞍、辔、憤,鞍上罩红袱(图一七、三一:1)
驮马1件。尾残。标本T99HQH9,高17.5、长21.6厘米。鞍上负红色垂囊,鞍后负一头捆住四足的羊(图一八、三一:3)o
骆驼1件。残。标本T99HQH7,长29.5、残高23.4厘米。立状,背负红色垂橐及帐构,左右两橐前侧各有丝物、瓶、壶等饰物(图一九)
陶猪标本T99HQH5,侧卧,有四小猪正在吮奶,长17、高3厘米。
陶狗1件。标本T99HQH14,卧状,面目狰狞,长13、高8.2厘米。
陶羊1件。标本T99HQH12,卧状,头部及背部有部分布纹,长14.2、高9.1厘米。
陶鸡1件。标本T99HQH11,长10.3、高7.8厘米(图二一)。
3.庖厨类家居生活陶制明器8件。有井、磨、碓、罐等。
陶井1件。标本T99HQH26,方形,下有底,有井栏,长9、宽9、高4.4厘米,红色(图二二)。
陶磨1件。标本T99HQH29,圆形,下无底,通高13厘米。底座高7.6、直径13厘米;磨直径10.6、下磨盘高1.6厘米;上磨盘面微鼓,高3.8厘米;磨盘中有一圆形投料口,直径2.8厘米(图二三)。
陶碓1件。标本T99HQH23,残长16.5、高4.5厘米(图二四)。
陶厕1件。标本T99HQH24,近方形,长11.5、宽10、高10厘米(图二六)。
细颈瓶1件。标本T99HQH28,□径残,高23.4、最大腹径15.2厘米,小口平唇,唇径9厘米,细高径,鼓腹,小平底,底径8厘米(图三二:1)
陶瓶1件。标本丁991101{25,高15.5、直径10.5厘米。小口、圆唇、矮短颈、圆平肩,腹中部微凹,大平底(图三二:3)。
陶罐1件。标本T99HQH31,侈口卷唇,鼓腹,平底,肩部有两道弦纹。高35、口径18.8厘米,最大腹径33.1厘米,底径15.4厘米(图三二:2)。
陶盆1件。标本T99HQH30,高13.7厘米,最大直径36.2厘米,敞口、直沿、斜腹、小平底,盆内壁从盆底起至口沿饰十二周回形纹(图三二:4)。
陶钟形器1件。标本T99HQH27.高4.5厘米,下大上小,下底直径3.7、上部直径2.4厘米,顶上有一小圆珠,器物上有五周弦纹,弦纹之间为粗线状纹饰,器底部中间有一铁丝段,似插在其他物件之上(图二五)。
4.金属器
金环1枚。标本T99HQH33,重6.3克,内径2.1、外径2.3厘米。
铜饰件2件。器形相同。标本T99HQH32,内径1.2、外径1.8厘米。环形外径边缘有高0.3厘米的圆柱凸出,似以铜片切割打磨而成,或为一件器物的构件。
5.墓志一合。标本T99HQH34,砂石质,长宽各58厘米,志盖素面盈顶,志面周边有宽1.5、深0.5厘米的凸沿,在墓志盖的背面边缘,也有一周宽1.5、深0.15厘米的凸沿。因水蚀严重,志盖面文字大部不清,文字为阴刻篆书,6行,行5字,可辨者为:“齐故使持节骡骑大将军……君墓志”。墓志长宽各58厘米,方格界面。志文22行,行22字,计473字(图二七)。
四 结语
贺拔昌,史书未见记载。据墓志,其为朔州都无人,北齐并州刺史安定王贺拔仁之子皿,一生历任安东将军、亲信大都督、渭州刺史、征北将军、廓州刺史、骤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右厢都督、太子右卫将军、右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等职。侯景之乱时,他曾“奉敕行师,身先覆寇,旌旗所向,无往不利”。死于天保四年(553年),年四十二,死于其父贺拔仁之前。
在太原地区目前发现的十余座北齐墓中,贺拔昌墓时代最早,和其后的同类别太原北齐墓相比,它有一些特点值得注意:(1)随葬陶俑质地为灰陶,这种灰陶俑只有北齐天保十年的张肃俗墓相类,其后的随葬陶俑质地均为红陶。(2)随葬陶俑类别较多,但各类数量较少吃(3)墓葬中不见黄釉陶瓷器。(4)墓葬内壁为裸砖,没有白灰皮。
贺拔昌墓出土的辫发鼓吹俑、小口直腹罐、小铜环等,未见资料发表。特别是辫发鼓吹俑,造型独特,为研究这一时期乌丸、鲜卑等民族的服饰、习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弥足珍贵。
参加发掘:常一民 赵恒富
执 笔:常一民
绘图、摄影:畅红霞 李建生
附录:贺拔昌墓志录文
君讳昌字右引朔州都无人也太尉公之嫡孙并州使君」安定王之世子远胄摇光绵系星质世籍瑰琦抽峰挂月」君幼禀冲机长弥清粹太昌之初释褐除安东将军亲信[大]都督捍殊县开国子食邑二百户所在清高新风远布」[兴和]年中以君体局贞和干用强济除使持节都督渭州[诸军J事渭州刺史至武定年中又除使持节都督廓州诸[军事]征北将军廓州刺史所临未几颂声盈路值乱贼侯」□□扈江左君奉敕行师身先履寇旌旗所向无往不」□□除骡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右厢都督太子右卫口口」西口县开国公增邑三百户通前一千一百户天保元年授口」右卫将军开府仪同二司别封南兖州谯郡蒙县开国子」邑四百户君夙诞龙萌方宰台司殃风流滥不甄有德」春秋忧有二奄从灵算天慈顾愍追赠都督沧瀛二州诸」军事瀛州刺史漏影暂移历数新启大齐天保四年岁次」癸酉二月廿七FI庚申叟于晋阳城北廿五里地势西高」名山之下凭石埃颜寄情铭意其词曰天庭秀哲玉质金茎兰生七穆神协八英钻冰抽干仰拂」曜灵累花缀萼器业唯清含真内莹碧彩重繁奇峰峦口」卓绝南轩高山仰止道迈丘园朝阳集凤莅岳名蕃殃风」流滥不在我先飘风近发宁当此年笔研长辞冠盖永迁」诗书卷帙鸣琴甭弦玄精西腌朗月沦踪二良殒往连璧」失双幽堂断径悲感秋口灵间一闭朱火无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