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霞中的泉州开元寺东西塔及周边古城保护核心区域。
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摄
7月25日,随着主持人落槌定音,“泉州:宋元中国的海洋商贸中心”项目通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自此,中国的世界遗产大家庭成员增至56个。这些中国的世界遗产普遍以文物、建筑群、遗址等命名体现文化属性,只有“泉州:宋元中国的海洋商贸中心”以城市命名并直接体现经济属性。
这是一场跨越了整整20个年头的接力跑。2001年11月,福建省正式启动泉州项目申遗工作。中间的申遗历程路漫漫、一波三折,让所有关心、参与泉州项目申遗的人们品尝了期盼、焦虑、失落、振奋等百般滋味,惟凭上下一心、锚定目标、坚韧执着前行。
泉州人一直有较强烈的历史文化自豪感。1982年,泉州成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是泉州项目系列遗产至今仍得以较系统完整保护的重要有利条件。
应当记起和感谢,20世纪20年代,厦门大学著名专家学者顾颉刚、张星烺、陈万里和哲学教授艾克等到泉州访古,开启了研究泉州的序幕;20世纪30年代起,泉州人吴文良不遗余力抢救、收藏、捐赠宗教石刻,并耗尽心血撰写出版《泉州宗教石刻》,为研究泉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74年夏,一艘木帆古沉船在泉州湾后渚港被发掘出来,引发考古界轰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不少学者的专著书籍印行,将泉州研究带入新的阶段……正是许多人的心血结晶,为今天泉州项目成为世界遗产种下了因缘。
应当欢喜和庆幸,泉州项目申遗的过程,也是泉州这座城市全面觉醒、全面深入发掘自身独特价值的过程。泉州项目围绕申遗开展的国际化、专业化研究,极大地超越了就地方文史论地方文史、就海外交通史研究海外交通史的层面。特别是综合系列遗产进行研究阐述,整体反映宋元时期的泉州,基于旺盛繁荣的海洋商贸活动,形成了“高度发达的区域一体化空间—经济—社会系统”,发挥了亚洲海洋东端的经济与文化引擎的作用,代表了中华海洋文明参与构建大航海时代前“首个世界体系”的辉煌成就。
泉州作为宋元中国海洋商贸中心的史实逻辑揭示,不同国家和区域之间互通有无的商品贸易,是促进人们交流交往的最直接、最强大的动力;经济活动是文化创造的基础前提,商贸往来是文化传播最便捷通畅的途径,文化力量从来离不开经济力量的支撑……相对于海洋和平精神和文明交流互鉴图景,这些观念启示更加朴素直观、恒久深远。
当下泉州,年经济总量过万亿元,拥有九大千亿产业集群,今年上半年外贸进出口1248.1亿元、同比增长55.3%,正在全力打造全球新制造重要基地。
“申遗不是目的,保护才是根本”,但保护的前提是对遗产内涵价值更深入的把握,保护的目的是对遗产价值意义更全面的弘扬。在泉州项目申遗成功第二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泉州市委主要领导表示,泉州将继续与国际组织及国际知名遗产专家团队、国内知名的文化遗产机构加强对话与合作,依托8个文化遗产专业机构,进一步挖掘好、梳理好遗产的历史价值和文明记忆,真正把泉州的世界遗产瑰宝原真保护好、活态传承好、有效利用好。
旅游是人们的精神之旅和文化之旅,发展旅游就要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泉州作为新晋世界遗产地,深化文旅融合发展优势独特、大有可为,打响泉州古城品牌、传播刺桐和平精神,令人充满遐想和期待。我们相信,申遗成功后,泉州这座曾经拥有繁华盛景、如今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有更多的心意、更大的愿景拥抱未来。
回望宋元中国,祈愿从兹风起泉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