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刘秀在昆阳之战打败新莽军队,打出了自己的名声。但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刘秀的兄长和更始帝争夺帝位失败被杀,导致刘秀对更始帝产生了戒备之心。等到新莽灭亡之后,刘秀前往北方巡查,最终在这里打下了自己的基业。
刘秀巡查到邯郸的时候,正好赶上邯郸的王郎背叛汉军称帝。刘秀作为汉军的重要人物,自然是王郎主要的剿灭对象。而刘秀得知王郎称帝并悬赏追杀他的时候已经溜达到了蓟地,而蓟地的首领也响应了王郎的号召追杀刘秀。
刘秀得知自己上了悬赏榜单,自然是不敢继续瞎溜达了,急忙带着手下官员向南逃去。等逃到安全区域后,刘秀得到高人指点前往信都郡调兵遣将,最终平定了邯郸和蓟地。自此,刘秀算是在河北地区站稳了脚跟,有了和各路英雄争夺天下的资本。
这时候,更始帝对刘秀起疑,担心他拥兵自重,于是派侍御史拿着符节封光武为萧王,让他停止军事行动回到长安受赏。刘秀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自投罗网,于是他托辞黄河以北还没有平定,没有接受更始帝的征召。从此时开始,更始帝与刘秀算是公开决裂了。
此时的更始帝刚刚即位,因为没有足够的权威,各地反叛势力纷纷自立。梁王刘永在睢阳专权,公孙述在巴蜀称王,李宪自立为淮南王,秦丰自号楚黎王,张步起兵琅笽,董宪起兵东海,延岑起兵汉中,田戎起兵夷陵,都设置将帅,攻打掠取各郡县。
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很多其他杂号队伍,如铜马、大肜、高湖、重连、铁胫、大抢、尤来、上江、青犊、五校、檀乡、五幡、五楼、富平、获索等,各自统领部下,总数合计有数百万人,到处抢掠。
面对这混乱的局面,刘秀决定对其进行扫荡收编。他派遣手下得力干将吴汉征调北方十郡兵马。吴汉在其它郡县都很顺利征调到了兵马,但只有幽州牧苗曾不服从。当时吴汉也没有多废话,直接杀了苗曾,然后征调他的部下离开了。
这年秋天,整备好军马的刘秀与铜马正式交战,吴汉率突骑与刘秀会合。当时,铜马军屡屡挑战,但深谙战术理论的刘秀并没有出击,他效仿周亚夫对抗吴国军队的战术,先是加固营垒自守,然后趁着铜马军出去掠夺的时机,直接出去截断了他们的粮道。
和周亚夫的那场战斗一样,这样的战术取得了极大的战果。仅仅一个月后,铜马的粮食就吃完了,他们不得不趁夜逃走。而刘秀等待的就是这个机会,他立即率领部队出营攻击,将铜马军队打了个落花流水,只余下小部分军队逃走。
胜利之后,刘秀开始收编铜马军队。然而还没收编完成,高湖、重连两支部队就从东南方打了过来。他们与铜马残部合兵一处,声势浩大。急急之下,刘秀不得不再次披挂上马,率领刚刚整合的军队与其作战。
虽然对面人多势众,但是却是三家部队合在一起的乌合之众,哪里是刘秀的对手?再加上刘秀刚刚接收了铜马的主力部队,敌军很快就被击败了。眼看大势已去,高湖、重连以及铜马残部的首领纷纷投降,然后被刘秀封为列侯。
最开始,这些人还不放心,担心刘秀事后清算。刘秀为了放这些人放心,便命令他们归营统率约束部队,自己则轻骑简从到各部巡视。见到刘秀对自己如此放心,这些人就议论说:“萧王这样推心置腹待人,我们能不以死相报吗?”于是全都真心归附。
此次战争下来,刘秀这里不仅没有损失,反而军队数量暴涨。最后整编部队的时候,刘秀麾下已经有了数十万军队,俨然成了天下最强大的势力。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刘秀就有了“铜马帝”的称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