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济南8月11日电 (逄鑫珊) 乡村振兴,产业先兴,产业兴关键靠人才、技术、资金。近年来,山东省农科院提高站位,以“推倒四面墙、迎来八面风”的思想理念为指导,刀刃相向、自我革命,以实物工作量为指标,通过高效的制度把科研人员“按”在地里搞科研,多学科、多院所的积极配合,切实践行打造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型齐鲁样板的初心使命。
日前,该院的 “三个突破”战略实施满一年期。一年来,坚持“抽硬人、硬抽人”原则,该院选派政治、素质、本领过硬的管理和科研人员,到不同层级、需求的关键岗位挂职,把专家、技术、资金送到田间地头、群众心坎。在山东东部的烟台招远、中部的临沂费县、西部的菏泽郓城,他们将利用3年时间,选派300人,投资3亿元以上,打造若干个单体示范模式。
打造枣业亿元村,科技引领老区群众增产增收
“怎么办?”老贾嘴巴张的老大,面对眼前的场景,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贷的十几万块就这么打水漂了?”“怎么跟老伴解释?”“孩子那边怎么说?”想到这,老贾心里凉了半截。
盖的四个大棚,翻来覆去数了一遍,只结了一个枣,他怎能不心慌!
57岁的贾里昌,是费县新庄镇柱子村的枣农,论种枣子,他是远近闻名的大户。在露天地里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经他手的枣子数不胜数,枣子的大小、品种、质量,他一摸就知道。
正因为他是行家,他成了柱子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不,听说大棚水果卖的价格高,2020年初,他就跟老伴商议,管银行贷了十几万块钱,盖了四个大棚,没想到,这个“螃蟹”,他连皮都没啃到。
由于老贾缺乏种植大棚作物的经验,加上去年当地绿盲蝽和枣疯病肆虐,棚里的枣子遭受了毁灭性打击,几乎颗粒无收。
“哈哈!今年不愁了!”老贾嘴巴张的老大,笑得合不拢嘴,“棚里的脆枣丰收了,马上就能上市,不愁卖不上价格,这都要感谢王博士,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脆枣丰产,贾里昌喜上眉梢。 逄鑫珊摄
给老贾带来希望的王博士,是一个30来岁的年轻人,名字叫王中堂,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开展“三个突破”以来第二批费县挂职干部,现任新庄镇第一镇长。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老贾的棚里查看脆枣的果质,在他身旁枣树上,翠绿的枣子挂满枝头,摇摇欲坠……
2020年8月4日,入职第一天的王中堂就与县果茶指导中心和镇农办相关人员座谈,并实地走访调研各脆枣生产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实际生产情况。
“脆枣是新庄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农民种植积极性非常高,但是种植比较分散、缺乏规模效应,而且,该产业中还存在品种单一、裂果重、耐贮藏性差、绿盲蝽等病虫害严重等问题。”王中堂说。
为解决产业存在的问题,王中堂和他的山东省农科院果树所枣研究团队积极对接植保团队、果品贮藏加工团队,植保所农业昆虫团队等,联合当地脆枣种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在柱子村率先开展脆枣设施栽培技术示范和抗疯砧木防治枣疯病技术示范。
光引进技术还不够,王中堂还带来了“双膜冷棚”的大棚管理模式。
在新庄镇的柱子村、归仁庄、王家茧坡和西丰厚村,他和他的工作组建设设施栽培示范园120亩,涉及到温棚、冷棚和简易避雨棚。将大片的园区分割成一个个生产单元,互不影响。每周进行一次的脆枣安全生产技术指导,将绿盲蝽等虫害发生率降低到2%左右,保护了枣树不受枣疯病大面积侵害,还提高了商品果率。
“这种‘双膜冷棚’栽培下的费县脆枣比露地枣要提前成熟一个月,8月初即可上市。这样就解决了枣农丰产不丰收的问题。”王中堂说。
在王中堂团队的支持下,老贾将自家40亩地都盖上了这种“双膜冷棚”。据老贾说,棚内枣子的亩产约2500斤;保守估计,脆枣上市能给老贾一家带来四五十万元的纯收入。
自担任新庄镇“第一镇长”以来,王中堂基本全年无休。尤其是遇到枣树生长管理的关键期,他就天天跑到地里,查看枣树生长情况,及时通知合作社或农户进行相关管理,只有周六的时候回家看看两个孩子和家人。
王中堂却喜欢这种忙碌,他说:“作为‘三个突破’派驻的挂职镇长,得为老区群众实实在在干点事,不能愧对这个名头。利用3到5年的时间,我想将柱子村设施栽培面积扩大到2000亩左右,实现脆枣产值1亿元,这就是我奋斗的目标!”
贯穿芦笋全产业链,科技支撑黄河滩区高质量发展
菏泽郓城县李集镇常楼村,其北面、西面离黄河大堤都只有不足1公里的距离,属黄河滩区,土质疏松,土壤以沙土为主。常年来,附近的村民以种植花生、芦笋、西瓜、甘薯等作物为主要经济来源,因规模小、品种杂、种植技术落后等,收入欠丰。
在山东郓城久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级示范合作社里,放眼望去,郁郁葱葱,一望无际,绿油油的芦笋紧凑地堆积在沙土上;午后的阳光下,当中闪烁着星星点点的米白色,格外显眼,只见遮阳帽下的社员正为芦笋锄草。
合作社社员正为芦笋锄草。 逄鑫珊摄
“我们给合作社打工,一天干5-6个小时活,能挣60-70块钱。”社员王占全说。
公司负责人杨彦鹏表示,郓城县黄河滩区面积大约有5.18万亩,其中李集镇约占4万亩。合作社自2014年在李集镇流转土地种植芦笋,发展芦笋产业。种芦笋不仅有经济效益,还可以起到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其生态价值十分显著。
“原来不像现在这样,山东省农科院‘三个突破’工作组到来之前,合作社存在着水肥管理粗放、病虫草害严重、机械化程度低、产品加工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成熟等问题。”杨彦鹏说,“厉博士可帮了我们大忙!”
2020年8月4日,山东省农科院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所厉广辉博士带着打造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型齐鲁样板“使命召唤”,脱产挂职郓城县李集镇第一镇长。
一到任,他就一头扎进了地里,找问题,顺着问题一个个找解决办法。
针对水肥管理粗放的问题,他研发了芦笋标准化栽培模式,推广应用了芦笋水肥一体化技术,可节水60%,节肥50%,产量提高15%以上,每亩节约成本600元左右。
针对病虫草害,他邀请农科院植保所、农药研究院等团队开展科研攻关,落地实施了芦笋有害生物安全控制技术,解决芦笋茎枯病、根腐病等主要病害及杂草问题。
针对机械化程度低的问题,他会同农业机械研究院研发了芦笋采后精选初加工机械,实现了清洗、分级、裁切、扎捆全程机械化,较人工操作效率增加几十倍。以科技支撑在黄河滩区建立1000余亩标准化芦笋种植基地,亩种植效益增加1800元以上,实现节本增效和轻简化种植。
此外,他还支持东苑村35个日光温室大棚开展设施芦笋反季节种植,亩种植收益达2万元以上。山东郓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常化星动情的说:“厉博士为黄河滩区芦笋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科技源泉,农科院的技术推广点亮了黄河滩区芦笋产业发展的星星之火。”
为了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他联系了山东省内多家生物技术和制药公司,联合研发了芦笋复合乳酸菌发酵系列饮品和芦笋胶囊,并生产了国家准字号药品复方芦笋合剂,经济效益提升了6-10倍。
厉广辉结婚12年,却与爱人两地分居9年,“三个突破”挂职以来,潍坊、济南、郓城三地跑,家庭聚少离多,为了工作,经常几个星期不能回家。大女儿基本由他爱人独立带大,二女儿刚刚到了呀呀学语的年纪,他也只能每天通过视频在手机里看着孩子一天天成长。孩子用稚嫩的小手,指着屏幕说:“手机里的爸爸,手机里的爸爸。”在身旁的郓城农业局副局长常圣奇看到这一幕,瞬间潸然泪下,动情地说:“厉博士真是太不容易了,老大是电脑里的爸爸,老二是手机里的爸爸”。
经过一年的科技帮扶,厉广辉博士联合山东省农科院科研团队突破了制约芦笋产业发展的关键“卡脖子”技术问题,带动了郓城黄河滩区芦笋产业振兴,把“小芦笋”做成了“大产业”。目前已经成为郓城黄河滩区脱贫攻坚的优势产业、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
“茶”博士”“牛”博士,科技助推招远反哺农业新模式
招远,因黄金储量丰富而被称作“中国金都”,如今招远岩茶正在成长为招远的另一“金字招牌”。
2010年,招远健生苑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决定在当地种植茶叶300多亩。但10年来,由于缺乏技术支持,茶园发展举步维艰,种不好茶树,也开发不出产品,年年投入,但一直未能盈利,企业发展到了绝境。
2020年8月4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的茶学博士田丽丽带着“三个突破”工作团队,来到健生苑茶园挂职科技副总,开展了从茶园管理到茶叶加工的全程科技服务。
通过观察,她发现茶树长势弱,缺肥缺水,加工工艺落后,加工设备不配套,茶叶品质不高,茶农技术培训不足,茶企管理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为了增强健生苑对茶产业市场的信心和对自身产品的信心,田丽丽多次对企业的工人进行茶叶科技培训,并提出合理选择品种、加强茶园标准化管理、注重茶叶品牌建设等建议。为保证茶叶采收制作质量,田丽丽手把手教给工人改进茶叶加工工艺,经常为赶制一批好茶在车间加班到深夜。
“茶”博士指导工人茶叶加工工艺。 山东省农科院供图
经过一年的技术帮扶,健生苑茶叶产业链全面提升,茶企负责人董桂萍感慨地说:“田博士的到来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是她救活了这个茶园,让招远产出好茶,让山地里长出‘金叶子’!”
2021年7月15日,山东省首个“专家 农民利益共同体”签约仪式在招远举行。田丽丽与当地家庭农场负责人共同签订了《专家与合作社利益共同体建设合作协议》,双方将以茶产业合作为基础,以实现合作社提质增效为目标,探索技术入股模式,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在招远,还有一位“牛”博士,他不光关心当地农民的收入和企业的效益,还将两者紧密联系到一起,为当地二三产业反哺农业做出了有益探索。
魏晨是山东省农科院畜牧所进驻招远工作组的首批19名队员之一,担任山东开源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副总。他通过深入调研发现,牛源供应不足和品种不统一是企业“卡脖子”难题,企业前期主要是依托一家一户的母牛来给他们做犊牛繁育,母牛的群体质量存在差异,所以它繁殖的犊牛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对后期的饲养管理和雪花牛肉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魏晨邀请所内领导、专家一同去招远各乡镇走访调研,发现大秦家街道的青杨堡村有养牛的打算。青杨堡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地形崎岖,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想发展产业却没有头绪,种粮食,耕地不足,种蔬菜大棚,又没有经验不成规模,愁坏了当地群众。
通过多方协调,开源牧业和青杨堡村签订了共建繁育基地协议,按照协议,双方共同购买首批300头母牛,而母牛产出的犊牛,将以底价10500元进行回收,保底价低于市场价时,则将按市场价回收,如果按照每头母牛繁育一头犊牛计算,仅保底价每年就能为合作社带来一百多万元的收入。这还只是第一期养殖计划,第二期合作社计划养育繁殖母牛1000头,这将有效解决了企业牛源和品种问题,而村里也不用为肉牛的销路发愁了。
通过魏晨一年多的入驻,当地弥补了母牛规模化繁殖领域“空白”,补齐建成招远“高端肉牛”养殖全产业链条,构建了“科技 龙头企业 合作社 农户”模式,将挂职企业与青杨堡村的合作打造成招远市“科技支撑型”乡村振兴试点工作成果,有力推动招远市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