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通讯员 文绍伟 永州报道
初见何建良,他那白皙的面容与活泼的姿态,咋一看以为他只有三十多岁,完全看不出是一个从教三十多年的老师。听了他的课后,那深入浅出的讲述,随手拈来的见闻,引人入胜的启迪,让同学们对他由好奇到敬佩:完全想不到这位湖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的老师曾是一位偏远山区的小学教师。他是怎样从小学教师变成了大学教师?是什么让他坚持教书育人几十年?其经历又有什么值得大家学习?
“乐”在学中,授人以渔是教学的真谛
“不管哪个老师的课如何生动有趣,多年后,听课的学生绝大多数都会忘记讲课的内容。因此,老师不在于教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如何教的过程中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好奇精神。学习兴趣与探索精神才是学生今后不断成长的动力。只有让受教者学会方法,并能以此终身学习,这样才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何建良老师常说。
从方法论的视角看,何建良老师的这一观点并不新奇,就是通常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另一种表述。对于“授人以渔”,何建良老师有独到的体会:就是要自己站在学习者的视角切己地去“学”,而不是以高高在上的教育者去“教”,这样才会知道学生的痛点与难点,才会激发学习的兴趣与信心,才能找到“渔”的方法。
为此,何建良老师拿自己刚参加工作时的教学体会举例子。1988年,他从湖南第三师范毕业被分配到一个偏远的省级贫困乡教小学,教六年级毕业班的语文。经过仔细分析,他发现要快速提高语文成绩就必须快速提高作文分数。对此,在当时作文教学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何建良老师把当时统考的作文题型分成几类,然后针对几类不同的作文题型分别设计了十来个不同的作文题,最后又针对这些不同的作文题拟写出一个开头与结尾的通用模板,并对学生讲解遇到什么题目就怎么调换词句。这方法很快就让那些不会写的同学知道下笔并言之有物了,慢慢地,学生不仅不再害怕作文,反而逐渐喜欢作文。
在此基础上,他当时又进一步鼓励同学围绕主题写出新意,而要写出新意就得平时多读好文章,多记好词句。为了写好作文,同学们也爱阅读了。就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形成了良性循环,作文不再是“苦差事”。
不仅授人以渔,而且授自己以渔。1993年,何建良老师从偏远的乡村调到湖南省汽车制造厂工作;1996年,他准备考研复习之路,想考研就一定要过英语关,他随即做了三年考研计划:第一年自学英语,第二年自学专业,第三年争取考上。在攻克英语难关过程中,他制定了一个简单的计划:每天早晨听一次英语,去上班的路上背记单词,晚上学习课文,睡前听课文催眠。1999年,他考研成绩为:英语70分,政治80分,总分384分,实现了三年考研的目标。后来他谈及自学英语的体会时,用“方法,心态,坚持”六个字进行概括:做事都要讲究方法,争取用最少时间完成更多任务;要心无旁骛,心态淡然;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得益于考研时的听力练习,后来他顺利考取了浙江大学攻读博士,三年后他从文学硕士变成了哲学博士,也从小学教到了大学。
尽管小学与大学的教学对象完全不同,但何建良老师认为其中的教学理念具有共通之处:那就是尽最大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尽最大可能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与能动性,让学生成为一个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人。每节课,他都会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尽量使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
“爱”在教中,施之以责是育人的法宝
何建良老师坚持用“爱”在教中,施之以责的理念育人,始终用真诚的爱去体贴学生、感化学生,用责任意识去引导学生、改变学生。他常对大家说:“你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你们可以自由地发展你们的潜力,但在选择发展方向的过程中,你们要勇敢地面对不同选择带来的不同后果,要勇敢地承担起自由选择的责任。”
作为一个从教三十多年的教师,何建良老师深深地明白:教师除了教好书,更要育好人,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本。教师与其它职业不同,面对的永远是鲜活的生命,因此,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教师只有坚持多一分爱心,多一点理解,多一些鼓励,允许学生犯错误,让学生在反思、尊重与关爱中成长,才能最终教育好学生。
现在,何建良老师常用“你们是我的孩子”这样的视角对同学进行引导和教育。无论是在班委选举,还是班级日常管理,同学们都牢记奉献和责任是班委管好班级的先决条件。得益于这种方法的引导,全班同学相互关爱,相互团结,获得了学校优秀班集体。
在爱的世界里,一切都充满了阳光。何建良老师总是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门,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只有不求回报的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作为班主任,从新生入学的那刻起,他始终与同学们一起并肩作战,共同经历了军训的洗礼,迎着朝霞进行早操锻炼,伴着暮色走访宿舍,通过面对面交流、微信、微博、qq等各种方式与每名学生进行深入而平等的对话。为了解决班上学生学习上、生活上、心理上的问题,从大一开始,何建良老师基本坚持晚自习到场点名,然后利用1个小时左右时间和学生真诚谈心,答疑解惑。
在日常生活中,他与学生亦师亦友,经常深入学生宿舍与同学们谈心,帮助同学们解决实际困难:学生遇到生病,他积极陪同去医院看病;学生遇到困惑,他及时关爱谈心引导;学生遇到困难,他慷慨解囊帮助。他的做法赢得了同学们的高度信任,与同学们建立了良好的感情。
2021年元旦,何建良老师花了3000多元钱请全班同学吃饭,在庆祝新年中,让同学们畅谈新一年的人生规划,鼓励同学们在新的一年里积极向上,不断取得新成绩。在庆祝新年中,他也给同学们提出了在校大学生应该学什么、做什么、怎么学、怎么做等相关问题的建议,为同学们如何处理学习、交友、就业、考研等相关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当下各种教学改革提倡新形式、新技术、新媒介、新方法的潮流中,教育的主要职责应该是在自由平和的心态中激发学生探索万物的兴趣,挖掘学生自我发展的潜力,培养学生承担责任的意识,鼓励学生热爱国家的精神。”“身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去塑造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何建良老师称。
来源:红网
作者:文绍伟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1/08/11/9771690.html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