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先后印发《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及《关于开展“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严格控制异地办学,不再鼓励跨省异地办学,原有的办学实体也要逐步消化退出。异地办学被叫停,这意味着国内高等教育办学导向和高等教育的地域格局都将出现新变化。
聚焦
高校跨省办学将迎来重大变革
《意见》指出,不鼓励、不支持高校跨省开展异地办学,特别是严控部委所属高校、中西部高校在东部地区跨省开展异地办学,原则上不审批设立跨省异地校区。对于现存的高校异地校区,本着平稳有序的原则逐步清理规范。新申报设置的学校,须不存在跨省异地校区。
《意见》支持少量办学历史悠久、质量优质、效益明显,区域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发展急需的师范、医学、公安类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此前,教育部要求从“十二五”开始,公办高职(高专)不允许升格为本科院校。
此外,《意见》还提出,有条件的地区可通过新建、分立、资源整合等方式,设置质量高、特色强、规模适度的普通本科高校;积极探索以捐资、设立基金会等方式举办普通本科高校;避免贪大求全、盲目扩张,严格把握“学院”更名“大学”的条件,从严控制同层次更名。
在此背景下,广东、吉林、河北等地近日相继下发关于编制高等学校设置“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其中,广东省教育厅相关通知就“从严控制高校异地校区”提出,不鼓励、不支持高校跨省开展异地办学。严控数量、严把条件,确需省内设立异地校区的,需纳入该省高校设置规划。
分析
缩小高校和人才资源“贫富”差距
近年来,不少东北、中西部一流高校,东进沿海、南下深圳。大多数异地校区已落地生根瓜熟蒂落。
据《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扩张模式与区域走向研究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一文统计,深圳、苏州、青岛是拥有最多高校异地机构的城市。拥有所设机构数量排名前十的城市,大多是在东部经济发展较快但高教资源又相对稀缺的城市。近年来,他们在经济和政策的双重支持下,快速聚集了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
业内人士分析,高校异地办学有利就有弊,有受益者就有受损者。受益的是带985、211牌子的名牌大学和深圳、苏州等东部发达城市,而受损的,则是其他普通高校和兰州、哈尔滨等发展式微的城市。一旦高校异地办学,人才就可以堂而皇之地“东南飞”,西部地区留人的难度越来越大,同时资源向少数名牌高校聚集,普通高校能分到的粥会越来越小。高校和地域的“贫富”差距将越来越大。
寡头化是自由市场的必然结果,但这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结果。从近一年来国家针对教育领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可以看出,教育市场化已经超出了国家认为的可控范围,现在要做的就是“去市场化”。换句话说就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分布一定要有国家干预,而且一些动作现在已经在做了。
第一是优质高校的分布。国家对中西部高校一直都有照顾政策,尤其是在定位上,有照顾性211、双一流。现在更是要稳定高校的格局,保住西部高校。
第二是人才的分布。大概从5年前开始,国家就开始限制人才从中西部地区高校流动到东部地区高校,现在禁止异地办学,高层次人才流动进一步放缓了。
第三是办学资源分配。前些年,一些地方拿出真金白银来引进高校,哪怕是建研究院,也有几千万的投入,但未来,这些钱就只能留给本地高校,这对本地高校来说,是巨大的利好。
办大学关键在管理体制而不是地点
如今,教育部发文,异地办学政策再次收紧。今后教育部原则上将不再支持国内高校跨省设立异地校区,这可能意味着,对深圳、苏州、青岛等此前致力于引进省外高校的城市来说,要在现有(已引进)资源的基础上“自力更生”了。
南方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研究教授韩蔚曾表示,下一步深圳可能将按照新的政策导向,继续对近年来几所自建新办高校给予支持。在粤港澳湾区协同发展的环境中,区域内城市新建大学存在一定的空间。
关于深圳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教育部也曾给出方向:
“近年来,教育部积极支持深圳加快教育对外开放,探索合作办学等教育模式,做好政策指导和相关许可工作。
当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教育部正在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改革开放重点战略区域,制定相关教育发展规划,研制加快和扩大教育开放的支持政策,推动形成高水平、开放性、国际化高等教育资源集聚高地。教育部也鼓励和支持深圳引进更多世界一流高校来华开展合作办学。”
除了上述引进异地校区的“大赢家”之外,教育部的发文,让河南、河北等省份也备受关注。这代表,本身高等教育资源贫乏的省份,计划引进优质高校的希望可能落空。
2020年9月,教育部在答复“关于支持河南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建议”中明确表示:从我国历史上产生的异地校区办学情况来看,由于异地办校会稀释高校原有优质教育资源品牌,导致学校规范管理呈现效应递减,难以形成与本校一体化的校园育人氛围等,2017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基本建设管理的通知》中也进一步明确规定,审慎决策建设新校区,原则上不支持、不鼓励跨城市跨省建设新校区,故教育部暂不支持关于引导京沪等部属优质高校在河南设立分校、研究生院、特色学院等实体机构,建议河南创新体制机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合作,提升区域内高校办学总体实力。”
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也指出,鼓励国外著名高校在中部地区开展合作办学。
总之,过去异地校区曾使中国高等教育的区域布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未来异地校区将如何发展,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验证。但值得强调的是,办大学最关键的是管理体制,而不是地点。
来源:软科、腾讯网
编辑:赵艳国
美编:刘志军
编审:郝彬
终审:王宇 苏金柱 鲍丹禾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