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史地杂记】
阿富汗蓝氏城
蓝市城。在今阿富汗北部巴里黑,为大夏都城,后为大月氏都城,自汉代以来即与中国关系紧密。
《后汉书·西域传》: 大月氏国 “居蓝氏城”。
近代史家多认为蓝氏城即班勒纥城,地在今阿富汗北境巴尔赫省的马扎里沙里夫附近,古名巴尔黑,巴克特拉(巴克特里亚),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相邻。是古代大夏、大月氏及贵霜王朝中心所在地。
《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巴里黑”。为察合台汗国属地。
唐玄奘西行求法,尝路经此地,记录有“缚(博)喝国”。
“缚喝国东西八百余里,(中略)人皆谓之小王舍城也。其城虽固,居人甚少。(中略)伽蓝百有余所,僧徒三千余人,并皆习学小乘法教。城外西南有纳钵僧伽蓝,此国先王之所建也,大雪山北作论诸师,唯此伽蓝美业不替。
又,此国之提谓、波利二城,据传即提谓、波利二长者之本城。彼二长者在佛成道后赴波罗奈途中遇佛,请佛为说人天之福。”
有人认为此地就是所谓的希腊人在阿富汗的殖民地巴克特里亚,希腊人建造。纯属西方伪史无稽之谈。
此城当系罽宾和大夏人之古城,后来被大月氏人征服。贵霜王朝时期,佛教大盛,蓝氏城此地为大雪山西北地区的小乘佛教中心,有小王舍城之称。
【附录】季羡林《大唐西域记校注》〈缚喝国〉注(摘录)
其人所引用资料皆为西方人近代杜撰伪史,例如亚历山大跋涉万里来建筑此城云云,纯属荒谬。附录于下:
缚喝国︰古大夏国(Bactria)都城Bac-tra、Baktra之对音。
古波斯大流士大帝(公元前522~486)Behistun磨崖碑作Baxtris;琐罗亚斯德教古经《Avesta》中两处提及此城。(略)
从中世纪阿拉伯──波斯地理文献中直至今日,此地名作Balkh。关于亚美尼亚语、古波斯语、中古波斯语、叙利亚语中Bac-tra,Baktra 等各种写法,见马迦特《伊兰考》;关于希罗多德、斯特拉波、波里比乌斯等希腊罗马古典作家中关于BactraBalh的记载,见斯塔维斯基《贵霜治下的大夏》,莫斯科,1977年;关于穆斯林地理文献中与此地有关的记载,见P. Schwarz〈Bemerkungen zu denarabischen Nachrichten u^ber Balkh〉,载于《Oriental Studies in Honour of C. E. Pavry》,伦敦,1933年。
《史记》、《后汉书》称此城为蓝氏,《汉书》为监氏。据学者们考证,马其顿之亚历山大大帝东征至此,建城名亚历山大里亚(Alexandria)。蓝氏、监氏当是这一名称的译音。参看《Les Indo-scythes》,JA,1897年;马迦特《伊兰考》;塔尔恩(W.W. Tarn)《希腊人在大夏和印度》,剑桥,1951年,第2版。
【按:纯系胡说八道。亚历山德里亚与蓝氏完全无关,不可能为对音。】
《魏书》卷一0二〈西域传〉作薄提城,《北史》作薄罗,《续高僧传》卷二〈达摩笈多传〉作薄怯罗。此外,汉籍中还有缚叱、拔底延、缚底耶等译法。薄提、缚叱显然为Baxtris的对音,薄罗为BalhBalkh的对音,至于拔底延、缚底延,近年日人内田吟风提出为Patiyan的对音,意为‘王城’。
缚喝国佛经又作捕喝国、薄佉罗国。
其地据近代人推定系在今之阿富汗北部的巴尔黑市(Balkh)。西汉时,月支人西进,占领此地,汉人称之为大月氏或睹货逻;其首都蓝氏(市、子)城即缚喝国。
唐玄奘西行求法,尝路经此地,遇北印度磔迦国小乘三藏般若羯罗,随其学习《毗婆沙论》月余。当时该国佛教犹盛,后逐渐衰微。
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