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恨是一种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一方需求未得到满足,觉得受到伤害,很容易产生怨恨。怨恨可能是一个长期、强烈的不满积累的过程,它经常导致自我破坏。去恨一个人,是非常累的,常常需要沉浸在过去的痛苦中,并把所有的过错都归罪在对方身上,说明由于对方的过错,导致了自己的现状。怨恨的人一般不愿把怨恨的产生与自己的行为联系起来。怨恨对于自己的损害是情感将因此枯竭,心智将因此萎缩,健康将因此破坏。
由于怨恨报复可能成为一种需求被深深地埋藏在心里,攻击性的行为很可能发生,如道德说教、尖酸刻薄的评价、恶意的争吵等。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感觉负责,造成深刻怨恨的原因除特殊情况外多源于我们自己。需要用意志和智慧战胜自己的怨恨,尽管对付它不是件容易的事。找出引起怨恨的真实原因和事件,在全面审视婚姻关系的基础上寻找宣泄或交流的方式,让你的愤怒在不伤害对方的前提下发泄出来。
因为我们付出了爱,我们的常常更容易失望和受到伤害。怨恨的心理极易导致报复的心理,报复的心理也极易导致报复的行为去伤害那个伤害了自己的人,去挫折那个曲解了自己的人,去让那个曾让自己痛苦的人也尝尝痛苦,寻求报复的人以为这样会得到快感,减轻痛苦。结果发现,报复对方,自己的痛苦依旧,总也没有找到自己痛苦与对方痛苦相抵消的点。报复的程度不够就抵消不了自己的痛苦,报复的程度过了,又在其中发现了自己的冷酷、无情与狭隘,把这些都归罪于对方,一轮一轮的报复与痛苦像一座沉重的大山永远压在两人的心上。即便是两人分手,报复的实际功用也不会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大。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也对自己的婚姻关系负责,学会宽恕与忘却比学会怨恨与报复有用得多。
最后,须知,持久的婚姻都会创造一个家务分工的结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绝对的平均是不存在的,总有一方干得多一些,一方干得少一些。不少社会调查表明:中国家庭中,妻子承担大部分家务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短时间不会迅速改变。在家务分工的内容,除了生育、哺乳等一些特殊的生理差异导致的划分外,大部分家务劳动都不必归入特定的角色规范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