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年前,天坛作为皇家建筑开始矗立在永定门内,见证了王朝兴衰,见证了人来人往。这个如今已经六百岁的建筑,在人们的眼中不再是皇家森严,像是老北京人脑海里的记忆,也像是许多人感受北京文化的必经之所。
在人来人往中,有这么一个人在给天坛写生,其实也是在给天坛中偶现踪迹的普通人写生。在肖复兴的笔下,天坛似乎不同于人们的既往印象:
天坛是冷清的,因为天坛的风景并不独特,对于游客而言,北京城比天坛值得逛的地方多了去了;
天坛是热闹的,因为这里少了几分游客的喧嚣,似乎更多老百姓愿意在此处溜达,公共健身器材发出的“咿咿呀呀”似乎也不那么刺耳。
肖复兴的笔下,天坛可以说是感悟北京“老生活”的绝佳场所,或许恰如他在章节《梅妃》一节中所写:
“或用录音机伴奏唱歌,或操琴唱戏”。
其实,在天坛里中西文化早已就处在了一种和谐的状态,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优雅地吹奏着萨克斯,又可以看到不远处有人在吹奏着葫芦丝。对于困在都市生活里的“上班族”,有时候能到天坛里坐一会,甚至偶尔放纵一把畅怀高歌,反而是一种别样的宁静。
中国人历来是很懂得“矛盾的转化”,这可以说是道家的功劳,也可以说是禅意的体现。还记得一千多年前的神秀和慧能两位禅宗高人的论道,从“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可以说是古代中国人的辩证思维的体现。
肖复兴的这本《天坛六十记》在我看来,文字的温度几乎触手可及,当真是文字之美的体现。但更难得的却是一种颇有体现中国传统的哲学之美,能关注到平凡生活中的“闹中取经”,又能以娓娓道来的文字让读者们在城市的喧嚣中寻觅一块栖身之地。
再翻到书中《天坛大洋》一节,这大概是我认为最有生活气息又最“摩登”的一章。肖复兴笔下的自己,坐在离歌手不远的长椅上,而目光则在一位拿着无线话筒、动情唱着80年代情歌的歌手身上。
就这样,他们一个认真地写生,一个纵情的歌唱,写生的人认为自己技艺拙劣,唱歌的人觉得自己唱的尚可。
歌手,从来有来自庙堂和来自民间的两种,来自民间,更具有草根性,让音乐走下炫目灯光和舞美包装的舞台,和大众贴合,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
肖复兴赞叹、肯定着这位名为“天坛大洋”的歌手,却忘了自己也是和他一样,用质朴、温情的文字让文学靠近大众。
我历来不爱读散文,总觉得抓不住老师讲“形散而神不散”,但这本《天坛六十记》大约是例外。尽管,我未曾读过他另一本书《我们的老院》,但捧着这本有他签名的书,我已经确定,我们会在“天坛”重逢。
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