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骺和
骺板
骨骺和骺板皆为未成熟骨骼的生长机构 , 骺板损伤习惯性又称为骨骺损伤 ,骨折线除通过骺板外可同时波及骨骺或干骺端。四肢长骨的纵向生长是由于两端承受压力的盘状骺板增殖发育的结果,此类骺板固有生长潜力大,一旦 功能损害将严重影响骨骺发育 , 导致肢体短缩或关节畸形 。
骨骺损伤的分型
骨骺损伤的分型 方法较多, 最常用的是Salter-Harris分型 。该分型从损伤机制,损伤在骺板细胞层中的部位和对以后生长的影响方面考虑,将 X线片上 的表现 分为五型 。该分型描述了骺板、骨骺和关节受累的范围,表示分型的数字越大,越可能出现骺板部分早闭和受累关节结构的不相匹配。
Ⅰ型 骨骺分离:
可有或者没有移位,应力位X线片有助于确诊。分离一般发生在骺板的肥大层,故软骨和生长带留在骨骺一侧,所以多不引起生长障碍。婴幼儿骺板软骨层较宽,容易发生骨骺分离,据统计,占骨骺损伤的15.9%。
△ Ⅰ型 骨骺分离
Ⅱ型 骨骺分离伴干骺端骨折:
骨折线通过骺板肥大层并累及干骺端的一部分,干骺端骨折片呈三角形。该型损伤最多见,占骨骺损伤的48.2%。
△ Ⅱ型 骨骺分离伴干骺端骨折
Ⅲ型 骨骺骨折:
属于关节内骨折,骨折线先沿骺板肥大层的一部分平行延伸,再纵行或斜行通过骨骺骨化中心进入关节。占骨骺损伤的4%。
△ Ⅲ型 骨骺骨折
Ⅳ型 骨骺和干骺端骨折:
骨折线呈斜形贯穿骨骺、骺板及干骺端,通过骺板的全层,容易引起发育障碍和关节畸形。该型也较多见,仅次于第二型,占骨骺损伤的30.2%。
△ Ⅳ型 骨骺和干骺端骨折
Ⅴ型 骺板挤压性损伤:
少见,只占骨骺损伤的1%。多在晚期发生生长障碍时才能作出诊断。
△ Ⅴ型 骺板挤压性损伤
Ⅵ型:为软骨周围环与干骺骨骺端分离。
骨骺损伤的治疗原则
(一)所有的复位,不管是闭合的或开放的,都应该用最轻柔的手法,避免疼痛的和暴力的操作,以免进一步加重骺板损伤。开放复位时应避免用钝性器械在骺板上直接加压。
(二)Ⅰ、Ⅱ型骨骺损伤的完全解剖复位是可取的,但并非绝对必要。多数关节内骨折,如Ⅲ、Ⅳ型骨骺损伤,部分牵拉性骨骺损伤,如肱骨内、外上髁骨骺分离等,以早期手术解剖复位和恰当的内固定为宜。
(三)对骨骺损伤作切开复位内固定时,手术创伤和软组织剥离必须减至最低程度,复位必须正确,固定必须牢靠,尽量用光滑的细克氏针,螺丝钉或螺纹针不应穿过骺板。
(四)早期骨桥切除后空腔内用脂肪、骨蜡、软骨、塑料等内容填充,已成为治疗部分骨骺早闭的有效措施 。
(五)晚期的骨短缩和成角畸形,以多次截骨术来矫正畸形,常用的有肢体延长术、矫正成角术、健侧骨短缩术或骨骺阻滞术等进行治疗。
另外,1994年 Peterson分型共6型 :
1型---干骺端骨折线延伸到生长板;
2型---部分生长板分离伴部分干骺端与骨骺接触;
3型---生长板完全碎裂,骨骺与干骺端完全分离;
4型---骨骺骨折达生长板并沿生长板延伸;
5型---骨折线穿越骨骺、生长板和干骺端;
6型---部分生长板缺损伴有或不伴有干骺端或骨骺的缺损。
该分型有以下优点:
比较全面地包括了不同解剖形态的生长板创伤;
反映了各种生长板创伤的流行病学特征;
能较好地预测创伤预后;
从1型至6型并发症逐渐增多。
Ogden分型
来源:影领学苑
声明:本文为转载内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以保障双方利益。
为什么要投稿?是为了记录自己的医学之路!是为了与更多的骨科同道交流分享!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而受益!让传播知识成为一种习惯,是“玖玖骨科”让你投稿的理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