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测温、填表,井然有序,严谨认真。日前,冒着霏霏秋雨,笔者来到青海省演艺集团平弦剧团排练厅。剧团加班加点,正在排练一台相关青绣的平弦花儿剧。新鲜!一探究竟。
青海有汉、回、藏、蒙古、土、撒拉6个世居民族,刺绣工艺历史悠久,品类繁多,有着丰富深邃的文化内涵,潜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青绣是青海世居民族民间传统刺绣的总称,是当代人创建的一个文化品牌,为了扩大青海刺绣的影响力,解决青海30万绣娘就业,提高绣娘的家庭和社会地位。青绣主要用于民间服饰、家居装饰,少量用于宗教,青绣中的绝大部分作品是为世俗生活服务的,有两个国家非遗传承项目,二十个省级非遗传承项目。青绣体现了青海劳动人民的智慧,反映了青海各族群众的聪明才智和青海民间卓越的创造力。仅以青绣中土族盘绣为例,互助金盘绣土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年,通过“妈妈制造”“唯品会”等平台实现盘绣收入600万元,生产期绣娘人均月增收3000元以上,其中贫困绣娘年最高收入达5万多元;青海素隆姑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长期从事青绣的绣娘有2000余名,季节性绣娘7000余名。截至到2020年底,加工青绣产品及手工制品约60万件,实现销售收入1200万元。
讲好青海故事,传播青海声音。本土艺术工作者责任在肩,义不容辞。青海省演艺集团平弦剧团自成立以来,始终以“立足河湟、植根民间、博采众长、独具特色”为指导思想,创作、移植、演出了近百出观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剧(节)目,如《狸猫换太子》、《尕旦和尚》、《日月湾》、《魂系金银滩》等,深受青海各民族群众的喜爱,在全国及省内演出比赛中屡获殊荣。1992年青海省平弦实验剧团被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2013年平弦剧团被文化部评为全国地方戏39个重点创作演出院团。
排练厅里,如火如荼。
新编青海平弦花儿剧《绣河湟》作为省文化和旅游厅重点剧目,得到了省厅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剧目创排过程中给予了省演艺集团大力的支持与帮助。特邀作品颇丰,满载荣誉的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国家一级编剧孔凡燕担纲编剧。剧作讲述了河湟地区某山乡的驻村第一书记夏兰勇于开拓创新,为了让村民走上脱贫致富路,利用非遗“青绣”产品,带领村中的绣娘们办绣坊、开公司、走市场、忙脱贫的故事。以创新的艺术手法和强烈时代感的表现形式展现了青海河湟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貌,彰显了团结包容、乐观向上的河湟精神。
曾导演京剧《连心带》《望红关》,秦腔《凤鸣岐山》《沉香》,平弦戏《未婚妈妈》《魂系金银滩》,采茶戏《月照山乡》的国家一级导演、陕⻄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杨君正在一招一式给演员说戏。说明来意,杨导演欣然应允,侃侃而谈:
“这次排练,在平弦戏原有的基础上,力争做一些大胆的尝试,寻求一种突破,使整个舞台呈现诗化的意境。舞台调度、人物塑造及念白方面做一些有益探索,融合新颖的音乐元素,演绎故事,塑造人物,吸引广大青年观众关注传统文化,关注平弦戏。切实做好守正创新,生生不息,传承河湟文化,彰显河湟精神。”
杨君导演对平弦戏情有独钟,念兹在兹,数次踏上高原执导剧目,俨然老平弦人了。
朱绍玉老师是中国著名戏曲音乐家、国家一级作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在青海工作30多年,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这片热土,先后为青海京剧团创作了新编京剧《天马歌》、少儿京剧《藏羚羊》、现代京剧《七个月零四天》《生如夏花》,在各类艺术节参演并在各专业赛事中屡获大奖。
“青海平弦我非常喜欢。打小听老艺人唱平弦,音调婉转优美,尤其是赋子(平弦曲牌)好听爱听。剧团成立五六十年,继承发展,由坐唱曲艺搬上戏曲舞台,曲牌体变成板腔体,非常不容易。周娟姑先生、陈启明对平弦戏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朱老师身体抱恙,聊起感兴趣的话题意味深长,对平弦更是如数家珍。
此次为新编青海平弦花儿剧《绣河湟》创作音乐,朱老师携同雷春膏老师和平弦剧团老一辈艺术家李义安、李彦福一同讨论该剧的音乐唱腔,为寻找音乐创作的突破点,在朱老师和雷老师的感召下,青海地方曲艺传承人、民间艺人也一同参与创作。
“这个剧呢,从领导到群众就一个要求,好听好看。平弦是河湟地区脍炙人口的地方剧,青海花儿广大老百姓又非常喜爱。平弦传统音乐苍凉、悲情,欢快激情不够。思考定位为平弦花儿剧,是将两种音乐汇成一起,用花儿的欢快弥补平弦苍凉,开辟条新的思路。有原汁原味平弦,当然花儿与平弦有些冲突,但带来时代感,守正创新。总的想法让广大老观众听着过瘾,青年观众能够喜欢。”
自剧目创排伊始,主创人员多次碰头,就剧目的主题立意、故事布局、戏剧结构、舞台场面、民族特色、音乐特点以及人物性格等各环节多层次进行了详细的研讨。
中青年演员李超是剧中“赵有福”的饰演者。作为平弦戏的业务骨干,入选2021年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暨2021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展演,他对剧中角色的把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赵有福性格倔强,出于对儿媳的爱护,坚决反对其参加刺绣。但他又具有西北汉子风趣幽默乐观的特质,对生活充满希望……”
目前,该剧正在紧锣密鼓的有序推进中,主创团队努力将该剧打造成一台“留的下、传的开、叫得响、接地气”的精品力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祖国72周年华诞献礼。
“平弦戏这个剧种对青海省很重要。青海地区,尤其河湟,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国家对传统戏曲扶持力度大,要抓住契机,把艺术支柱立起来。青海同志情绪高涨,干劲十足,同心协力,这出戏不断磨合,取得好成绩。”
走出演艺集团,朱老师的话言犹在耳……
朱绍玉老师一丝不苟
导演作曲充分沟通
主创全家福
杨君导演做示范
(图片提供:焦晓霞 祁小宁)
责编:战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