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青评论
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独立而精彩的人生,外界对此不必说三道四。
能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Nature》上发表文章,是很多学者梦寐以求的事情。而最近,这一成果被一名看似普通的学生获得。浙江理工大学硕士生郝治伟不久前在《Nature》上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研究成果。据学校官网的介绍,该研究在表面高分子链微观动力学机制上取得了创新成果,是界面科学和高分子科学一次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的研究突破。如此成绩对一名硕士生的科研生涯意味着什么,是不言而喻的。
图片来源:相关论文截图
更令人吃惊的是,郝治伟没有继续科研之路,而是考取了家乡的公务员,已入职安徽省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如此选择让不少网友大跌眼镜,他们一面为郝治伟超强的科研能力点赞,一面又因他的现实选择而惋惜。相关争议虽然很多,但很多人都是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对郝治伟的选择评头论足,却很少有人了解其心路历程与真实想法。而某些无端的指责,也会给他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不对他人的选择妄加评论,以同理心看待其人生轨迹,是一种基本修养。郝治伟到底选择读博深造,还是进入公务员队伍,其实都是他自己的选择,只要是深思熟虑的、切合实际的做法,外界就没必要随意批评什么。但从舆论的争议中,我们还是能看到一些耐人寻味的东西。
不少网友对个人职业发展路径的理解过于狭隘,在此事中,就体现为他们对公务员工作的某些认知谬误。郝治伟去做公务员,虽然没法专注于科研事业,但不意味着过去所学都浪费了。
在公务员的岗位上,他照样可以发挥专业优势。郝治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明确表示:“其实我报考的这个岗位就是负责经开区的化工和生物医药产业的管理工作。因此之前的学校和科研经历并不会浪费,反而会在工作中更好地帮助我。”事实上正是如此。随着社会对公务员队伍素质要求的提高,我们需要更多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优秀人才加入公务员行列,进而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再者,即便如郝治伟这样具有科研天赋的年轻人,面对现实时,选择确定性更强的路径,也是可以被理解的。“天才少年”等被刻意制造的“光环”其实对当事人未必有好处。
图片来源 :澎湃新闻
郝治伟在回忆心路历程的时候曾表示:“我觉得网友可能存在一定的误解,我并不是在《Nature》发文之后才考的公务员。是我已经考上公务员之后,这篇论文才在《Nature》上刊发的。”换言之,郝治伟和绝大多数面临毕业的年轻人一样,当时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走向何方。虽然他喜欢科研,但面临毕业选择时,这条道路还充满各种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更稳妥的考公之路,似乎也合情合理。
其实,现实中,很多年轻人都面对类似的人生岔路口。大多数人在选择时,不仅要听取内心的声音,也会考虑现实的情况。因此,真正理性平和的舆论声音,应该既为郝治伟在科研上的出色成绩点赞,也应该理解支持他在职业生涯上的选择。某些二元对立思维或偏激贴标签的做法,实在不妥。
至于舆论漩涡中的当事人,也不必太在意外界某些非理性的看法。坚持自己的想法,脚踏实地走向前方,才是最正确的方式。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独立而精彩的人生,外界对此不必说三道四。
撰文/黄帅
编辑/任冠青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出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