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庙行镇,近6平方公里的辖区面积,堪称上海最小街镇。很长一段时间里,基层干部都有一个解不开的难题——“虽说样样都好,但却样样不出挑”。
就在最近,蕰藻浜庙行段1.4公里滨水岸线破“墙”新生。一度萧索的滨水岸线也由此重新活跃。开放惬意的空间不及吸足了人气,也聚起了产业。岸线周边那些曾愁着如何吸引企业的产业园区,也从此掌握了主动权,可以精准把控产业方向。
今天,宝山区公布一批获得人民群众“五星好评”的“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蕰藻浜沿岸景观贯通提升工程作为攻坚项目入选。在今年上半年的宝山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群众提交“金点子”3000多条,实事项目评议点击量突破百万。
下一步,该区还将健全完善群众评价机制,积极运用网评、网宣等载体,加强对群众需求的动态分析。“关键是要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对焦、精准服务。”宝山区委书记陈杰说。
又黑又臭的河道,曾让居民“避之不及”
“我小时候就在这条河里游泳,看着它变浑浊,现在又变清澈。”戴建华,宝山区庙行镇场北村党总支书记。在庙行镇土生土长的他,对蕰藻浜的感情很深。后来,随着周边工业企业的陆续进驻,蕰藻浜也渐渐变了模样。又黑又臭的河道,让周边居民“避之不及”。“那时候,如果你要说去蕰藻浜,大家一定会觉得你‘想不开’了。”
四五年前,上海各区陆续开启了河道治理。曾经脏乱差的河道一点点恢复了曾经清澈的样貌。但让人感到遗憾的是,“五违四必”整治后,周边岸线却还是一副萧索的模样。
戴建华回忆说,当时,沿岸陆续建起的棉花仓库、土产仓库、果品仓库,逐渐推出历史舞台。但与此同时,新引进的企业却未能形成“集群效应”。
协调不同利益诉求,滨水岸线破“墙”新生
按照“民生+发展”理念,庙行镇今年将蕰藻浜沿岸景观贯通提升工程项目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加快推进。近半年的“施工期”后,破“墙”新生的蕰藻浜庙行段1.4公里滨水岸线惊艳亮相。
贯通岸线分为“智慧”“活力”两个主题段。“智慧”段水岸南侧为主题公园,满足户外交流办公等需求。“活力”段水岸南侧为龙盛活力小镇与栋霖科技园,打造具有家庭参与性的公共活动水岸空间。
如今共建共享的开放空间,其贯通过程却并不容易。“要让整个滨水空间都汇聚成一个整体,就涉及到要让企业‘退地’,将岸线空间腾挪出来。”平衡协调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既复杂,也考验治理智慧。好在,经过基层干部的一次次上门拜访,各运营主体都十分看好滨水空间的开发再利用,也由此加速了项目推进。
庙行段1.4公里滨水岸线,没有选择“再造”,而是在原有基础上做叠加。譬如,在龙盛活力小镇贯通点,原来码头遗址留下的吊机和水泥墩均完整保留,并被改造为景观桥、瞭望台等功能性设施。
蕰藻浜庙行段还定下了专属主题形象——“猫”,把庙行首字汉语拼音miao与陈伯吹“一只想飞的猫”的故事融入景观中。独特的艺术装置,吸引了不少人专程坐地铁来打卡。
不久的将来,蕰藻浜庙行段1.4公里滨水岸线北侧也有望升级贯通。相关负责人希望,借由地铁线路的开通运营,其能成为滨水空间改造的新实践范例。
作者:王嘉旖
编辑:单颖文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