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衡(生卒年不详),字稚圭,东海郡承县人,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匡家世代务农,但匡衡却十分好学,勤奋努力,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帮工以获取读书用资,他“凿壁借光”的故事被世人广为称颂。
关于匡衡出生地,目前有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鲁城镇匡王村、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王庄乡匡谈村、今山东省苍山县兰陵镇境内等说法。还有一种说法,说匡衡的祖籍是东海承人,到了匡衡时代迁到了山东邹城,又把山东邹城匡庄村视为匡衡的故乡。
小结一下:匡衡是山东枣庄、临沂一带的人。为什么我对匡衡的幼年生长地很感兴趣,因为后面要用到。
接下来我们展开分析:匡衡的家境和家庭结构;鲁南部的土壤特性;西汉时期山东房屋结构;西汉时期文字记载方式;西汉时期学生的教育方式;西汉时期的室内照明工具;凿壁偷光中“凿”的工具;光学分析;西汉的举荐制度。
一、匡衡的家境和家庭结构
匡衡的族谱记载:第二十九世崧,赘居(就是现在的招女婿)东海丞县(今山东枣庄峄城)董氏,崧生纲,纲有子二:长子匡衎,次子匡衡。匡衡有个哥哥匡衎。《汉书·匡衡传》通篇中不见匡衡父兄的名字。在匡衡家的族谱中也没有具体记载,现在的教科书上说匡衡家世代为农,家境贫寒,真的是这样的吗?
《修水分谱》的记载:二十九世匡纲:幼名赐,名纲,汉宣帝五凤四年(公元前54年)为东海太守生二子:衎、衡。
三十世匡衎:汉给事中(“给事中”是一个加官的封号,就相当于现在的领导兼职什么职务,在汉代给将军、中书、士郎等官员附加的一个官职,给皇帝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一个官职),擢紫微郎尚书令(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办公厅主任)。子一:成。
三十世匡衡,汉元帝丞相,封乐安侯。食邑六百户,葬兖州峄县,县东有丞相祠,子三:咸、昌、某。
从上面的信息里,我们姑且不去考虑到底是匡衡当了丞相后他哥哥再提拔上去的,还是他哥哥当了大官把他拉上去的,至少我们搞清楚一点:匡爸的出生时间,大约推断了匡衡的出生时间,是在公元前一点点。在记载中匡爸是东海太守,至于到底是不是我们后面再说。反正根据文中记载他们父子两代人好像不是普通农民,不是穷的叮当响的那种家庭,这和教科书里记载的不一样。
二、鲁南部的土壤特性
为什么要说这个,这和凿壁偷光有关系,要搞清楚这个壁的构成用得到。在匡衡幼年生活的地区来分析,应该是褐土,小结了一下,褐土就是含有砂页岩、变质岩杂质的黄土,说这个有什么用?凿壁凿的是建筑结构中的粘合材质,不是凿的砖块,西汉时期的房屋结构中粘合物基本3种:黄土、石灰、煮熟面粉、糯米和石灰的混合物(这种强度和防水性最好,造价也最高),细节我们后面再讨论。
山东的土壤大致有5种:1、棕壤:主要分布在胶东半岛及鲁东南丘陵。2、褐土:主要分布于鲁中南低山丘陵。3、潮土:冲击平原的入海口附近。4、砂姜黑土:莱西胶莱河谷平原。5、盐渍土:鲁西北黄泛平原。
匡衡凿的什么土?褐土,上面说了,就是带杂质的黄土,但是造房子砌砖的时候用的必须是筛选掉杂质的。那这里先记住,砖块之间的粘合材质是黄土,后面还会用到。
三、西汉时期山东房屋结构
西汉人什么造房子?皇宫、大官员、富人用青砖、石料、木材,穷人用黄泥砖、黄土和木材,砖木结构的居多。材料:砖、石头、黄土、木材、石灰、煮熟的谷物粉末(浓稠的面浆、米浆、或者与熟石灰的混合物,是富人用的)。关于砖的粘合材质,石灰和熟谷物粉末的混合物,小匡同学根本夜里凿不穿。只能扣黄泥砌的墙。
我们先看一下西汉时期出土的陶质房屋模型(古人下葬时候的陪葬品)
惊叹,都是两层小别墅!虽然建筑面积不大,但基本都是两层的结构,有楼梯,有院子,有辅房。够精致的。从这点上分析,两层的结构用纯黄土建造不现实,基本就是石料或者砖结构的,外加山东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雨较多,房屋不适合全部用黄土建造。
汉代有砖、石料用于房屋的建造,屋顶采用木结构,周代开始就已经有瓦的使用,木结构也同时用于装饰、承重、抗震动。在南方木结构的多一点,北方的砖结构多一点,由于南北人口的相互迁移,建筑结构也在相互借鉴,当然南方的民族也会用竹子建房屋。
关于建筑用砖,在春秋战国时期陆续创制了方形和长形砖,秦汉时期制砖的技术和生产规模、质量和花式品种都有显著发展,秦砖汉瓦么。 西周初期出现了瓦。西汉时期匡衡的出生地也是中国经济、文化的中心,所以关于建筑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根本不是问题。有人说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老百姓建不起砖木结构的屋,在西汉时期鲁、苏、豫的交界处经济是很发达的。
四、西汉时期文字记载方式
匡衡读的什么书,写有毛笔字的竹简,这点没有什么疑问,先秦开始用竹简记录文字,蒙恬(秦朝)公元前约223年发明了毛笔。竹片到竹简有削平的加工过程,毛竹直径大,制成的竹简弧度相对小,更平整一点,竹子的内腔和外表亲水性不一样,直径更大的毛竹制成竹简时被切削的弧度更小,竹简中间和边缘的亲水性更趋于一致,更利于书写毛笔字。
这里有个问题,毛笔书写的墨迹很难褪色,但是竹简时间放置时间长了会发黄,时间越长黄的越厉害,直至焦黄色,越旧的竹简字和竹片的对比度越低,越旧的竹简读起来就越吃力,新的竹简会好很多。后面有具体的实验来说明,课本上说匡衡的竹简是借的地主家的,旧的,肯定是发黄的。
五、西汉时期学生教育方式
竹简上的字没有拼音,没有词解,可能有少量的注解,没有图像。当初没有字典,没有互联网,交叉性的解释书籍也很少。有书塾,类似于现在的学校。我们给现在的小朋友扔一卷竹简,让他自学,成功的概率很低,也没兴趣,没有老师给的解释,很多人看不懂。那问题来了,匡衡白天放牛,一个人读竹简,晚上一个人偷光看书,他能全部看明白么,他没钱买竹简,借的,更不用说出钱去书塾了。看懂竹简要有老师教,或者有父兄给口头解释,要么在一个文化圈子里,古代的读书人,在读书的初级阶一般是进过书塾的,后期不去了,字都认识了差不多了,再自学就是在丰富知识点、提高境界了。那匡家是不是农民?不富裕是不是事实?他爸是不是太守?有没人教他读书?他哥有没在教他读书?他的境界和为官处事的经验父兄有没给他指点,我们都无从考究。
六、西汉时期的室内照明工具
凿壁偷光的原文: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烛一个字,蜡烛?油灯? 5000年前古埃及人发明了蜡烛,中国古代蜡烛是东汉晚期开始才有的,广州出土的东汉烛台(现存最早的记录),在唐代蜡烛仍然是奢侈品,在西汉是没有的,匡同学借的应该是油灯的光。
那油灯的燃料是啥,这个倒是种类很多,植物油脂(大麻油、豆油、茶油、提炼过的松脂…。花生16世纪引入中国,油菜更晚,西汉时期没那两样东西),动物油脂(蜂蜡---黄蜡、白蜡---白蚁分泌的蜡、当然也可能是提炼的其它动物油脂,这些都是稀有物资,采集量很少,古埃及人把自然提取的蜡融化后再成型做成蜡烛,我们的祖先直接放灯盏里直接用),在西汉油确实是比较贵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物钟不会颠倒,生活很有规律。
西汉的油灯造型:
道这里要补充一点,我们上次在《磨杵成针》说到亚麻、棉花的使用,这里说的是灯芯,灯芯在西汉大概率是亚麻搓成的绳子做的,不是棉花搓成的绳子,丝绸、羊毛做灯芯也不好用,植物纤维碳化的时候发出的异味小,动物毛发、蚕丝碳化的时候味道太大了,毛细导油效果也没织植物纤维好,露出油面的灯芯一会儿就被烤焦,蛋白质膨胀分解了,灯芯寿命也短。
再补充一点,古代的皇宫、贵族往往使用灯罩,用丝绸做的灯罩,一、增加美观度;二、减少气流影响,防止火焰闪动。三、利用灯罩提高漫反射,增加光线的柔和度。
接下来说说植物油灯的亮度,11勒克斯(离开灯芯20cm取值),蜡烛14 勒克斯 (离开灯芯20cm取值),勒克斯是照度的单位,被光均匀照射的物体,在1平方米面积上所得的光通量是1流明时,它的照度是1勒克斯。
下棋打牌的照度为150勒克斯,看小说约需250勒克斯,书写约需要500勒克斯。以上是标准达标数据。
油灯11勒克斯 20cm处取值,灯芯的火焰呈球状向空间360度发射,受光面积、光通量固定的话,考虑的就是距离了,球体表面积计算公式S=4πr²,离开油灯20cm处11勒克斯,那距离灯芯火焰处40厘米处(2倍的距离)的的光照度就是11/4勒克斯,我们假设邻居家的豆油灯距离匡衡的竹简(隔着一面墙20cm,匡衡同学拿的书离开墙面至少20cm,邻居家的桌子就挨着墙放,油灯在桌子(桌子1·2米见方)的正中间,离开墙面60cm,都是最理想的状态)1米,20cm的5倍,那得到的光照度就是11/25=0.44勒克斯,那0.44勒克斯能不能看清竹简上的字,还是发黄竹简上的字?基本不能(做了试验),那有的小伙伴要问了,为啥我们在屋子里点了蜡烛距离蜡烛一米还是能隐约看清字? 漫反射,房间里的漫反射,增加了4倍的光照度都不止,在晚上把蜡烛拿到空旷的户外点上看书,没有漫反射,50cm处看书也是不现实的。
匡同学借来的光,基本没有房间的漫反射,因为有一面约20cm宽的墙阻挡了邻居家房间绝大部分的漫反射。至于光通过墙体的几种可能性我们后面再讨论。
七、偷光中“凿”的工具
匡同学晚上睡不着,想起了学习,翻身起床,凿壁偷光,勤奋的很。那在古籍中的描述是,见微光,凿之,就是把窟窿挖大一点,增加光照面积。这里我有个疑问,他用什么挖的,前面讨论过墙用石头或者砖混上黄土垒的,就算墙面没有用黄土、石灰再糊一层,用手指头抠不现实的,用的啥?杀牛的刀?(在厨房,厨房里也是黑乎乎的,怎么跑去找?),自己房间里的竹枝扫把,扯一根枝下来捅捅?自己床的凉席上抽一根枝条下来捅?还是本来匡同学的枕头下就一直藏着一把刀刃超过20cm的利刃? 我不知道,反正凿要锤子,要凿子,动静很大,邻居还没睡(这个邻居假如真的存在的话,我估计应该是他分家的哥哥,或者就是他的近亲,不然两家在建房子的时候不会共用一堵墙)。
把20cm左右宽的墙体捅穿,至少捅、挖的工具有25cm长,什么工具合适?这种情况就算在现在的家庭也很难找出合适的工具,有的同学会说墙体的瓶颈阻挡物可能就5cm的宽,好吧,我们就假设他挖成功了,找到了合适的工具,那还有一个问题,墙体的砖是规则状排列的,黄土填充的是缝隙,这个缝隙要么是水平排列的,要么是垂直排列的,也就是说,这个缝隙要正对着邻居家油灯的灯芯,假如不是正对,那透过来的光线是邻居家房间漫反射光线透过来的,那光的照度就是小数点后面好几位的数值了,用来看书什么的就是扯淡了(再次做了漫反射光照度实验)。
那到底有没这个可能性,有的,把墙的砖扣一块下来,扣一块下来可能还不够,完整的扣一块下来那就是真的要金属工具了,用个竹枝、篾条什么的是搞不定的,真的要凿了。
缺少漫反射的光源效率很低,光透过有黄泥残留的缝隙,光在缝隙边缘的漫反射就被吸收了,邻居的油灯放在桌上,桌子高90cm,油灯高20cm,加上去110cm高,匡同学隔壁借光,把手里的竹简也举110cm高,我想象不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读书姿势,能举多久?能这样看几个晚上的书?会不会引起近视?按我的判断就算他真的这样做了,也不会超过3次。
八、汉代的举荐制度
西汉的时候没有科举制度,公务员考试没有笔试的,是举荐,就是由乡绅、官员根据学生的口碑来推举,某某地方有个少年,刻苦勤奋,聪明绝顶,知书达理,传千里,举荐是要有推举担保人的,是谁???普通老百姓的举荐作用可不大,要达官贵人的,举荐后再由录用的单位面试一下。
西汉文人学习的内容:主体是诗经,匡衡也最擅长诗经,诗经一共多少字:39224个字;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也有说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记录诗经的竹简有多少呢?近4w字,一卷竹简算200字,约200卷,整整一牛车,匡同学在面试之前必须全部熟读,烂记于心,不然面试的时候不够用的,相比于达官贵人家的娃(家里本来就有全套)这点是劣势,可是他帮放牛的地主老儿家有200卷的全套诗经么?我不知道。
匡同学,还有一个兄长匡衎,小匡同学晚上独居一室才敢墙上挖洞,父母又一室(和父母住一起大半夜的墙上挖洞肯定挨揍)。加上厨房、客厅,达到或者超过的两一厅标准了,哥哥到底去当官了,还是成家了住隔壁,还是住另外的一间独卧,这些都搞不清了。反正随便怎么说他家当初算是小康家庭,居住条件挺宽敞的。
墙上挖窟窿看书是谁帮流传出来的,哥哥?邻居?匡爸?还是他自己?匡哥的年龄为啥没有记录?和匡弟的年龄差多少岁?匡爸到底是干啥的,是不是太守?匡哥先当的官还是匡弟先当的官?匡妈到底是谁的女儿?匡爸大老远的去入赘为何?匡外公到底是土豪还是老干部?为啥记录自己祖籍的《修水分谱》和《匡家族谱》记载的不一样?举荐人在古代是自己的恩人,为啥被抹得毫无痕迹?这些问题都在被回避,唯独墙上扣窟窿的故事一直在流传,匡同学是丞相,又是经济学家,应该是个很细腻的人,他真的会大半夜去刨邻居家的墙?我深表怀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