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发现有趣的事情,定得先忘记名字。
因为无从知道名字,
而开始对眼前的事物认真观察起来。
那种感觉,孩子们都知道,
就像多了一双眼睛,让你看到一个更丰富的世界。
8月7日,“无标之本”植物艺术装置展在西安迈科中心茑屋书店正式展出。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9月10日,共有16个作品都是由一位毕业于中央美院、上过《天天向上》的90后植物手作师茹茹萍创作的。
她用收集来的知道或不知道的植物做成蜗牛、乌龟、甲虫、飞蛾等等自然界存在的动物,展览左边是做好的“动物”成品,右边是所选用的植物标本陈列卡。
创作者茹茹萍通过手作、绘画、摄影等方式探索“一朵植物的更多可能”, 首次提出植物手作画概念——将手绘画作与天然永生植物结合的创作形式。 在她的植物手作画《来自丛林》系列中,她用松树装饰鹿角,用海铁树装饰斑马,用玫瑰花装饰火烈鸟……很多人眼中稀松平常的植物,在她手中,变成了艺术品,又获得了新生。
值得一提的是,与其他展览相比“无标之本”植物艺术装置展非常独特。因为在这个展览里,植物标本们没有名字,“动物”标本们也没有名字,只有编号。
茹茹萍认为,在碎片化信息时代里,大多数人越来越容易因为一个名字或标签去做一个决定,或是通过一个标题去判断一篇新闻,或是通过一条评论去评价一个事件……当我们只从名字来感受事物,那就犹如盲人摸象,只能看到你以为的世界,或者说是别人希望你看到的世界。
“当我不去关注植物的分类和名字,只是单纯收集,便发现了更多有意思的可以制作成标本的植物,也发现了另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可爱的独特的植物总是和自然界的某种动物有神似的地方。”
于是她尝试用这样的一个不提及植物或动物名称的标本展览,让观者可以暂时忘掉植物的名字,忘掉昆虫的名字,只是用双眼去看大自然原有的一花一叶一果一木,去观察叶脉的走向,去发现昆虫的表情,惊叹于植物与动物间竟然可以如此相像,去让脑袋重新思考常规的一切。
此外由于植物标本并不像鲜花那样以颜色和气味迅速吸引人的注意力,相反,干燥植物本身的质感和触感才是其耐人寻味所在,因此在此次展览中并没有特别加相框玻璃罩等防护,可以让观者更贴近标本观看。
文化艺术报见习记者 刘潇
责 编 | 赵悦冰
审 核 | 梁飞燕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
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
-- END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