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中国艺术的核心,无论从其哲理的深刻、审美的丰饶,还是人文精神的厚重来看,它都表征着中国古老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一种不可磨灭的伟大符号和标记。任何一个文化艺术模式,都有其技术实用层面、美学层面,学术文化层面,也有精神层面的价值。书法也是如此,书法有技术体系,艺术体系,学术体系、教学体系,同时,书法更具有思想哲理的精神性价值,称之为“书道”。
“道”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起统领作用的哲学概念,早在商周时期就有“道”字概念的出现。在先秦诸子百家,尤其是在儒、道学派的思想和汉以后对中国文化起重要影响作用的佛教理论中, “道”均是核心概念,反映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中国的“书道”集天道+医道+人道于一体,博大精深、体系完整、群星灿烂、资源巨大,书道是书以载道之意,将国学文化、人生之道等通过书法、字画、篆刻、雕刻、碑刻、剪纸等多种形式得以体现和传播,不单纯强调的是书写技法,也包括修身、养生、悟道之意,有着深厚的道学承载,有着深厚的文化寓义,是自然规律、人类生活、内在情感的真实表现。
而杏林书道是以“杏林文化精神”为核心,旨在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通过书法、字画、篆刻、雕刻、碑刻、剪纸等多种文化艺术品进行展现,有助于促进医学人文关系,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提升新时代文化自信。广东医养融合平台组委会、广东省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会联合文化艺术领域的权威机构、有志之士共同成立广东医养杏林文化产业委员会,开展“杏林书道 寻名著 访大家 神笔丹青書中华”活动,汇集各大书法家、画家、雕刻家、篆刻家、碑刻家、剪纸大师等文化艺术名家共聚一堂,通过丰富的文化艺术更好地传承、传播,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杏林书道 文化传承
古人通过各种文化艺术来品评人物、选拔人才、陶冶性情、提升境界,每个时代均有每个时代自己的标准、流派和标志性、象征性的人物与作品。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当今世界全球化、一体化的大趋势影响下,民族的、本土化的传统文化具有其不可替代和复制的重要价值,同时也面临着被边缘、取代、衰落, 甚至消亡的危险。如何继承、如何弘扬发展,成为当前文化艺术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杏林书道”集天道、医道、人道于一体,成为优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杏林书道是“天道”
“道”就是自然之道,道的本质和最高境界就是自然。所谓天道,即万物的规则、万物的道理,一切事物皆有一定的规则。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凡事必须顺应自然,不能违反自然规律。其次,道的规律就是阴阳相生相克:荣枯生死、春夏秋冬、悲欢离合,万事万物总是不同、变化、变换,按照一定的秩序和目的,循环往复,和谐共存。这就是老子说的“道负阴以抱阳,冲气以为和”。
经久不衰的杏林文化从它的内涵层面上来说,神医董奉充分汲取了老子的“中和”思想和太平道追求的“均和”思想,打上了“道与德”的文化烙印。董奉追求的是“奉天地顺五行”的自然规律,从而达到其修道从医的最高境界——无为而为,体现了一种超然境界。杏林书道描绘了“杏林”那种恬淡惬意的画面和场景,让人们感受到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这也是“至亲”、“至善”、“至诚”、“至信”、“至中”、“至和”的价值标准,“道”与“德”的最高追求。
——杏林书道是“医道”
“杏林”已成为中华传统医学的代名词,自古医家以位列“杏林中人”为荣,医著以“杏林医案”为藏,医技以“杏林圣手”为赞,医德以“杏林春暖”为誉,医道以“杏林养生”为崇。神医董奉修道行医、济世救人,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典故,代代相传。在老百姓口口相授的故事里,在医界代代相承的效仿中,成为了根植大众心中的寄托与追求的文化现象,表达了人们对于高尚医德、精湛医技的赞美,是强劲的民族文化体现。
“杏林书道”以杏林文化为创作题材,以杏林、杏花、杏果、医养杏林节传奇故事、神医董奉等为主题,形成各种书法、字画、篆刻、雕刻等文化艺术作品,将成为文化产业的主流。这些作品也是弘扬医养杏林文化精神的具体举措和生动实践,激励医务人员敬岗爱业,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感恩医师,避免医患纠纷,营造良好的医学人文氛围。
——杏林书道是“人道”
人道,就是尊重人性,达到“以人为本”的一种价值观,具体表现为关怀人、爱护人、尊重人,做到以人为中心,以具有时代色彩的眼光研究和对待人的特点、需求和利益。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党中央、国务院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杏林书道是人的精神寄托和心灵归宿,杏林书道通过多元化文化艺术形象,充分展现健康、积极、乐观、向上、激情、和谐、幸福、长寿等意境,滋养着人们的灵魂 ,达到身、心、灵的协调统一,让每个与杏林书道结缘的人充满正能量!
寻名著 访大家 神笔丹青書中华
为了把杏林书道发扬光大,广东医养杏林文化产业委员会正式开展“杏林书道 寻名著 访大家 神笔丹青書中华”活动,将走访全国甚至全球各大书法家、画家、雕刻家、篆刻家、碑刻家、剪纸大师等文化艺术名家,搜集各种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举办杏林书道文化艺术全国巡展,策划杏林书道文化艺术论坛,让杏林文化成为中国文化自信的象征。
——杏林书法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经过几千年的积累与创造,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书法俞发艺术魅力。杏林书法以行书体、草书体、隶书体、篆书体和楷书体为主,以杏林文化元素所创作的各种书法作品。
——杏林字画
字画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杏林字画融入杏林文化元素,通过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漆画、色粉笔画等多种形式进行体现。
——杏林雕刻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的各种雕塑工艺,如牙雕、玉雕、木雕、石雕、泥雕、面塑、竹刻、骨刻、刻砚等,是中国工艺美术中一项珍贵的艺术遗产。杏林雕刻以杏林书法、字画等作品为主体,雕刻在不同的材质,形成丰富多彩的杏林雕刻作品。
——杏林篆刻
篆刻艺术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一方印中,即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并且更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可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杏林篆刻以杏林书法、字画等作品为主体,打造具有深厚杏林书道文化的篆刻作品。
——杏林碑刻
中国碑刻文化历史悠久、灿烂辉煌、意蕴深邃、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碑刻泛指刻石文字或图案,指将书写好的墨迹复写于平整的石板(或石壁)或木板上,然后镌刻而成,一般包括:碑、建筑刻石、摩崖刻石、墓志等。杏林碑刻重点以杏林书法为载体,把杏林书法作品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形成独特的杏林碑刻作品。
——杏林剪纸
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杏林剪纸主要以杏树、杏花、杏林等为题材所创作的剪纸作品,是杏林书道文化的象征。
——其他文化艺术
其他以杏林书道为主题的文化艺术作品。
“杏林书道”大舞台 让文化艺术大家生命绽放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书道面临着社会大变革、技术大发展、知识大爆炸、风尚大迁移的深刻影响,发展业绩显著,但发展瓶颈也明显,挑战与机遇同在。西学的进入,书写工具的变化,一度文化无用论及浮华、浮躁、肤浅学风、书风的盛行,商品化和市场机制的风行,加之,对中国书道文化的疏于研究、认知缺失等,所有这些,都在影响和冲击着当代和当下书道的发展。
而中国书道,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独特的、优秀的符号,成为提升中国国民素质、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四个全面”的重要抓手,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链条中的重要一环,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发展和提升中华文化全球影响力的重要载体和内容。因此,以杏林书道为突破口,推动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加强国人的文化自信,已成为书法界、文化界等急需应对的时代课题,也是每个文化艺术家的重要使命。
为此,广东省医养融合平台组委会、广东省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会、广东医养杏林文化产业委员会向各大文化艺术大家发出诚挚的邀请,欢迎大家加入杏林书道大舞台,发挥大文化艺术大家的智慧能量,谱写杏林文化新篇章,让文化艺术大家生命绽放,让杏林书道伫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永垂不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