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蓉)为有效促进土地流转,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自2011年,珲春市发展以家庭农场为主的适度规模经营主体以来,家庭农场已成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力军”,在推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实现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珲春市持续推进家庭农场发展培育计划,根据农业发展需要,以打造现代农业强市为目标,强化政策支持、优化指导服务,持续推动家庭农场科学规范高质量发展。
珲春市通过安排专业力量,落实具体措施,密切跟进专业农场创办工作,为其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为专业农场在融资、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农业机械购置、生产经营指导等方面,提供跟踪服务。依托“家庭农场建设项目”,积极对接银行、物流机构,支持家庭农场贷款贴息、提供农机购置补贴;在邮政APP惠农版块上,为家庭农场争取多元销售渠道,拓宽农产品销路;建立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训制度,将家庭农场人才培养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培训、组织外出学习,全方位提升家庭农场人员素质,不断开拓农场经营者眼界,提高生产经营能力,着力培养一批有文化、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场经营者。
截至2021年7月,珲春市累计发展家庭农场183家,规模经营主体耕地总面积12622公顷,占全市耕地面积的35.1%。其中,家庭承包地面积6580公顷,涉及流转土地的农户数为3927家。规模经营主体种植项目有大田农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其中,旱田7776公顷、水田3692公顷、其他经济作物1154公顷。按经营面积统计,农场经营土地面积在10-50公顷的有32家,50-100公顷的有105家,100公顷以上的有46家。全市共有16家省级示范农场。
珲春市农业农村局农村经济管理站站长胡涛表示:“目前,大部分家庭农场还处于投入大、产出低的阶段,要想提升效益就必须有创意农业的开发。”
珲春市春艳种植专业农场位于三家子满族乡东岗子村,初秋时节,农场内的水稻长势喜人,随手捞出几只稻田蟹,只只色泽光亮、爪健体肥,到秋收时,将是市场上的抢手货。据农场主刘春艳介绍,农场共承包了360公顷耕地,专门种植绿色水稻、玉米和大豆。“以前,单独种植绿色水稻,一垧地一年也只能收入1万元左右。”作为当地的种植大户,刘春艳一直都在琢磨如何能获得更大经济效益。2016年起,她积极探索稻蟹套养致富路,在50公顷水稻田里投入蟹苗,“以稻养蟹、以蟹养稻”实现一田两用、一水双收。稻田养出的螃蟹,肉质肥厚,口感细腻,在市场上十分受欢迎。通过创立蟹田稻米品牌,有效提升了稻米销售价格。在没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50公顷的蟹田稻每年可获得200万元的收入,是50公顷普通绿色水稻收入的4倍。
初夏时节,来到珲春市板石镇湖龙村松哲种植专业农场,一望无际的芍药花竞相开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观赏。据农场主李松哲介绍,该农场共有380公顷土地,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和黄豆。起初单一的种植,销量并不是很好,因此,他果断转变思路,种植了80公顷的芍药花,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李松哲计划明年继续扩大种植规模,以“种植+休闲旅游”模式,打造芍药花海,大力发展观光园项目,积极打造集药材种植、观光旅游于一体的产业基地。“有了休闲娱乐项目,游客进得来、产品销得出,以后的年收入也会逐年提高。”李松哲自信地说。
珲春市将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完善家庭农场规范化发展管理制度、探索家庭农场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通过典型示范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转型,推进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