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又一批高中生毕业了,这一年,刘煜炎从教已经整整四十周年。
这位北京民办学校的校长,13年来带出千余毕业生,其中不乏牛津剑桥、美国藤校的学子,成为教育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刘煜炎从教四十周年的研讨会上,出现了一批特殊的见证者——几位中科院研究员、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们尊敬地称呼刘煜炎为老师、导师。
他们曾经都是刘煜炎的学生。
01
camford
他奠定我一生的方向
第一节量子力学大课
赵凤军是中科院空间信息研究院的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四十年前,刘煜炎刚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在河南周口师范学院开启了教育生涯,赵凤军是他任教时的第一届学生。
量子力学是走在世界科学前沿的物理科学,在很多人眼中神秘而艰深。刘煜炎第一次任教就担当了这门大课,也为青年学子打开了一扇门,引领他们探索世界的根本问题。
赵凤军至今保存着刘煜炎赠送给他的一套量子力学教材,“这不仅仅是一部教材,它意味着老师的期待和鼓励,激励着我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勇往直前。”
赵凤军还带来了另一个同学丁洪智的祝福。他目前在英国一家著名公司做首席工程师,曾经在曼彻斯特大学任职。
◮赵凤军博士在研讨会发言
当年这些大学生的学术生涯起点,也是刘煜炎从教生涯的起点。
“我自告奋勇去教量子力学和原子物理学,就是因为我自己不懂。越不懂我越讲,很快我发现以教促学的‘主题研修’学习效果特别好,这也是我一切教学思想的源点。”刘煜炎说,“在教中学,我也会让学生给学生讲课,尤其是让学得差的学生当老师。”
后来,刘煜炎考上了中科院的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了中科院武汉物理所工作,在物理所的科研成果助他顺利拿到全奖去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剑桥期间,他跟世界顶尖学者学习,不仅在科研道路上探索,更重要的是学到了科学传承的真谛。
◮刘煜炎多年前带的学生如今已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02
camford
科学家精神
创造发现是他们的灵魂
科学家是什么样的人?
他们是一群具备超强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专业高手,他们善于从无到有发生创造,也善于从小到大找到发展的逻辑,把握事物的规律,发现创造新的系统。
那些年,在科学的殿堂里,刘煜炎曾经奋力拼搏,也曾因专业品质而载誉无数:
他曾因对大气臭氧层破坏机制研究的重大贡献被评为全英94/95年度十佳杰出青年学者;
1995年担任欧盟发展委员会HCM微波波普项目负责人;
他曾是剑桥大学医学院及化学系高级研究员;
1995年,应邀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跨世纪人才;
1997年,入选科技部专家委员会、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人选;
1998年,获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津贴;
2000年受聘华东师大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煜炎和他的博士生
◮刘煜炎和剑桥大学国际教育考试中心前主任肯•莫里
从剑桥大学回国,刘煜炎在中科院带领科研团队工作。
段传喜是刘煜炎那时带的博士生。现在,段传喜已经是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博士生导师。他感慨地说,是那段经历奠定了他一生的学术方向。
华中师大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黄光明,也是在那个时期跟随刘煜炎从事激光光谱研究,并在刘煜炎指导下去剑桥大学完成博士实验。2000年刘煜炎帮助华中师大建立激光光谱实验室,黄光明也在那里跟段传喜博士一起做激光光谱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刘煜炎把中国科学家的严谨务实传统和唯真创新的执着融入了自己和团队的基因。
转型教育的他,也把这种基因注入到教育事业的探索之中。
◮黄光明博士在研讨会发言
◮段传喜博士在研讨会发言
03
camford
教育传承
科学家要去解决根本问题
“最让我服气的是,我老板挖一口井,他就一定要挖出水来。”时任中科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的刘红平,这样评价他当年的博导刘煜炎。
中科院的四年科研工作中,刘煜炎带博士生探索挑战性的难题。他认为,要当科学家,就要搞诺贝尔奖级的题目。
“当时很胆大,都想特别大的题目,比如生命起源,地球臭氧层的破坏,癌症基因,就因为这些才是物理、化学家应该想的本质问题。”
“诺奖颁给解决根本问题的基础原创性成果。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总归有一部分人愿意干这样的事,我就有学生在研究诺奖级别的题目,这种学生最主要的品质是执着。解决科学问题不一定需要天才,就是需要用正确的方法去执着地干事情。”
这样的科学家精神,也成为刘煜炎教育思想的根基。
这也是凯博学校师生耳熟能详的“一个目标,一生追求”。
作为科学家的刘煜炎转型教育,成就了他独特的教育视角,他向着那些看似不可能的目标发起了挑战,他带着孩子们一起突破自我,创造价值,缔造了一个个“教育奇迹”。
◮刘红平博士在研讨会发言
04
camford
破局教育“内卷”
科学精神和基础教育的化学反应
2003年,刘煜炎开启了基础教育的办学实践。2008年,他开始独立办学。
科学要去解决根本问题,教育也是这样。
越来越多的孩子厌学、失去创造力,家长越来越焦虑,这些问题的症结到底是什么?
近年来,和教育“内卷化”同时流行的热词还有“鸡娃”“牛娃”等。家长的焦虑甚至从孩子的低龄阶段就已开始。
“我非智者, 爱智而已”,苏格拉底如是说。哲学(philosophy)一词源于希腊文,前面的philos是爱, sophia是智慧,哲学就是爱智,就是热爱思考,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哲学的发展孕育了科学,有了科学才有技术,技术强大才有国家实力。苏格拉底的“引产婆”教育思想,即是以培养“爱智”之人为主旨的启发式教育,它是所有原创性科技人才发育的土壤,也是先进技术研发背后的真正推手。
“创新人才”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多年的探索中,刘煜炎发现,首先,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必须是完整的、跨领域的。知识结构越复合的人,越有可能跨领域创造出新知识;其次是拥有“爱智”的思维方式,拥有好奇心,喜欢钻研不怕失败,这样的人从事“突破性创新”才会水到渠成。
可当下很多学校里的做法却是,努力强化几个学科和几本教材的核心地位,在有限的知识点上反复练习、考试强化,所覆盖的知识面狭窄陈旧,同时磨灭了孩子们的好奇、思考、质疑和探索未知的可能。这恰恰是与培养创新人才背道而驰的做法。
近期,国内开始推行“双减”政策,全面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让孩子有更多的精力发展个性兴趣,提升综合素养。
而刘煜炎早在十几年前他创办民办教育之初,就提出,“让孩子们抛弃烦恼的、没有意义的作业,扔掉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考点。打开思路,畅想未来,展开翅膀,放飞自己的梦想,成就自己的未来幸福生活。”
在刘煜炎从教四十周年研讨会上,他的老师来了,他的博士生来了,他的往届高中毕业生也来了。
13年来,千余毕业生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其中,获得世界前二十强录取学生占比51%,获世界前五十强录取占比68%,世界八十强录取达78%,世界百强录取占比达到92%。至今,刘煜炎的毕业生中走出39名牛津剑桥学生、68名常春藤名校学生。
这样的成绩,是在没有掐尖,只靠打造普通孩子,不搞题海战术,不靠课外辅导的前提下获得的。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05
camford
生命·爱·创造
培养世界级的创新人才
在系统研究中西教育差异后,刘煜炎结合中国学生特质和教育环境现状,并在不断摸索和调整后,逐步确立“生命·爱·创造”的教育目标和“为思维而教、为未来而学”的办学理念。
刘煜炎在办学中,非常重视科技的创造性。
他创办的凯博外国语学校,教育价值观就是“生命·爱·创造”。所有的课程都围绕该价值观展开,爱是核心,可以用两个维度来体现,第一是用生命,第二是用创造。
“以我们生命的爱和创造这两个部分,去服务于另外一个生命或者我们自己的更高级的成长、发展和成功。”
“我们讲的‘爱’可以通过替别人着想来呈现。爱别人就是帮助别人、关爱别人和成就别人。你也可以通过你的创造性来表达爱:就是人家的困难你可以解决,人家的发展你能帮,人家的事你可以帮助办成。”
◮刘煜炎在高中课堂讲课。
所以,他提出iSTREAM 生命·爱·创造的教学体系。这个价值观逐渐形成一种文化、一种制度。刘煜炎尝试着用制度和产品的形式去形成一套体系,打造一套课程,推动全校的师生。
他打造了人人参与的课堂模式。学校展开探究式的课堂模式,用小组学习合作探究来完成学科体系的项目式教学,激发每个学生的内驱力和学习自主性,发现孩子与众不同的禀赋、特长、兴趣、爱好,然后鼓励孩子自我发现、自我实现。
他提出了价值引领大方向,鼓励孩子去试错。他们用师徒制、学伴制等机制让师生协同作战,互相激发,通过反复的质疑探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研修创新能力。
◮凯博学校的科创活动
“他们从来都没有让我失望过”刘煜炎说,“我们的学生,他们不论走到哪里,不论是在世界名校学习,还是在世界大平台工作,他们总能获得更大的加速度,不断呈现惊喜。”
教育是关系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事业。教育是以富有爱与创造力的生命,去为后继的生命赋予爱与创造的能力,启发他们在人生选择和规划上拥有更为独立的意识和实践,使每一个生命都绽放爱与创造的异彩。这也是刘煜炎办学一以贯之的追求。
END
如果,你想直接和他交流教育的方法
如果,你想了解科创教育如何破局内卷压力
如果,你想知道不靠补课,靠什么打造未来竞争力
如果,你希望打破对孩子的提早定义,打破单一的道路选择,为他们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欢迎您参加9月12日(上午9点)凯博教育分享会,和刘煜炎面对面深入探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