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中国—东盟民航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新华书记者 覃星星 摄
新华社南宁9月13日电 题:中国积极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航空客货运大通道
新华社记者覃星星
“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的航空业遭受很大打击,2020年的国际乘客数量同比下降了80%。现在印尼政府正在想方设法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印度尼西亚民航局局长诺威·里扬托表示,非常希望同中国、东盟成员国更好合作,促进东盟航空业复苏。
9月11日,第一届中国—东盟民航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本届论坛积极响应合作与发展的主旋律,顺应共建“一带一路”需要,共同谋划和推动中国—东盟在民航领域更深层次的对话合作。诺威·里亚托在视频发言时作出上述表示。
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胡振江说,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年来,中国和东盟各国民航部门持续推进民航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提升双方互联互通水平,与中国通航的东盟城市从6个增长至44个,航线数量从10条增长至671条。
广西南宁吴圩国际机场(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费志荣介绍,作为唯一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省份,广西始终是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积极推动者、深度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近年来,广西民航事业蓬勃发展,初步形成以东盟为主的国际航空大通道。
目前广西南宁吴圩国际机场至东盟国家定期航线数量达26条,可通航东盟十国的23个城市,基本实现与东盟十国首都和重点旅游城市、经济中心定期航线全覆盖。疫情期间,南宁往返东盟国家的国际货运逆势增长,今年上半年南宁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36.2%。
与会各方认为,新冠肺炎疫情给各国航空运输业造成重创,大家应守望相助,加强合作。“民航旅客运输以及货运需求的下降可能仍将持续一段时间,我们要积极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尤其是与中国民用航空局开展合作,遏制疫情在本区域的传播,推动中国—东盟航空市场稳健发展。”柬埔寨国务秘书处航空运输部部长万·占迪说。
“疫情让许多航空公司不得不取消航班,或者关停运营,影响到了航空产业的供应链和很多人就业。”马来西亚民航局局长切斯特说,马来西亚非常希望能够和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进行合作,推动民用航空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
“新冠疫情发生前,中国乘客是我们最大规模的乘客来源,但疫情让中国乘客数量锐减,是过去十年来的低点。”泰国民航局副局长沙伦说,泰国高度赞赏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所取得的成就。泰国将积极做好疫情防控,推动航空业早日复苏。
“一个人没有办法奏响一首交响曲,需要一个交响乐队,这说明我们需要通力合作。”国际民航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主任曼吉特·辛格说,在民航业遇到前所未有危机时期,首届中国—东盟民航合作论坛的举行非常及时,相信这一论坛将会为中国—东盟民航进一步合作打开通道,从而促进航空业的复苏。
中国民用航空局国际司司长梁楠介绍,2010年中国与东盟十国正式签署了航空运输协定,开放了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航空运输市场。不断完善的空中航线网络对人员往来、经贸合作起到了积极作用。疫情以来,中国—东盟货运航班数量明显增加。货运航班总量由疫情前151班增加到808班,在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回望过去,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民航领域积累的经验表明,广泛的共同利益是战略基石。展望未来,中国与东盟民航主管部门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寻找双方民航领域更多利益契合点。中方愿同东盟保持密切沟通,与东盟各国交流防控的经验和做法。
胡振江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民用航空局愿与东盟各国民航当局深化抗疫合作,切实提高区域民航疫情防控能力和水平;以支持落实《东盟全面复苏框架》为主线,携手东盟各国民航当局及利益相关方,全面促进区域行业恢复和韧性增长;推进中国—东盟民航全面合作,不断提高中国—东盟航空运输网络化、便捷化、一体化水平。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厅长陈鸿起表示,未来,广西将在发展规划对接、基础设施建设、临空经济产业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区域乃至世界航空运输业的新发展,为联通亚洲与世界架起“空中丝绸之路”作出新贡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