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例1】
下图示意某海域沿19° S的表层海水温度变化曲线。读图,完成
1~2题。
1.该海域可能是( )
A.非洲大陆东岸海域
B.南大西洋西部海域
C.南太平洋西部海域
D.南美大陆西岸海域
2.该海域洋流对环境的影响是( )
A.促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
B.使大气稳定性增强、能见度提高
C.形成大范围的渔场
D.促使途经海轮航速加快
【答案】1.D 2.C
【解析】
1.离海岸越近,19° S表层海水温度越低,说明沿岸受寒流降温影响,因此该海域应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大洋的东部(大陆西岸)。由图可知,沿岸水温与外海水温相差较大,说明此寒流势力较强,降温幅度大,是南美大陆西岸海域秘鲁寒流的可能性最大。
2.由上题可知,该海域可能位于南美大陆西岸,受秘鲁寒流影响,形成著名的秘鲁渔场。寒流降温减湿;该海区位于中低纬海区,水温高,水汽充足,寒流起降温作用,使流经地区多海雾,能见度降低;因不知途经此海域海轮航向,无法推测海轮是逆流还是顺流。【典例2】
我国台湾岛东北海域常年存在几个冷水区,其中心温度比周围低2~4 ℃,深度可达100米。冷水区的位置和强弱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下图示意台湾岛东北部海底地形与海洋表面平均水温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冷水区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
A.日本暖流遇海底地形抬升,底部冷海水上泛
B.寒流来水受岛屿阻挡,冷海水在该区域聚集
C.受洋流的影响蒸发量大,海水热量损失严重
D.东北信风吹拂形成离岸流,底部冷海水上泛
2.冷水区最明显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冷水区附近( )
A.通行难度增大
B.渔业资源丰富
C.台风灾害频繁
D.垃圾大量聚集
【答案】 1.A 2.B 3.B
【解析】1.冷水区位于台湾岛东北海域,沿岸受日本暖流影响,结合等深线可知,图示海域南部较深、北部较浅,自南向北流动的洋流遇海底地形抬升,底部冷海水上泛形成冷水区,A正确、B错误;暖流增温,C错误;东北信风吹拂形成向岸流,D错误。
2. 夏季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表层海水温度高,冷海水上泛海域与周围海域温差大,冷水区最明显,选B。
3. 冷水区是由于底部冷海水上泛形成的,冷海水上泛,将深处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浮游生物众多,渔业资源丰富,B正确;冷水区中心温度比周围低2~4℃,对船只通行影响不大,A错误;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冷水区附近气温较低,不利于台风形成,C错误;冷水区底部冷海水上泛,不利于垃圾大量聚集,D错误。
【技巧点拨】
1.洋流分布的判读方法
(1)根据常用纬度与环流方向判断
第一步:根据纬度确定海区。0°与45°之间为中低纬环流,45°~90°之间为中高纬环流(中心分别为30°或60°,即副热带或副极地海区)。
第二步:根据南北半球确定洋流方向(顺、逆)。
第三步:套用表层洋流分布图。
(2)依据海水等温线判断
2.判断洋流性质的方法
(1)等水温线判读法:等水温线凸出的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是暖流,如图(a)中M,由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是寒流,如图(b)中N。
(2)纬度判断法:海洋表层水温的分布大致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所以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洋流一般为暖流;反之则为寒流。如下图所示,A为暖流,B为寒流。
(3)根据大洋环流模式图来判断
①中低纬度大洋东岸为寒流,大洋西岸为暖流。
②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东岸为暖流,大洋西岸为寒流。
3.洋流对航海的影响
一方面要考虑经济效益,顺风顺水,省时省力,效益高;另一方面要从航行安全角度考虑航行中的海雾、海冰及港口的封冻期。其中海雾的形成与洋流存在密切关系,可以分成以下三种情况。
(1)低纬寒流流经海区。低纬海区水温高,海水蒸发量大,大气中水汽丰富。寒流流经的海区,形成了稳定的逆温层,水汽凝结形成雾。如秘鲁沿海多雾与秘鲁寒流有关。
(2)寒、暖流交汇处海区。在寒、暖流交汇处,寒流为冷源,暖流为热源,会形成局部热力环流,暖流上空的空气上升并向寒流上空流动,下部温度降低,形成逆温结构,进而形成雾。如北海海区终年多雾。
(3)中高纬度暖流流经海区。中高纬度(特别是冬季)空气温度低,暖流蒸发的暖湿空气降温凝结形成雾。如冬春季节北太平洋暖流流经海域多雾。
4.特殊洋流
1) 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季节变化,但都是暖流
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海水向东流动,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海水向西流动。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从总体上看,不论是冬季还是夏季,都属于暖流,这是由于该海域位于热带范围之内,水温常年较高的缘故,其道理与位于低纬度的赤道洋流属于暖流是一样的。
(2) 索马里洋流流向也有季节变化,却一寒一暖
冬季在东北季风影响下,索马里洋流自高纬流向低纬,但因地处热带,表面水温都很高,所以冬季的索马里洋流是暖流。
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在索马里半岛形成了离岸风,这导致底层冷海水上泛,虽然从低纬流向高纬, 却是寒流。
(3)北半球西风漂流是暖流,南半球是寒流
西风漂流受强大西风推动,海水自西向东流。
在北半球,西风漂流是日本暖流和墨西哥湾暖流的延续,分别称为“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由于这两股暖流的海水是从大洋西部的低纬度流来的,故属暖流性质。
而西风漂流则是在盛行西风的吹拂下在南纬40°~60°附近广阔的洋面上自西向东作纬向流动,确具有寒流的性质,原因:
①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环绕南极大陆流动的,南极大陆气候终年酷寒,地面上常年覆盖着很厚的冰雪;在极地冰原气候的影响下使南大洋海水温度较同纬度北半球要低。
②
从南极大陆延伸出来的冰舌,进入海面后形成了漂浮的冰山,这些浮冰融化时吸收大量的热能,从而使海水温度降低。③南极大陆的强劲而干冷的极地东风使高纬度的海水北流,加剧了海水的降温。
④西风漂流分布在南纬40°~60°的海域,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角小,年太阳辐射总量少。其次,又由于西风漂流正好在南半球温带多雨带,多锋面雨、气旋雨,阴雨天气较多,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总量进一步减少,据统计,仅为80-120千卡/平方厘米·年。
⑤夏季(1月),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公转角速度较快,夏季时间较短,即使是夏季海水温度也不超过10℃。因此,南半球西风漂流具有寒流的性质。
【变式演练1】
流冰是指随水流动的浮冰,每年2月份是北海道的纹别、网走观赏流冰的最佳时间。还有专程来这里拍鸟的人。栖息于堪察加半岛的虎头海雕和白尾海雕会迁徙到千岛群岛过冬。下图为北海道位置和周围洋流图。
读图,完成1~2题。
1.北海道的流冰( )
A.形成于本地沿海海域
B.来自于极地北冰洋
C.来自于鄂霍次克海
D.是岛上的河流形成的
2.虎头海雕和白尾海雕到此越冬的原因是( )
①纬度较低 ②鱼类丰富 ③森林密集 ④海上有浮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1. C 2. C
【解析】
1.从图中海流的流向可知纹别、网走的流冰来自于鄂霍次克海,是东萨哈林海流和季风带来的。故选C项。2.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北海道的纹别、网走位于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海上浮冰能为这些海雕提供栖息和觅食的场所;森林是陆上植被,与海上的虎头海雕和白尾海雕迁徙没有关系。所以选C项。
【变式演练2】
下图为印度洋部分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单位:℃)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 图示季节( )
A.P地的风向为西南风
B.P地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Q地洋流性质为暖流
D.E地洋流自西向东流
2.M海域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疏密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
①向低纬度弯曲—暖流 ②向北凸—寒流 ③等温线密集—寒暖流交汇 ④等温线密集—冷海水上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1.C 2. B
【解析】
1.图中北印度洋的等温线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原因是北印度洋冬季盛行东北季风,盛行由东北向西南流的季风洋流所致,因此P
地的风向为东北风;北印度洋的洋流流向呈现“夏顺冬逆”的规律,因此P地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沿索马里半岛沿岸向南流,形成索马里暖流,故Q地洋流性质为暖流;E地洋流为南赤道暖流,流向是自东向西。
2. M
海域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即向北凸),原因是西澳大利亚寒流向北流;等温线密集,原因是西澳大利亚寒流与北赤道暖流交汇,导致南北温差大。
【变式演练3】
海水“跃层”是指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等在垂直方向上出现突变的水层。夏季,黄海海水在水深20米左右的地方,水温突然降低到10°C以下,垂直温差可达到20°C,出现了一个延伸至海底的巨大冷水团,图1示意黄海冷水团底层温度分布。研究证明,黄海冷水团与“跃层”同步消长,每年春季开始形成,夏季达到最盛,秋季开始衰退,冬季消失,其范围与超前其6个月的风速相关。下2图示意25米层黄海冷水团分布范围变化与超前6个月的风速对照(经向风,北为正、南为负;纬向风,西为正、东为负)。据此完成1~3题。
1.25m层黄海冷水团分布范围的变化( )
A.与冬季西北风相关
B.
与冬季东南风相关
C.与夏季东南风相关
D.与夏季西北风相关
2.黄海“跃层”夏季最盛的主要原因是夏季( )
A.
气温高,降水多,表层增温减盐
B.暖流势力强,对黄海的影响更大
C.
盛行东南季风,与低纬度海水交换多
D.沿岸盛行离岸风,使深层冷海水上泛
3.地处黄海之滨的日照市,海产品因冷水团的存在而格外鲜美,原因是( )
A.
冷水团水质好,无污染
B.冷、暖水团相遇,形成水障
C.
冷水团透光好,藻类繁盛
D.冷水团水温低,水产生长慢
【答案】
1.B 2.A 3.D
【解析】
1.由材料可知,经向风,北为正,南为负;纬向风,西为正,东为负。那么由数据图可以看到经向风和纬向风都为负,得出风向为东南,根据图中水温可以判断黄海此时为夏季,而风向为超前其6个月,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由材料可知,海水“跃层”是指海水温度、盐度、密度在垂直方向出现突变的水层。海洋表层水温的热量来源是太阳辐射,夏季太阳辐射更强,表层水温更高。“跃层”是海水在垂直方向出现突变,是密度突然变低的情况,而影响海水密度的诸多因素中,淡水注入越多,盐度越低,海水密度越低,出现跃层最盛,而该地降水集中在夏季,A正确。流经黄海的沿岸流是寒流,B错误。夏季的东南季风对我国洋流影响较小,C错误。夏季沿岸盛行东南季风,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为向岸风,D错误。故选A。
3.题目所涉及的是海产品因冷水团的存在而格外鲜美,肉质好与其生长周期有关,气温越低,生命活动越缓慢,生长慢,有机质积累多,营养含量高,更为鲜美,D正确。冷水团不一定水质好,无污染,A错误。冷、暖水团相遇,形成水障,一般是渔场形成的原因之一,与海产品格外鲜美无关,B错误。海水透光性与冷水、暖水无关,C错误。故选D。
【变式演练3】
柔鱼生命周期短暂,约为一年,广泛分布于北太平洋20°N到50°N之间,每年在副热带的产卵场和亚北极边界的索饵场之间进行季节性洄游。在众多海洋环境变量中,水温对柔鱼的分布和丰度影响最为显著,成为柔鱼渔场最为合适的指示因子。下图示意8~10月份海上捕捞柔鱼作业次数在经度和纬度上的分布。
据此完成1~2题。
1.作业次数反映了柔鱼渔场的分布重心,8~10月渔场重心的分布变化是( )
A.8~9月份向东北方向移动,9~10月份向西北方向移动
B.8~9月份向东南方向移动,9~10月份向西北方向移动
C.8~9月份向东南方向移动,9~10月份向西南方向移动
D.8~9月份向东北方向移动,9~10月份向西南方向移动
2.柔鱼分布比较集中的海区可能在( )
①暖流经过的海区②寒暖流交汇处③河流入海口外围④海沟深处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1.D 2.A
【解析】
1.根据图中的作业次数数值的经纬度信息,可以判断8~9月份柔鱼渔场的分布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9~10月份柔鱼渔场的分布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多项选择可利用排除法,根据柔鱼的分布特点及洄游情况可以确定柔鱼在较温暖的水域活动及觅食,不可能出现在气温较低海沟深处,排除④。其余选项①②③正确,故选A。
本公众号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视频等版权归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综合网络等,略有修改,转载请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