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事虽渐平 教育待大贤
1913年9月1日南京失陷后蔡元培沦落到法国巴黎街头。三年后一份急电却打破他在异国他乡的时光,重燃了回故土为国出力的希望。原来做了83天的袁世凯病逝,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新任民国教育部部长范源濂发急电请蔡元培回国出任北大校长。国内风云虽然渐渐平息,但长时间的动荡导致社会尤其是教育腐败不堪,经过深思熟虑,1916年10月2日,蔡元培由马赛乘船回国。
在大风雪中走来的学界泰斗
京师大学堂也就是北京大学的前身,是戊戌变法维新时期光绪帝亲自下令批准成立的,是为了救亡图存挽救国家命运在教育上的改革的体现,可此校初办时所收的学生都是京官,被称为“老爷”,而监督及教员则被称为“中堂”或“大人”,一度曾被叫“官僚养成所”。一直到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时,依然没有什么改善,学生身带仆人,不务正业,更没有人谈论知识、研究真理和学问。当时甚至有这样的说法:八大胡同主要的嫖客是“两院一堂”的“人杰”,“两院”即指上议院、下议院,而“一堂”指的就是京师大学堂。在这样的大风大雪中走来的学界泰斗,像是晦雾迷蒙之时出现一颗明星。
只要培养一大批学者 国家就有希望
对于是否接受北大校长的任命,蔡元培内心也曾有过犹豫。但他坚信中国如果有一批尖端、高端人才,中国就有希望,中国就能走向独立富强。并且他的兴趣就在培养精英人才的大学,与其在国外从事文化教育活动不如回国。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他到校第一天,校役恭恭敬敬的排队向他行礼,蔡元培也郑重地脱下帽子鞠躬回礼,这是校役们包括师生不曾见过的,虽然是件小事,却给封建积习严重的北大吹进一股平等、民主之风。在开学典礼就任演说中他要求大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能视为升官发财的阶梯,要把“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放在首位。与此同时他也想尽办法招到了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来北大任教,比如:陈独秀担任北大文科学长、梁漱溟聘为哲学讲师,更有胡适、李大钊、钱玄同、鲁迅、马寅初、辜鸿铭、李四光等人。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他们互相对立却在同一所学校任教。一时间,北京大学名师荟萃、人才济济,学术氛围浓厚活跃,教学科研盛况空前,为中国作出巨大贡献。
永远的校长
1940年3月5日,蔡元培长眠于香港。先主席毛泽东发来唁电:“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一生的事业奠定了中国新式教育制度的基础,为中国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开创性的贡献,通过改革一个学校,从而影响一个民族。而今的北大人依旧尊称他为“永远的校长”。
小编持续输出优质内容,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欢迎评论、点赞、收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