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精墨妙 浑然天成
——记中国美术学院王作均老师
文 | 任承恩
师法古人 不断创新
王作均于1974年拜上海名师王小廔先生学习传统山水画,熟谙《芥子园画谱》与古代各家传统画法,于1977年考入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雕刻专业,学习木雕三年,后留校任教四年,精通传统木雕技艺,掌握了极为精准的造型能力。在此期间,王作均在传统山水画法上也达到心手相应的程度。
有无瞬间 纸本 68 x 34cm 2020
考入浙江美院之后,他在山水画的学习过程中转益多师、博采众长,逐步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笔墨语言和艺术风格,正所谓“画如其人”。其作品无论是传统水墨还是现代“墨彩”(不同于当今常见的“彩墨”),无不流露出苍茫浑厚、沉着质朴的意象,蕴含着一种浑然天成的雅趣,沉稳静谧而又生机蓬勃,体现出深厚的传统功底和丰富的创造性。
在传统山水画创作中,王作均能够灵活运用他熟知的一切传统技法,无论简括繁琐,均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并对各种绘画材质(生宣、皮纸、熟宣等)的特性了然于胸,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
《慧光无声》70x35cm 色墨 皮纸 2020年
比如他用北宋郭熙所创的“拖泥带水法”画山石,先勾勒山石外轮廓和主要的结构线,数笔之后,再依照结构快速加上皴法,充分利用生纸的吸水性以及“浓破淡”、“淡破浓”的相互转换,连勾带皴一气呵成,把“破墨法”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达到水晕墨章的艺术效果。增强了传统画法的表现力并扩大其应用范围。
王作均的现代“墨彩”山水作品,已完全突破程式化的创作手法,创作的具体顺序采用“先彩后墨”、“先墨后彩”还是“墨彩同时”,完全取决于画家“当下”的心境和灵感,并没有绝对的先后次序,画面的主体往往在瞬间定型,体现出一种“当下顿悟”的精神,也反映出传统山水画“大胆落笔、细心收拾”的艺术准则。
慧心不眠 纸本 68 x 34cm 2020
王作均提倡笔墨、构图与布局并重,不可偏废。早在学生时代,王作均就曾深入研究、临习《层岩丛树图》、《溪山行旅图》、《早春图》、《晴峦萧寺图》、《溪山清远图》、《青卞隐居图》等五代、宋元大家的名迹以及吴门四家、明代浙派、石涛、龚贤等人的大量传世杰作,尤喜宋元。他有选择地吸取南北宗山水之精华,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他用笔饱满浑厚、锋芒内敛、不事张扬却极有劲道。
他认为山水画的线条并非以挺劲、富有弹性为最上品,应当根据所描绘的物象、意境与整体格调决定笔线的形态与意趣。他的恩师孔仲起教授曾在王作均临摹的《富春山居图》引首处题写“心摹手追”四字,又写道:“作均曩年日课,颇得大痴(大痴道人,即黄公望)渴笔清润萧疏之法。”足见老先生对这位学生的高度肯定与欣赏。
快乐之秋 纸本 68 x 34cm 2020
在山水画创作中,过度严谨容易导致僵化、刻板,过度放逸则易失之荒率、霸悍,其中的法度很难掌控。王作均作画极重法度,强调“有法度地发挥与创造”。他立足于传统的披麻类线形皴法和斧劈类块面皴法,创造出许多新型树石画法,大大丰富了山水画的艺术表现手法。
诲人不倦 桃李满园
王作均回国后,看到书店里的山水画教材相对贫乏,水平良莠不齐,故特地编写了基础教程《写意山水画》以正本清源。书中全面、精彩地示范了基础树石法与完整的山水作品,并深入阐述了山水画的法理,内容涉及笔墨、构图与布局。
越界的平静 纸本 68 x 34cm 2020
王作均在教学中强调辩证地看待古代画论,不应过分咬文嚼字,更不能生搬硬套。他根据自身多年的临摹、写生、创作经验,提炼出许多独到的艺术理念,他常说:笔有“笔相”、墨有“墨相”,画面上的所有东西都是“相”,对于中国画而言,“笔墨之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一切“相”的背后,隐藏着更为深奥、微妙的“性”——即笔墨的抽象构造。
一个画家只有“离相”方能“见性”,熟谙笔墨之道无疑是掌握高超技艺的必经之路,绝非国画的最高境界。针对目前很多学生只专注于笔墨训练而忽视树石形状和构造的弊病,王作均明确指出树石画法如同书法一样,也有所谓“结体”问题,在学习笔墨的同时应当注重树石的形态、结构训练,他认为构造与笔墨是皮与毛的关系,构造上的缺陷并非笔墨所能弥补。
守不住的红绿 纸本 68 x 34cm 2020
针对初学者在形、色、意趣等方面不能兼顾的问题,王作均特别提出笔墨与构造分开训练、先分后合的学习方法,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均能从中获益,大幅度提高了形象记忆能力,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他还要求学生研习古人最上乘的作品,尽可能在临摹形迹的基础上得其心要,注重五代与宋元的传统,鼓励学生多临巨然、郭熙、李成、范宽、马远、夏圭与元四家的作品。
几十年来,随着西学东渐,国画界一直存在继承与创新的争论。王作均对这个问题有其独到见解,他认为继承者要能了达古人的技法与意趣,深入领会传统笔墨与构造的高妙之处,并能触类旁通;还要避免被笔墨的外相所迷惑而泥于古法、不知变通。
自题 纸本 68 x 34cm 2020
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体悟隐藏在笔墨之下的精妙构造,进而将其抽离原作并善加变化、利用,与新的笔墨形态相结合,则自出新意。因此,王作均认为继承与创新本无矛盾,对通达者而言,作画时笔笔生发、左右逢源,处处皆有传统而又无处不是创造。
作为艺术家,王作均妙手丹青,笔耕不辍,佳作频出;作为教育家,王作均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桃李满园。他谦冲自牧,虚怀若谷,举止优雅,宅心仁厚,深得师长的嘉许和学生的爱戴,实乃当代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家。
王作均,中国美术学院山水画博士、副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山水画高级研修班导师,上海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浙江当代中国画研究院理事,中国写生会山水专业主任委员。
主 编
猪大人
出 品
杭州木鸟文化
艺术综合
支 持
雅昌艺术网 今日头条 一点资讯 网易新闻 搜狐新闻
腾讯新闻 阿里文娱 360浏览器 UC浏览器 惠头条 书艺时空
通 讯
微信 : QYqianyikongjian QQ : 3100720399
黔艺空间由中国美术学院学生联合创办,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文化产业的融合,集艺术名家工作室、书画图文装帧设计、艺术教育、艺考动态、高校艺术交流、艺术家宣传与推广、艺术精英孵化、艺术机构宣传与推广、艺术馆运营、专题性展览、文房四宝、艺术品鉴赏与收藏等多个文化产业为一体。黔艺空间艺术平台运营内容主要为网络线上媒体宣传与推广,包括艺考动态、艺术家宣传与推广、高校艺术交流、艺术精英孵化、艺术机构宣传与推广、艺术馆运营、专题性展览、艺术品鉴赏与收藏等,为广大艺术家提供高品质服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