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妙玉曾有一番关于茶的妙论:“一杯是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驴饮了。”其实,细究起来,“解渴的蠢物”与“驴饮”之间,似乎并无多大差距。我的理解,妙玉的意思实际上是把喝茶者分为品味与解渴两大类。
茶在百姓日常生活中是司空见惯之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就有一个“茶”字。世间万物,但凡牵扯到“缘”,就有偶然性。喝过茶的人何止亿万,但是结下茶缘的,为数却并不多,至少在比例上是很有限的。
蠢蠢然喝了若干年的茶之后,偶然有一次机会在丽江结下的。我儿时其实就接触到茶了,完全受家庭长辈影响,村里人喝的全是黑茶,也叫砖茶。只觉解渴,不算有缘。十几岁告别了生我养我的小村,求学多年,参加工作后,在市府里当文秘,时有朋友馈赠茶,在办公室也断不了泡上一杯这样那样的茶,可在也没有喝上儿时家里用大铝壶架在灶火上熬的很浓,很酽的那种黑砖茶。
真正接受茶文化的启蒙,学会对茶另眼相看,是2003年朋友开的那家名叫『老树茶楼』的地方。当时是本市第一家茶楼,门口用泥塑了一个很大的『茶壶』,下面还有一个『茶杯』,远远看上,呈倒茶的样子,十分显眼。进门的大厅里,从一楼到二楼,做了一棵十分粗莊的假树,枝叶铺满了大半个茶楼的屋顶。整个茶楼有两层,装修的古色古香,颇具有文化。
在『老树茶楼』我见到了以前几乎没有见过的各类茗茶和茶器,也见到了穿着旗袍或长衫会弹古筝的漂亮茶艺师,后来才知道这种长衫叫茶服。我们会经常在这里聚会,打发时光,有时还会喝点红酒之类。
『老树茶楼』这个茶香与书香混合的地方,最让我记住的茶便是『大红袍』。听茶艺师讲武夷山环境犹如人间仙境,令我心向往之,以致于后来我或因工作,或私事都想往福建跑。
此后,我开始了对茶的学习,买了大量的茶书研读,以及茶市的探访、名茶的品尝和茶具的收藏。一来二去,茶就这样融入了我的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真正与茶结缘是在云南的丽江古城。
2015年我单位在丽江有一个文化项目,我算是个项目负责人,在丽江古城呆了一个多月。结识了一个做古树普洱茶的朋友,他是既懂茶又懂茶道。他说茶自古以来就与道有缘。 『一杯清茗在手,悠然啜之,清心宁神,可达到一种仿佛得道的境界,益知人生如白驹过隙,而闲情逸致,实在是上天难得的恩赐。』『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这种悟识,就有『道』的意思了。
从那时起,我们几乎天天在他的茶店喝普洱茶,从一开始感觉苦涩难咽到后来喜欢上这种感觉,甚至再后来的完全依赖。一年后,我放弃了北京的文化传媒工作,自己创造了一个品牌,叫『木秀于茶』举家迁至云南,认认直真事茶,成了我后半生的追求。
通过多年对茶的感悟,我写了一首小诗《茶赞》
茶叶本为木头身,
萍水相逢成甘霖。
枝言片语吐芬芳,
厚德养心显真好!
『生活如圆月,梦想皆可成』有愿就会有缘。细细算来,已经有数年中秋节没有回家乡了。中秋之前,明月当空。人们将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团聚的日子。此夜,人们仰望星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与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之情。圆的缘与佛家、道家、儒家都结的非常深,各家修行的最高境界都讲究功德圆满。
茶与中秋节结缘已久。有中秋节的历史,就是有饮茶的历史。如果把这千年岁月当做一条长河,中秋的传统是一艘木船,而茶,则是船上的帆,两者相伴,驶过了遥远的历史。
自唐朝开始,就有煮饮团茶的习俗。宋朝,又以福建建瓯一带的北苑龙凤团茶作为贡茶。极品的团茶,其饼绝精,价值金二两;。团茶也被称作月团,中秋之夜,团茶代表着团圆,赏月饮团茶更是天造之合。
自明太祖罢贡团茶后,茶叶主要以散茶为主,品饮也成了现在的冲泡法。明月没有变,茶事多有流转。当年作为贡品的团茶只能在皇家大院中煮饮,而后的散茶,却如月光一样撒播于千家庭院。
淡淡月色中,淡淡茶香。中秋夜,最堪与月相伴的,唯有茶,喝茶正是中秋的最雅致的内容。许多人认为,现在的中秋缺少了诗意,似乎城市中的灰尘掩盖了月光。需知此时有茶,才好涤清我们的心灵和眼睛。品茗赏月,才是最有诗意的中秋节。(作者 孟昭濡)
原创版权 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