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物语
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在每年的公历9月23日前后。
秋分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秋分表示已经真正进入到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遵循阴阳平衡的规律,秋分过后,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闭藏,所以人们的起居、饮食也要相应调整。
在风多干燥的秋季,燥邪入侵会使人得病,常称为“秋燥”。如果不注意养生,当温度和湿度发生较大变化时,人体的抵抗力就会下降,最常见的就是感冒、咳嗽病人增多。由于燥邪侵犯口鼻等上窍,会常常伴有口鼻咽喉干燥和阵发性较重的干咳等症状。
秋季感冒的病人,刚开始的时候是鼻咽部黏膜皱缩而感觉干燥,继而由于充血会有痛感,出现鼻咽部发痒不适、干灼疼痛、干咳少痰、气管喉头黏膜发炎而咳嗽不止,称为“燥咳”。如果燥咳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酿成气管炎。
秋燥又可分为“温燥”和“凉燥”,它们的结果都会导致阴津耗损,出现皮肤干燥和体液丢失等症状,并伤及人体肺部。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口干、唇裂、鼻塞、咽痛、阵发性干咳,甚至流鼻血或咯出带血的痰等一系列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针对以上的症状,应该接受不同的治疗方案,对症下药。
滋阴防秋燥,养生重平衡
一、多吃“辛酸”果蔬
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凉燥”,而白露的“燥”是“温燥”,因此,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如、藕、荸荠、秋梨、柑橘、山楂、百合、银耳、芝麻、蜂蜜等。
在秋分时节,可适当多吃些辛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萝卜、胡萝卜。
秋分节气来临,天气干燥,人们的身体很容易缺水,从而开始“秋燥”,除此之外,秋分天气转凉,脾胃容易受凉,所以秋分节气也要注意胃部的保暖哦!秋分过后,气候渐凉,胃病反复多发。患有慢性胃炎的人,应特别注意胃部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子。
此外,还要注意忌口,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黏的食物,戒烟戒酒,忌暴饮暴二、秋分可药补
在秋分节气的养生中要注重对肺脾肾三脏养护,适当选用一些中草药煎服也是很有效的办法。
党参、芡实、白术、苍术、茯苓能补脾祛湿止泻。
芡实可防病延年。莲子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固涩止带、养心安神。
莲子和人参、黄芪、大枣、茯苓同用,可补脾益气。
莲子、芡实、酸枣仁、五味子有益肾气,宁心安神治失眠。百合性偏凉,胃肠功能差者应少吃。
二、起居运动两手抓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闭藏,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因此,秋季要特别重视保养内守之阴精。
秋分之后,睡眠时间应逐渐调整至早睡早起的状态,即晚上9、10点钟入睡,早上6、7点钟起床。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则顺应阳气的舒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