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齐桓公九合诸侯的时候,齐国是最有机会称霸中原的,在东方这片战场上,齐桓公已经让众多诸侯臣服于自己,甚至将齐国力量部署到南方楚国边境之地,只是没有想到的是齐桓公没有选好接班人,导致齐国内政出现动荡变局,诸子争位而齐桓暴死,齐国还没有把力量朝着西方扩展,就已经衰败而去,此后百余年间,齐国都很难恢复齐桓公时代的盛况。
而在同时期的西方和北方,晋国公子重耳依靠秦穆公的帮助成功归国取得君位,并且在齐桓公衰败而后,乘着楚国人大力北进、与中原诸侯国们战的如火如荼之时,晋国发动对楚国的战争,在城濮之战中打败楚国,赢得东方诸侯国的认可,北方的晋国遂在中原掌握主动权。
而西方的秦穆公对于这种格局当然不满意,西方的格局已然大定,秦穆公希望把秦国的政治影响力进一步扩展到东方更为富庶的地区,但是晋国横亘在道路之上,秦国人始终没有突破边境,这也说明当时晋国人力量还是非常强大的。
直到晋文公死去,晋国人处三年服丧期间,秦穆公才发动对中原郑国的战争。这件事情非常奇怪,为什么秦国要打郑国呢?而且此前此后,秦国人都跟郑国人没有什么交集,重要的是秦国人东进之路,为什么会选择郑国呢?
这要说到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郑国所处的位置,郑国处晋国东南,同时又是在周王城洛邑的附近,郑国的任何重大举动往往都为天子所知,而郑国的战争也被天子认为是春秋战争的晴雨表,往往称霸之国,与郑国开战即能让周天子感受到强国军力,是一种耀武扬威的好办法,所以齐桓公打过郑国,晋文公打过郑国,楚庄王打过郑国,那么秦穆公要打郑国也是理所当然,秦穆公的目的有可能就是要炫耀秦国国力。
第二个问题是当时的郑国自从郑庄公死后,国力就一日不如一日,诸公子轮番即位,君臣数年之间反复更换,还有国君出使齐国被暗杀的事情,郑国俨然从当年的强国变成了弱国,常常被周边国家侵扰疆土。当年城濮之战的时候,郑国人因为站错了队伍,与楚国结盟,遭到晋国人的嫉恨,晋国人便与秦国人联盟共同进攻郑国,只是在郑国烛之武的劝说下,秦国人认为灭掉郑国不利于秦国,才带着大兵撤离,还留下一支部队帮助郑国守城。等到晋文公死后,秦国人认为削弱晋国打通向东道路的机会到了,才要带着大军来攻打郑国。
当时的晋国人才济济,文臣武将云集,就是包括后来被秦穆公招募的由余,也是晋国流亡之臣,就是这个由余还帮助秦穆公攻灭西戎十多个国家,可见晋国之人才荟萃。
但秦国既然有能力派遣军队扶持当年的晋文公上位,可见此时的秦国也绝非弱国,因此当秦国人带着大军绕过晋国边境要去攻打郑国的时候,晋国朝堂对是否偷袭秦国大军产生争端,但最终主战派先轸取得主动权。先轸对于天赐良机绝对不允许错过,带着晋国大军埋伏在秦国人归国的必经之路崤山谷地,给予刚刚灭亡滑国的秦国人致命一击。
因为商人弦高的欺骗,秦国大军误以为郑国人已经得悉秦国大军来袭的事情,担心郑国人厉兵秣马,坐等秦国大军,便是撤兵而去,但不甘的秦国人还是顺便灭亡了滑国。秦国人这种行径直接暴露出秦国的野心,这让晋国君臣异常担心。先轸没有错过这次机会,在崤山谷地,晋国大军全歼秦国三百乘战车,上万兵将死于非命。
这场战争的结果,导致秦国积累数十年的军力一遭瓦解,从此而后百余年间,东进之路被晋国人掐断,即便秦穆公后来又带着大军与晋国开战过数次,终究也是败多胜少,最终导致秦国人把注意力转向西方,开始更多的经营戎狄之地。秦国越过晋国去攻打郑国这个事情,可谓是秦穆公毕生之中最大的错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