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1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 第七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于9月27日至28日在山东曲阜举办。为此,大众日报重磅推出“对谈”融媒报道,着眼于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邀请中外友人讲述“我的中国故事”“我的海外故事”,在对谈中启迪智慧、见证收获、推广经验。
■我的中国故事
对谈人:汉伊理(俄罗斯籍学者)
“每天早上我会在户外练习一些武术套路,这时候总会有人面带微笑在一旁观看,这种行为在俄罗斯意味着对抗与敌意。”坐在一张中国传统的明式家具官帽椅上,已在中国6年多的俄罗斯籍学者汉伊理讲述他刚到中国时的经历——一次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误会。“大多数中国人乐于看到别人践行他们的传统文化。”汉伊理表示,随着对环境的熟悉,他发现中国是世界上生活最便捷与安全的国家之一。
在汉伊理接受采访的房间内,不仅有官帽椅,整个房间的家具与陈列物品几乎都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古色古香的书架上陈列着各式精美的陶瓷制品,书桌上则摆有一尊孔夫子雕像,足见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了解。
“孔子闻名全世界,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这样提出明智的建议:‘子曰……’我的母亲也不例外。”汉伊理告诉记者,他的基础研究领域是认识论与认知科学。来到中国,《易经》这一在他看来是世界上最深刻和古老的哲学体系之一的中国哲学,便成了必须要学习的内容。“中国文化保留了几千年来对世界思考和探索的遗产,研究他们对于试图找到客观现实原则很有意义。”汉伊理说。
汉伊理认为,整个儒家哲学,特别是《易经》,是中国人的本性和精神的体现,乐于改变、不拘泥于教条,体现了《易经》里的哲学思想。
“儒家思想里的‘仁’在俄罗斯文化里同样存在,在中国更加强调社会关系,而在俄罗斯文化里更加强调的是自我责任。”谈及中国与俄罗斯文化上的相似之处时,汉伊理表示,“我们的分歧必须保留,因为它们促成了不断的变化。同时也必须珍惜我们的相似之处,因为这是人类合作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基础。
统筹:单青 梁开文
摄制:王世翔
记者:胡沥中 通讯员 于晓雨
大众日报客户端出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