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由国务院国资委和全国工商联、山东省人民政府、新华通讯社共同举办的第四届中国企业论坛在山东济南举办。能链创始人、CEO戴震受邀参加会议,并就“碳中和”相关议题与企业家、专家学者展开讨论。
戴震表示,交通能源碳排放占中国总体碳排放的10%,这一数据在全球大约是16.5%。中国占比之所以比全球低,是因为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只有199辆,相比美国的800多辆,日本的近600辆还有增长空间。这意味着,中国交通领域碳排放的占比还将进一步提升,或将超过现在的全球平均值。
现场,戴震介绍了能链构建的化石能源减排、新能源替换的“一减一替”双轮驱动碳中和方案,以及旗下团油、快电等数字化能源补给网络从能源消费端助力碳减排的具体实践。
他透露,前不久,能链与“检验认证国家队”中检集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国际知名检测认证机构SGS集团合作,分别完成能链各项核心业务的碳减排研究报告。报告中提到的能链为山东某物流企业提供橇装装置的案例,是能链降低碳排放的具体实践,该装置可让商用车在物流园区内完成加油,避免空驶至园区外油站加油,日服务数十辆商用车,通过降低空驶率,一年大约可减排40多吨二氧化碳。
戴震现场还算了一笔账,中国成品油零售年销售总额是3万亿-3.5万亿,如果能通过算法和数据优化降低10%的空驶率,传统化石能源的减排效果就会超过新能源增量替换。
除了团油、快电这两个油、电领域的数字化能源补给网络,能链还为行业提供一条数字化能源物流供应链——能链物流。能链物流通过一供三控,即产品直接配送以及中间过程的控货、控车、控仓,实现了生产源头数据化、油品来源的溯源化、运输过程的可视化。基于上述产品和布局,能链正积极推动能源行业数字化、去碳化、品牌化发展,推动交通能源行业流通效率提升与降本增效。
戴震表示,山东是能源大省,正在加快实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为一家能源数字化领域的独角兽企业,能链深耕能源产业互联网,与山东的发展定位匹配度较高,未来将继续发挥技术优势、资源整合优势,助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和“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