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听完朱允炆对付叔叔们的策略后抚掌大笑:我可以放心的去了,却忽略一个致命漏洞
有一天朱允炆问朱元璋一个问题,外敌入侵叔叔们会帮我,但如果叔叔们有异心谁会帮我呢?朱元璋一愣,他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没有想到这一点。
本来皇位是朱标的,可朱标在15岁时患了重病不治去世。朱允炆一方面要承受没有父亲的痛苦,还要担任父亲的小助理。朱元璋年纪越来越大脾气也越来越臭,很多人都不敢伺候他,也只有朱允炆才敢呆在他身边一直到朱元璋死去。
所以朱元璋最终选择把皇位传给朱允炆是有道理的。尽管不少大臣都劝阻,说朱允炆过于忠厚,不是个好的皇帝人选,但朱元璋还是力排众议。
朱元璋对他的安排很得意,他告诉朱允炆说,该杀的人我都给你杀光了,外面的边疆由你叔叔们镇守,你可以放心大胆做你皇帝了。可是朱允炆听了后却很沉默。他非常忧郁地询问朱元璋,有外敌来到有叔叔们想办法,可若是叔叔们变成我的敌人,我又该怎么办呢?
朱元璋不由哑然失笑:你的叔叔们也是我的儿子,难道我还不相信自己的儿子吗?过了一会儿他悠悠的问朱允炆说:你觉得呢?
朱允炆有些傻眼,他没想到朱元璋来了一个反问句,但朱元璋的问话有必须要回答,所以他就列出了五个计划:以德服人,以礼约束,削减领地,修改封地,拔刀相向。
朱元璋抚掌大笑道:很好,你已经成为一个有能力的皇帝了,我可以放心去了。朱元璋认为这五个方法一定可以让他孙子坐牢皇位,可事情从来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这里有漏洞。
当年明月在著作《明朝那些事儿》时认为,回过头来想想,朱允炆所有的话都滴水不漏,朱元璋判断也没错,确实没有比这五个方式更好的方法,但他却明显高估了朱允炆的能力。
正史记载,朱允炆小时候长得不太好看,朱元璋不喜欢他,但后来发现这孩子很聪明,干什么事情都倒背如流这才引起了他的注意。太子朱标死后,他成了朱元璋的重点培养对象。可是死读书会背书的人就一定是皇帝的最好人选吗?他能不能把书中的知识有效地应用在现实中还是个问题。朱允炆登基后也用实践证明了所谓以德服人简直是个笑话。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举了几个例子。朱允炆刚刚登基就开始磨刀霍霍,先是对周王下手,把他从中央级领导干部一路贬成庶民到云南种菜去了。同年底又借口朱桂残暴把他赶到四川来了个软禁,第二年5月又逮捕了岷王把他贬成老百姓,没过多久又借口私印钞票对湘王下手。可谁知对方很有骨气,朱允炆使臣还没到来,他就召集全家老小自焚身亡了。
按说这样的事情足够让朱允炆警醒,可他还不知收手,又抓了齐王和代王将他们贬为老百姓。
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反抗呢?《明朝那些事儿》说,这些人并没有像燕王朱棣那样强大的反抗资本。还有朱允炆毕竟是最高统治者,藩王们没有反抗理由。朱允炆早就忘记了他和朱元璋的对话,他认为自己一言九鼎,却完全忘记了燕王朱棣可不是省油的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