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氏古建築大全】【黃劍博采风追影】【環遊尋美拾遺錄】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无欺于死者,无负于生者,无愧于来者
第3326回:粤东第一骑楼群街,逶迤曲折叉巷纵横
©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Jumbo Huang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黃劍博采风追影"(微一信: Huang_Jumbo 或Jumboheritagelist )。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请自重,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
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作品中图片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没有明确商业用途(©Image by Jumbo Huang, Part of Text citation resources was from public domain)
现在有机会走进“客家的香格里拉”——大埔,真是令人大开眼界,乡间散布着大量的客家围屋,数量比惠州和河源还要多,在深圳已经看不到这么密集的客家围屋了。
茶阳古镇堪称半城祖屋半城饶,这里是饶姓的大本营。饶姓源起华北,出现时间约在战国,已有2200年以上的历史,而后由北向南发展,并在江西繁衍扩大。这次参观茶阳,就是一位饶姓高中同学带领我去参观的,非常荣幸。
看客家古骑楼建筑,来茶阳这座小镇就对了。
走在茶阳的老街上,令人感到时光倒流。
茶阳镇的客家围屋非常多,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只能先蜻蜓点水的踩点围观一下,更多的老宅还需要后续地毯式的搜寻与研究,古建筑爱好者可以先参考一下我的历史记录:
《皇氏古建筑大全》第29804:皇氏茶阳父子进士牌坊;第29805:皇氏湖寮龙岗窠旌表黄扆中宪第;第29806:皇氏朱厝笃庆堂(丰顺县留隍镇东留乡口埔村);第29807:皇氏资深楼;第29808:皇氏华兴旅店;第29809:皇氏通天酒店;第29810:皇氏工农兵旅社;第29811:皇氏大埔县工农革命政府公安局旧址;
第29812:皇氏旋庐茶阳服装厂;第29813:皇氏三德楼儒林第;第29814:皇氏中和楼土楼;第29815:皇氏竹林济美;第29816:皇氏宝华楼;第29817:皇氏长兴村一斗堂;第29818:皇氏茶阳镇大觉村永兴楼;第29819:皇氏拱辰楼;第29820:皇氏恩追楼;第29821:皇氏绍兰楼;第29822:皇氏庆云楼(大常村);第29823:皇氏美中楼;第29824:皇氏大常村裕兴楼;第29825:皇氏永康楼外史第;第29826:皇氏毛角村长盛楼;第29827:皇氏按上光裕楼;
《皇氏古建筑大全》第29828:皇氏荣昌楼本源堂;第29829:皇氏六秀楼;第29830:皇氏春晖楼(社觉村);第29831:皇氏燕翼楼(茶阳衍奕村蓝氏);第29832:皇氏承德楼;第29833:皇氏玉美筱筑(溪上村明经第);第29834:皇氏绍宁堂跻甯室蓝培瑛;第29835:皇氏茶阳镇古村裕兴楼;第29836:皇氏中庸第(庄思伦题);第29837:皇氏书香第绍绿堂;第29838:皇氏景仰前徽土楼;第29839:皇氏大夫第敦厚堂;第29840:皇氏翰藻流徽;第29841:皇氏承启居;第29842:皇氏垂裕楼;第29843:皇氏吉水怀珠;第29844:皇氏为人民服务老宅群;
《皇氏古建筑大全》第29845:皇氏德馨堂(钟卓才书);第29846:皇氏太宁乡恋墩村石上盘龙古榕;第29847:皇氏永泰昌烟丝店;第29848:皇氏罗氏宗祠追本堂;第29849:皇氏纯嘏堂;第29850:皇氏致和楼;第29851:皇氏永宁堂三堂明照曲江衍庆;第29852:皇氏永安楼;第29853:皇氏张氏家庙昌祚堂(茶阳镇广陵村);第29854:皇氏郎官第(广陵村);第29855:皇氏乡贤第余庆楼;第29856:皇氏文献流徽半月楼;第29857:皇氏茶阳安乐村骑马楼;第29858:皇氏戴文阶紫薇世第;第29859:皇氏资政第祁寯藻。。。
《清—统志》记载:“茶阳,大埔县城绊其上。”明代建县城于满种茶树之茶山之南,故名茶阳。
我国之大,古镇甚多。有些古镇因旅游而声名鹊起,有些则慢慢“褪色”,没有游人熙攘,人们还是自在得生活其中。这些地方确切来说并非宏伟漂亮的旅游地,它们原汁原味,甚至带一点市井烟火里的慌乱、破旧,只有懂得人才会欣赏。今天我要参观的便是这样一个地方——茶阳古镇。
茶阳古镇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它是客家历史文化名城大埔县的老县城,具今有上千年的历史了。茶阳城位于汀江边儿,水路可以直达潮州。这里古时便是粤东前往福建的重要交通通道,茶阳因此繁荣一时。但兴也衰也,正是因为地处江边,这里水患严重,大浦县城搬离了这里,茶阳也慢慢失去了往日的繁华。
梅州市大埔县“海丝古镇”茶阳,地处粤闽边壤的汀江河畔,舟楫如织,商贾云集,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码头。著名张裕葡萄酒创始人张弼士、万金油大王胡文虎的父亲胡子钦等众多客家先贤,都是在茶阳码头登船,走向印尼、马来西亚、缅甸等东南亚国家。
茶阳的风华情致,散落于一堵堵古城墙、一条条古街、一块块古碑、一幢幢古屋、一座座古庙、一棵棵古树里,流动在家族的故事与血脉中。
当胡赛标站在“海丝古镇”茶阳的城墙边上,抚摸着厚重的褐黄砖墙,思绪穿越千年时空。沧桑的墙砖字迹宛如寂寞的时光老人,默默地凝视他。问是什么字?陪同老师指着模糊的刻字,喃喃念道:“恋州乡泥水匠头饶之美城墙至此。”此刻,胡赛标真想拥抱这被泥土掩埋了一半的粗砺而温暖的城砖,犹如拥抱失散的红尘与前世的亲人。他的眼眶有些潮热……
茶阳古街保留了明清时期“粤东第一骑楼群”的建筑风格,逶迤曲折,叉巷纵横,婉转动人。它似八卦,如迷宫,走着走着,尽头一转,突然闪出另一古街来,让人不辨西东。我揣测它是古代风水师的杰作,具有东方园林曲径通幽的韵致。狭窄的街道,栉比的店铺,砖混的建材,圆方的廊柱,弧形的拱门,方正的窗户,突兀的阳台,融合中西建筑艺术的长廊迎面扑来……
最典型的是马来西亚华侨何旋美所建的“旋庐”,拱门圆柱,雕刻精美,石框门楣之上简化了“门当户对”,却铸上八卦太极图,四只烧香炉;红色门木,安装乳钉门铛,寓意多子多福;门廊上方悬挂两只大红灯笼。其实,即使没有红灯笼,细微的乳钉门铛,也流露了浓郁的中原古风的味道。
踯躅大埔中学前的“父子进士”石牌坊群,茶阳文化的厚重震撼了胡赛标。这座耸峙的明代牌坊,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饶氏族人为纪念茶阳的“父子进士”、中书舍人饶相与饶与龄父子而兴建的。牌坊高达三层,以生铁铸基,以花岗石构砌。整座石雕层叠错落,巍峨赫赫,底下蟠龙翥凤,栩栩如生;中层匾额阴刻“父子进士”,配以博冠峨带的文人雅士、吉祥喜庆的麒麟白鹤,或吟诗诵书,或蹙眉凝思,或展翅欲飞,或藤蕊葳蕤,惟妙惟肖,空灵飘逸。背面刻有“丝纶世美”,寓意“中书舍人世人赞美”。
原来,“丝纶阁”是中书舍人为朝廷撰写皇帝诏令的地方,“丝纶”又借指皇帝的诏令,白居易有诗云“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中书舍人是皇帝的亲近侍臣,职掌诏令,官阶不高,权力极重,难怪牌坊顶层设计为如意斗拱,飞龙口衔“恩荣”匾额,显示碑坊主人的恩宠与荣耀。整座碑坊结构精巧,镂雕精美,雄浑古朴,弥漫着潮汕石雕精细雅致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外建筑学家研究的石雕珍品。
四周古碑林立,风雨沧桑,大多字迹堙没,亦有规制较小的张氏牌坊、肖氏牌坊等,让人兴起怀古追远的情思。其中一支“大清父子进士”石笔,吸引着我探询的目光。一问,让我大为惊讶:原来,饶相的直系后裔在清代又涌现一对“父子进士”饶芝与饶褒甲,并且还出了翰林饶鸣镐、工部侍郎饶崇魁,形成“明清二对父子进士”“一门六进士”“钦点翰院”的文化奇观。
关岳庙是镶嵌茶阳古镇的一颗珍珠。但凡了解一个地方民众的精神信仰,古庙古寺是必定要去的。客家地区观音寺、天后宫、关帝庙比较普遍,但将岳飞与关羽一起合着敬奉,胡赛标还是第一次看到,内心悸动,惊喜。可见,茶阳人精神的宽厚包容,是客家人泛神论的生动细节。关岳庙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小巧古朴,神龛外悬挂着金碧辉煌、美轮美奂的华盖,又恍如一个小戏台。白脸的岳飞与红脸的关羽,穿越时空,仿佛在台上表演忠义的人生戏剧……走下五级台阶,回眸处,庙门有些斑驳,而对联熠熠生辉:义气贯乾坤,精忠冲日月。
未进冬官第,却见门前几十米花岗石甬道,两旁石笔林立,褐灰斑驳,“文魁连捷进士”“恩科进士”列列刻字扑入我的眼眸。桂花树下二只石狮踞坐石墩上,昂首相向,神态拙朴温顺。我仿佛进入一个久违的时空隧道,感受到那种“武官下马,文官下轿”的肃穆气氛。门楼并不高大,黄墙黑瓦,但门联红底金字,赫然醒目:“家传紫绶,世宴红翎”。凛凛然一副官宦世家的气派。按周礼,“冬官”对应六部里的工部,显然是指工部侍郎饶崇魁、中书舍人饶相的高贵门第了。
在茶阳骑楼中,有一座名叫”旋庐”的骑楼突兀庞大,气派非凡,四层半高,建筑面积1500平方,是全国最大的单体骑楼,建筑工艺美轮美奂,胡赛标认为它代表了茶阳骑楼的最高成就。
”旋庐”的主人何阳生先生,是当年孙先生同盟会早期会员,华侨富商,与邹鲁堂兄弟,“旋庐“二字乃邹鲁所题。
茶阳的文物古迹颇多,其中最值得一看的便是“父子进士”石牌坊了。“父子进士”牌坊,又叫“丝纶世美”牌坊,是为了纪念当时饶姓父子同中进士而修建的,距今390余年。千万不要小瞧了这个石牌坊,它可是一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呢。
镇府内由第一任县令栽种的古榕树更是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像征着茶阳的繁荣与昌盛。
我们还参观了汀江河上的近代桥仙基桥;仙基桥于民囯18年(1929年)9月13日位于茶阳城西仙基坪的仙基桥动工重建,民囯23年(1934年)2月29日建成。在“父子牌坊”前面约二百米,还有被遗弃的石碑 牌坊各一座;据载:“父子中翰”是饶与龄公第三个儿子饶举人出身,官至山东宁海州知州,该石匾是江西道御史所题书,后面是大埔县知县王演畴题书“风宪重望” “中翰”清代称内阁中书曰中翰亦谓之内翰。
牌坊做得比较低,大人走过一般都要弯腰,相信这是有意为之,“大埔半城祖屋半城饶”,指的是大埔县城内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是姓饶,广东姓饶的很多都出自大埔;而当时的大埔县城,就是现在的茶阳镇。
在茶阳古镇,饶姓人的祖居祠堂占了城中古建筑的大部分,据高中同学介绍,古城中有相当数量的饶氏祠堂被拆毁,用于修建现代化建筑。
茶阳镇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优美的生态,便利的交通,以及作为老县城时的晸治、经济、文化中心,造就了茶阳商贾云集,商贸繁荣的繁华盛世,茶阳老县城,具有梅州最有特色的建筑,在那个年代,茶阳镇上的老骑楼,那二十世纪初,茶阳那代人做的楼,都是四层的,三层的、两层不等的,都是木头跟砖块沏的,群山环抱,绿水环绕的大埔老县城,是永定县一衣带水,唇齿相依的邻邦,是汀江水流入广东的第一门户。
茶阳东连闽西平和,西靠梅州,南接饶平;有史以来是潮汕地区通往闽西、赣南的水路咽喉、陆地交通要道,同时也是一个浓郁客家风情与风雅的潮汕文化交相辉映的诗意古城。茶阳骑楼群主要位于茶阳城区的中山路、高福路、太平路、太华路、万川路、新马路、建设路7条街道,始建于明清时代,风格独特,是粤东最大的骑楼群。骑楼群全长一千多米,共有店铺700多间。
茶阳镇有一个著名的骑楼群,号称粤东
最大。骑楼这种建筑本身并不稀奇,但能保存下来已经不容易了。茶阳的老街上有骑楼400多间,整个街区还保留着明清时代的建筑布局和风格。时过境迁,这里的老街已然经历了岁月的磨砺。斑驳的墙面、破旧的门窗,带着嘈杂的巷道,仿佛在告诉人们这里曾经有过的繁华和风韵。
茶阳镇名片之一骑楼群。骑楼最早出现于西方,由于明清时大埔和闽西很多人下南洋,所以这些带有洋味的骑楼建筑,也引进融入了中西建筑格调。茶阳骑楼有七条街道,一公里多长,七百多间店铺,骑楼林立,是粤东最大的骑楼群。目前虽然比较萧条破旧,但它是一部反映粤东近现代经济文化的史书,是旅游开发的好题材。
古镇上还散落着一些古老的民居,旋庐、饶氏诒谷堂、罗屋垂裕堂、陈氏大夫第等等,都是有故事可寻之地。老街古镇,总有一种别样风情,犹如封存了许久的陈年老酿,不华丽,却让人回味无穷。
大埔的民居建筑和骑楼老街,很具一种别样的风情,犹如封存了许久许久的陈年老酒,让人回味无穷。
站在新街的这一侧,隔着菜地我们能看到一溜高高矮矮、一座挨一座地挤在一起的老屋,那斑驳的墙面、破旧的门窗,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风雨冲刷之后,仿佛在告诉人们这里曾经有过的繁华和风韵。其中有座叫做“旋庐”的老房子,它是75年前华侨兴建的中西合璧的客家民居,内部结构按客家传统布局,外墙装饰采用通廊圆拱造型,线条优美,显得气宇轩昂,豪华气派。
茶阳古傎的骑楼老街是粤东最大的骑楼群,始建于明清时代,全长一千多米,共有700多间店铺。漫步在这幽长而又狭窄的老街上,仿佛像走在厦门的大同路、思明路上一样,只是繁华与热闹,美化与装饰却大不如厦门,形成了天壤之别。
茶阳老街上那饱经沧桑的骑楼建筑在跨越了繁华与喧嚣之后,依旧故我,不弃不舍。多数店铺已经关门,留下的只是一些杂货铺和靠手艺谋生的行当,如理发店、钟表店、竹器店等。店面更少见有翻修,老街一直在保留着泰然自若的气度,彰显出老态龙钟的端庄。
老屋老房,老街老店,古朴情韵,安静祥和。
来到茶阳,老街上的客家小吃笋粄不妨一尝。地道的美食,犒劳的不只是肠胃,更是一方水土。
茶阳镇以前是大埔的老县城,是粤闽两省三县十二个乡镇的重要商贸集散地。
为什么要聊茶阳古镇呢?其实茶阳镇所在的大埔县,可来头不小,广东省一共有十五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大埔就占了三个,分别为茶阳镇、三河镇、百侯镇。还有一点吸引我的是,茶阳镇是大埔县的旧县城所在地,从1526年到1961年长达435年的时间里,茶阳镇一直是大埔县的老县城,可见茶阳镇历史的辉煌。
1000多年历史的茶阳镇,文物古迹颇多,特别是现存较为完好的骑楼街,这些始建于明清时代的粤东最大的骑楼群,包括中山路、高福路、太平路、太华路、万川路、新马路、建设路等七条街道,蔚为壮观。远看那一溜高高矮矮、一座挨一座挤在一起的老屋,那斑驳的墙面、破旧的门窗,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风雨冲刷之后,仿佛在告诉人们这里曾经有过的繁华和风韵。
茶阳古镇的好,在我看来,在于它的旧,它和开平的赤坎古镇一样,本来是县城所在地,后来不是了,旧貌就能很好地保留下来了。要看原生态的古镇,茶阳古镇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昆之子对茶阳还是颇带感情的。早年,父亲在大埔中学教书,那时,他和母亲也在这儿居住了一段时间。多年后出来工作了,繁花似锦的岁月里,昆之子总有股驿动的情愫,驻足在自己朝思慕念、魂牵梦萦的地方。于是重走茶阳的想法在脑海里萌了芽。
茶阳历史悠悠千年,其建县城于明嘉靖年间,迄今已逾470年。古镇幽幽,虽繁华落尽,却地灵人杰,可谓文风鼎盛,英才辈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代的“丝纶世美”牌坊上铭刻父子进士的历任官史,激励每位茶阳后生禀承遗风,奋发进取;镇晸府内,明嘉靖大埔县令欧淮所栽古榕今成茶阳一特,近500年“树龄”依旧茂盛葱郁、苍翠如故,秀姿菁菁、荫翳森森;
茶阳派出所所址建于清道光年间,门上人民公安第一代警徽光彩熠熠,现已成星火燎原的“客都公安红色教育基地”……还有祖屋祠堂的石楣杆、诒榖堂、关岳庙、张氏家庙、饶氏宗祠、“天褒节孝”、邹鲁故居等文物景观,虽已剥褪繁华,但仍底蕴深厚,其淡然出世的姿态和浓厚文化积淀,更令观者怀恋。在客家迁徙古道上寻根溯源,仿若穿越历史时空,匆匆游走仅属浮光掠影,越往深处行游,越是沉醉不知归途。
茶阳古镇儒雅温润,甚得自然山水偏爱。其地处茶山之南,紧靠汀江,依山傍水,但自古至今水祸频仍。虽铅华濯尽,时光静冉,却留住了古镇风韵,凝滞了美好岁月。从前交通极其落后,仅有一条汀江连接粤东与闽西,水路远远发达于陆路。滔滔汀江从茶阳澎湃而过,为其带来无限商机。走夫商贩肩挑、背运烟茶、香菇、土纸等特产,从闽、赣经古驿道汇集到茶阳墟,辛勤置换来自潮汕的布匹、油盐、陶瓷等诸多日用品。
古镇的曲曲小巷里,瓦黛白墙的骑楼因地势而建,蜿蜒辗转,星罗棋布,都较为高大挺拔,紧凑如磐。斑驳不堪的老街中骑楼林立,有的楼内几件沾有泥巴的耕耙、锄头、犁铧、畚箕偎依墙根,有的屋檐下吊着一串串青黄相间的腌菜,有的老屋门边贴着虽斑驳却尚可辨迹的对联,有的门楣上褪色的横批顶端挂着面脱了镀的六面镜……信步游走,造型精美宏大的骑楼“旋庐”矗立其间,正门两盏灯笼高挂,门舍大气,灰墙斑驳,扶栏石柱精雕细琢,典雅精致。
在一群古朴的骑楼中显得是那么的鹤立鸡群,卓然不俗。爬上附近的印山,临江观赏骑楼群英姿亦属兴事。骑楼百态千姿,种类繁多,一座骑楼就是一尊艺术殿堂。骑楼的世界属于“大家族,小社会”,骑楼内,同一屋檐下的茶阳人同宗共祖,聚族而居,共井而饮,血浓于水,一脉相承,敦睦相处,呈现出客家人的传统家族亲和力及融洽和谐的好家风。漫步茶阳巷,一砖一瓦尽显肃穆沉稳的悠然古韵,似一壶陈酿,醇郁清酽而风情满满;又像一首老诗,悠远温婉又牵引人心。
我出生那年的春风给古镇带来勃勃生机,密集骑楼汇聚成的巷道内,700余家商铺的商品丰富多彩:锅碗瓢盆、盐酒茶食等日用百货琳琅满目,各具特色;手工编制的竹具渔具、锣鼓乐器不一而足,缭乱人眼;还有裁缝、配锁、修发等各色铺子,从朝至暮张罗着普罗大众养家糊口的纷繁营生……鲜为人知的是,这里是粤东最大的骑楼街,
风味各具的小吃在此走出乡门:肉丸、薄饼、忆子粄、算盘子、珍珠粄、煎豆干、鸭松羹等美食美点令人目不暇接,还有众多药料靓汤,以及红山楂、圆野柿、刺毛栗等野果诱人垂涎。勤慧好客的茶阳人,以稀松平常的食材,靠着化朽为神的手法和精细入微的心思,恰到好处地满足了一群“贪得无厌”的吃货。行老街,穿小巷,听听商贩悠扬的叫卖声,体验街坊市民的悠闲自在,尝尝刚出锅的豆粄、笋粄、企油饼等小食,亦乐得“浮生半日闲”。
夜幕降临华灯照,步入骑楼群,白天的余温已被皎洁月光洗去。霓虹照耀下,连绵不断的骑楼轮廓被勾勒出来,无不泛出经典的气息。当忆起耕耧锄刨的往昔岁月时,不要惊醒老街深巷那些缠绵往事,默然漫步就是对古典最好的致敬。骑楼、老街、美食、乡人……这一切无不令人神往,让久居城市的人们,留下不辞长作茶阳人的念想。
骑楼街岭南很多地方都有,代表不了茶阳,唯有那座立于大埔中学前“父子进士”牌坊,才是茶阳古镇辉煌历史的代表(参阅【黃劍博采风追影】第3324回:父子进士饶相饶芝,丝纶世美人文冠邑)。茶阳名片之二:“父子进士“石牌坊。该牌坊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万历38年,有四百多年历史。
牌坊是表彰父亲饶相与儿子饶与龄同中进士而建。牌坊全部用花岗岩石建成,高12.5米,宽4.65米,进深12.28米,共三层,它有三个全国第一:一是,比安徽的石牌坊还要高0.2米,高度全国第一;二是,石立柱十二支之多,全国第一;三是,“恩荣”俩字及牌坊装饰用镂空雕刻,工艺精湛全国,难度第一。石牌坊是明代石雕艺术,石料建筑的精品。
“父子进士”牌坊旁边,还有座“天褒节孝”石牌坊,但顶盖已缺失。茶阳还有多座牌坊在文革遭到拆毁破坏。
茶阳镇隶属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位于大埔县境北部,东北邻界福建省永定县,西接长治、青溪,东南紧依西河,南与湖寰、三河相连。辖区面积288.81平方公里。
东晋义熙九年(413年),茶阳镇设为义招县。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为万川县。《方舆纪要》记载,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有涂侨者筑城聚众于茶山下,后张白眉亦踞此。明嘉靖二年(1523)镇倒了张白眉起乂。
明嘉靖五年(1526年),置大埔县治于此。1949年后,县治仍在茶阳。1961年,县治迁回古县城湖察后,县治址遂为茶阳址。1980年,分设茶阳镇。
茶阳古城位于广东省大埔县茶阳镇,明嘉靖五年(1526)置大埔县冶于此。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汀江、漳溪河和大靖河流经茶阳,故亦有小三河之称。茶阳城区古街纵横几公 里。
万历年间建造的“父子进士”石牌坊,还有明城墙、城隍庙、关帝庙、孔庙、学宫、书院仍留遗迹。还有百年基督教堂。囯群元老、中山大学第一任校长邹 鲁,抗日名将囯群上将罗卓英都曾在茶阳读书和生活。
茶阳置于山环水绕之中,水光山色,真可谓天裁锦幅,地绘美图。其中点缀茶阳的“东礤悬流”、“神泉秋望”、“印江冬雪”、“茶岭松涛”、“狮崖春花”、“湖山月舫”、“南华石涧”、“古寺晨钟”八个景观为世人神往。
茶阳镇地形狭长。海拔千米的鸡髻山,尖笔练,海拔700米以上的杉练、绞椅山、天子寨、公罗嶂(旧称风波嶂)聚于北部,另有笔架山,阳石峰集于西南端,汀江经青溪乡入境。
汀江沿岸比较平坦,但低洼之地易受洪水淹浸,除太宁(小靖)属小盆地外,其余多属山谷。茶阳境内之小靖溪和西门河(樟溪河)在茶阳圩注入,南流三河,汇于韩江。 西门河(漳溪河)、小靖溪流入该镇。
茶阳镇位于汀江下游,大埔县北部,粤闽两省三县十二个乡镇交界处,是全县三个中心镇之一。街道城区水陆交通便利,境内汀江、小靖河、漳溪河三条河流交汇于狮子口后经汀江流入韩江源头—三河;省道茶上线、白三线贯穿全镇,梅坎铁路在茶阳设货运站,是龙汀、潮汕交通枢纽。
黄剑博参考资料详见《黃劍博采風追影》“第3327回:茶阳古镇铅华濯尽,旋庐邹鲁中和翼楼”的参考信息。
第3327回:茶阳古镇铅华濯尽,旋庐邹鲁中和翼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