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杜鹃花开艳,一缕忠魂绕其间。一腔热血洒故土,一曲壮歌传千年……”10月3日晚,一曲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雄精神的赞歌在浙江宁波天然舞台大剧场响起——甬剧史上第一部红色题材主旋律作品,历经三年深耕打磨,终于在建党百年的国庆节献礼祖国,再次精彩亮相。
演出海报
演出结束、演员谢幕后,场灯逐渐亮起,全场观众站起来为这部精彩的谍战剧鼓掌喝彩,这部戏剧除了让观众感受到甬剧这个“天下第一团”的艺术魅力外,更多的是感受到精神的洗礼和灵魂的慰藉,回眸一段不该忘却的记忆。
目前,该剧已入选2019浙江省舞台艺术创作重点题材扶持项目,浙江省文化艺术发展基金2019年度资助项目及2019宁波市文化精品工程重点扶持项目。
据了解,《红杜鹃》主创阵容强大,剧本由中国音乐剧协会原副会长王道诚、国家二级编剧马敏共同撰写,国家一级导演倪东海担任导演,国家一级作曲戴纬任唱腔设计,国家二级作曲汪锋担任作曲,国家一级灯光设计邢辛任灯光设计,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教授边文彤任舞美设计,服装设计则是由上海戏剧学院服装与化妆设计教研室的潘健华教授担纲。张欣溢、郑健、苏醒、沈超等宁波市甬剧团一批优秀中青年演员在剧中担纲主要角色。
剧照
该剧讲述的是1949年春,东海港城解放前夕,驻守港城的国民党军警备司令曾远面临着战与和、走与留的艰难抉择。而他的女儿——中共地下党员鹃君,则承担着策动起义、争取和平解放的光荣任务。在距天亮前的最后12个小时里,面对狡诈凶残的保密局特务头子的步步紧逼,父亲曾远忧虑重重,难下决心;丈夫萧马被捕获释,面目莫辨;女儿湘英尚在襁褓,亲情难舍;客观局势瞬息万变,时间紧迫……鹃君以她的坚毅、勇敢和沉着、机智,忠诚地履行了自己的使命,用自己的一腔热血迎来了港城黎明的曙光。
这部由宁波市甬剧团倾力打造的剧目于2016年立项,仅剧本就磨了三年之久。为了使剧中革命先驱以更加真实、立体的形象呈现在舞台上,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光剧本就改了7稿。
《红杜鹃》自2019年10月在宁波天然舞台大剧场试演后,根据专家意见及观众反应,主创团队又对剧本进行了精心打磨,提高优化。2021年又特邀浙江省文联原书记处书记、浙江省戏剧家协会原主席黄先钢担任特约编审,为文本修改提高把关护航,对整个戏的行动主线做了大幅度调整,使人物个性和人物关系更加突出,戏剧节奏更加紧凑合理,且具有更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
剧照
调整剧本,对演员来说是极大的挑战,但原班人马仅用了两周时间,就将《红杜鹃》“改头换面”,完成了初步的重排。这期间,所有演员及主胡鼓板音响老师,在导演倪东海的指挥下,开启“朝九晚五”模式,中秋加班,“全力出击”!唱腔和音乐设计老师更是紧跟排练进度,发挥最高效率进行创作修改。
剧中女主角鹃君的饰演者张欣溢表示,这是一场和时间赛跑的剧目,拿到新修改的剧本,满打满算也就十几天时间,无论是吃饭还是休息,那段日子剧本不离手,随时拿着剧本反复唱念背,紧抓每一分每一秒。
甬剧一般较擅长演绎清代或民国时期反映家庭伦理道德题材的剧目,此次《红杜鹃》以激烈谍战片形式来创排,是甬剧史上一个质的飞跃,为甬剧未来大发展拓宽了戏路。“剧本磨合了三年,修改了三年,我们甬剧团用六年时间来打造该剧目,此次演出,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新版《红杜鹃》矛盾冲突更尖锐强烈,人物关系更错综复杂,舞台节奏更紧张激越,谍战味更浓。”宁波市甬剧团总经理吴刚说。
导演倪东海认为,《红杜鹃》是艺术上的一次新尝试,也是扩大剧种创作题材、拓展甬剧演绎范畴的新探索。秉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作理念,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写实与表现主义的戏剧观构建演剧方式,以再现化、剧种化、现代性演绎故事。“它将引领观众走进那个风雨如晦的岁月,回首那段不该忘却的纪念,让灵魂得到一次洗礼,感受到不一般的剧场审美体悟与思考愉悦。”
新版《红杜鹃》萦绕“讴歌时代、讴歌英雄、讴歌祖国”主旋律,缅怀为新中国建立而不惜献身的英烈们,谨以此剧向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献礼。
(图片由宁波市甬剧团提供)
责编:贾亭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